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I表现

2012-09-18 10:06王双玉孙维路杜瑞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骨组织免疫组化肿块

王双玉 包 强 孙维路 杜瑞宾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s)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嵴起源的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起源于外周神经系统者称为外周性原始外胚层肿瘤(pPNETs)。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改变,文献报道多为个案或小样本分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4例pPNET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期寻找该病变的特征性改变。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02~2011-08福建省立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14例pPNETs患者中,男6例,女8例;年龄12~51岁,平均(32.0±6.1)岁,30岁以下10例。体检发现1例,局部疼痛11例,头痛、恶心1例,腹痛、腹胀、排气排便障碍1例。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6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CT,1mm薄层扫描,3mm和7mm重建;造影剂采用碘佛醇(320mgI/ml)或欧乃派克(350mgI/ml),注射速度3.5~ 4.0ml/s。MRI采用 Siemens Magnetom Verio 3.0T和Philips Achieva/Intera 1.5T设备,常规使用T2WI-TSE(TR 4000ms, TE 80ms),T1WI-TSE(TR 700ms, TE 8ms),DWI(TR 8200ms, TE 93ms, b值为0、800、1500s/mm2)。层厚根据需要采用3~5mm。造影剂为Gd-DTPA,剂量0.1mmol/kg,注射速度3.0~5.0ml/s。参照肌肉的密度或信号强度判断病变的密度或信号强度。

1.3 病理检查 6例行穿刺活检,8例行手术切除。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大小及对邻近器官的影响 病变发生于腹膜后6例,骨组织4例,盆腔2例,椎管内1例,肠道1例。病灶直径1~12cm,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其中发生于腹膜后、盆腔及椎管内病例边界较清楚,挤压邻近组织,1例包绕邻近血管(图1);4例原发骨组织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或不伴软组织肿块(图2);1例回盲部、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多发肿块(图3),最大约5.8cm×7.7cm,与邻近的肠管粘连不清,并直接侵犯精囊、膀胱壁及输尿管。

2.2 平扫特点 CT平扫表现为低或稍低密度,CT值20~47Hu。MRI表现为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其中2例病变直径<2cm,表现为均匀密度或信号;10例病变较大,密度或信号不均,其内可见囊变、坏死。

2.3 增强扫描特点 本组病变早期多为轻至中度强化,CT值增加20Hu左右,延时扫描造影剂由周围向中心充填强化。

2.4 病变转移 本组6例发生远处转移,年龄均<25岁,以骨骼、肺、肝脏及脾脏转移多见。骨转移4例,肺转移2例,肝转移2例,脾转移1例,其中1例为骨、肺、肝、脾多发转移,转移灶轻微强化。

2.5 病理学表现 肿瘤组织大体标本切面多呈灰白色鱼肉状,质地较脆,瘤体内可见液化、坏死(图4)。病理切片镜下见肿瘤组织由致密小圆细胞组成,胞质稀疏,细胞核深染,病理核分裂象多见(图5)。免疫组化:NSE(+)14例,CD99(+)14 例,Vim(+)3 例,Syn(+)5 例。

3 讨论

3.1 pPNETs的临床特点 pPNETs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2.0±6.1)岁,30岁以下10例。通常患者因肿块增大压迫产生疼痛而就诊。男女发病率报道不一,崔慧娟等[1]1996~2006关于PNET的文献,共44篇149例,男女之比为1.6∶1[2-4]。本组女性较多。

pPNETs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靠近中轴处多见,其中好发于躯干及其周围软组织,纵隔及原发骨组织等部位较少见[1]。本组除1例为肠道多发病变外,其余13例部位与文献报道相符。

3.2 pPNETs的病理特点 肉眼见肿瘤质实而软,切面呈鱼肉状,偶可见出血。光镜下可见大量形态均一的原始小圆细胞,核浓染,核质比高,染色质细,核分裂象多见,肿瘤细胞可形成典型的Homer-Wright菊形团和其他类型的菊形团。免疫组化是确诊PNET的主要手段,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标准为:CD99表达阳性,并有2种以上不同神经标志物(如NSE、Syn、S-100、Vim、NF)的表达。

3.3 影像学表现 pPNETs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与发生部位有关。病变较大时肿瘤易出血、坏死、囊变等,并压迫或侵犯周围器官。Kim等[5]认为起源于腹膜后的肿块由于发现时肿瘤往往比较巨大,而且具有较高的侵袭性,极易侵犯周围脏器。刘芳等[3]报道pPNETs很少包绕血管生长,但莫蕾等[4]发现累及范围较广的肿瘤均可见包绕或侵犯血管。本组6例病变发生于腹膜后、2例发生于盆腔,4例病变呈膨胀性生长,压迫、推移周围器官、组织,未见明显侵犯;1例表现为骶孔扩大,而非侵袭性骨质破坏,术前曾诊断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1例边界不清,包绕并侵犯邻近血管。因此,病变的大小可能并非决定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的惟一因素。本组发生直接侵犯或远处转移的6例患者年龄均<25岁,故推断可能年龄越小,肿瘤发生直接侵犯及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pPNETs的强化方式较具特征性,虽为富血供肿瘤,但表现为早期轻至中度强化,并有延时强化的倾向。本组发生于软组织的病变几乎均表现为此类型强化方式,与莫蕾等[4]报道的肾脏病变中提到的强化方式相仿。

原发骨组织的病变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可致病理性骨折,本组4例均如此,与文献[6]报道相符;对于破坏的骨组织周围是否伴有显著软组织肿块形成,本组3例肿块不明显,1例伴有肿块形成,但非显著的肿块,与文献[7]报道有所区别。丁晓毅等[6]分析10例骨pPNETs的CT征象,认为骨pPNETs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在理论上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钙化或骨化的过程,因此钙化或肿瘤骨通常很少见,即使有也常为细小的、针尖样钙化。李建灵等[8]报道3例发生于骶部的pPNETs亦未见钙化。本组4例也未见钙化或肿瘤骨。

pPNETs的远处转移好发于骨、肺、肝等。本组6例远处转移灶表现与原发的骨组织病变无明显差异。肺部转移为单发较小结节时,由于密度比较均匀,边缘多光滑,且患者年龄多较小,需与良性单发结节鉴别。肝、脾等实质性脏器的转移瘤边缘较光滑,病变较小,增强后仅见病变边缘轻度环形强化,需与囊肿或血管瘤鉴别。

发生于肠道的pPNETs报道较少。本组1例肠道多发pPNETs患者为男性,23岁,主诉腹痛、腹胀、排气排便障碍半个月。术中可见肠道病变浸润黏膜下至浆膜外,与周围组织粘连,膀胱壁、精囊腺及输尿管受侵;肠管扩张、不全梗阻;腹壁、盆壁及肠周淋巴结均受累。发生于肠道的pPNETs由于病变生长迅速,常引起肠道梗阻症状,恶性程度高,可突破浆膜层,直接侵犯周围组织,淋巴及血行转移发生时间早。

3.4 鉴别诊断

3.4.1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均易囊变、坏死,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压迫或直接侵犯邻近组织,同样有周围向中心延时强化的倾向。但pPNETs一般发病年龄较小,对周围组织直接侵犯少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早期多为轻至中度强化,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早期即可以是明显强化。

3.4.2 骨源性恶性肿瘤 骨肉瘤常常突破骨皮质形成较大的富血供软组织肿块,强化明显;转移瘤的特点与原发肿瘤相关,相关原发肿瘤病史可鉴别;淋巴瘤致密的细胞排列使其在T2WI表现为较低信号、DWI明显高信号与pPNETs有所区别,并较少发生囊变、坏死。

3.4.3 神经源性肿瘤 本组1例病变发生于盆腔邻近骶管,骶管膨胀性扩大,病变无明显坏死,与神经鞘瘤鉴别困难。而沿神经走行分布的多发病变,当病变较小,且未表现出明显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时,与神经纤维瘤病鉴别困难。

3.4.4 肠道淋巴瘤 肠道pPNETs常为多发,肿块坏死、囊变、出血更为常见,对周围侵犯、粘连更多见,可引起肠道梗阻;而淋巴瘤有伏壁生长倾向,肠壁增厚较肿块形成常见,肿瘤质地较软,引起肠道梗阻较少见。

目前pPNETs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PNET 独特的免疫表型 CD99(+)、Syn(+)、NSE(+)、CD45(-)能为PNET的诊断提供帮助[9]。pPNETs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具有一定特点: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性别无明显差异;好发于四肢、躯干部神经路径上,呈进行性增大,病变较大时,常伴有较明显的恶性征象,但不是唯一因素,年龄小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病变直接侵犯或远处转移。肿瘤的强化程度较轻,有延时强化倾向。实质性脏器的远处转移常以囊性成分为主,轻微强化。发生于骨组织的肿瘤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是否形成显著软组织肿块有待进一步研究。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对于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判断手术可行性、检出远处转移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1]崔慧娟, 李京华, 李欧静, 等.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0年国内文献分析. 疑难病杂志, 2007, 6(4): 216-219.

[2]张碧云, 陈自谦, 肖慧.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与MRI表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 22(1): 129-131.

[3]刘芳, 孔祥泉, 韩萍, 等.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及CT、MRI诊断.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 24(6):527-530.

[4]莫蕾, 江新青, 古杰洪, 等. 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及CT、MRI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 26(10): 1915-1918.

[5]Kim MS, Kim B, Park CS, etal. Radiologic fingdings of 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arising in the tetroperitoneum. Am J Roentgenol, 2006, 186(4): 1125-1132.

[6]丁晓毅, 杨晓玲, 陈克敏, 等. 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11):1141-1146 .

[7]黄铿霖, 马隆佰. 脊柱累及硬膜外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与MRI表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22(4): 286-289.

[8]李建灵, 张焱, 胡瑛, 等. 骶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和MRI影像特征.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 29(3): 404-406.

[9]Betal D, Shaygi B, Babu R, et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PNET) in subcutaneous abdominal wall: a case report. Int Sem in Surg Oncol, 2009, 6(1): 10-12.

猜你喜欢
骨组织免疫组化肿块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一种小鼠骨组织中RNA的提取方法
中药(赶黄草+波棱瓜子)提取物对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早期的治疗效果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不同脱钙条件对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原性的影响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