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娜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东阳 322100)
浙江省民办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查研究①
宋美娜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东阳 3221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等方法对浙江省8所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民办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所遇到的问题:(1)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学生的认知程度不足。(2)课程设置、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单一,体育文化氛围淡薄。(3)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地设施短缺。(4)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建议:(1)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2)加强体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3)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场馆设施建设。(4)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5)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在民办高职院校积极有效的开展。
民办高职 阳光体育运动 调查研究
国家2006年12月20日正式发出在全国实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伟大号召,并在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浙江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稳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并不平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因此本文对民办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本文以影响浙江省民办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为研究对象,选择浙江省范围内的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样本,学生随机抽取800人,教师为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一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家颁发的“阳光体育运动”相关文件,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查阅“阳光体育”相关文献,为本文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针对体育教师、学生两类不同群体,分别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对问卷做了专家咨询和信度、效度检验。本共发放问卷830份,其教师问卷30份,学生问卷800份。教师问卷回收率为100%,学生问卷回收率为88%。
2.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对调查结果整理分类,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领导对工作的重视与支持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和工作者的积极性,而访谈调查过程中发现,只有极少部分高校领导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大都是认为体育是公共基础课,应该为专业课让步,尤其是民办高职类的院校,学生是以掌握一门技能为主。领导不重视,更不会提供其他方面的支持和协助,这严重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投入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积极性,间接影响其开展效果。
从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认识程度存在不足,有20.3%的学生是完全不知道“阳光体育运动”的。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知道阳光体育运动的女生只占到了1/4,“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所有活动的开展都是面向学生的,如果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那么就要让广大学生真正的了解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快乐体育的魅力。如果学生连知道都不知道这回事,怎么提高体育意识,还怎么要求他们去做,并达到每天锻炼1小时等具体要求。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全体体育工作者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并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真正含义。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观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健身为主、娱乐为主、体闲为主、兴趣为主的课外活动己逐渐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以个体或小集体形式出现,且活动时间不定时、随意性大。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开设“篮、排、足”等项目的比例相对较高,这说明大学生的锻炼内容仍停留在最基本、最简单的层面上,同时也说明了高校体育课课程结构体系单一、狭窄、封闭。民办院校更是欠缺,学生一般在校3年时间,开设1年半的体育课,而且每周就2个学时,有的学校不是一进校就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选项课,还要有一个学期的公共基础体育课。这种课程设置形式的单一,导致学生为了上课而上课,产生视觉上的疲劳,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虽然现行的高职体育教学也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改革的力度不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不完善也是影响“阳光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内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从组织、筹划、进行到结束都受到课堂体育教学的启发和影响,是高职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短缺,经费有限,整个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淡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导致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参加的人数少,覆盖面小。这也是导致阳光体育运动在民办高职院校开展不是很理想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表1 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程度
体育场地设施是保障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的物质基础。但体育经费的投入又是保障体育场地设施的先决条件。民办院校都是由老板投资建校的,带有一定的盈利性质,没有国家的资助,所以在经费的投入上很紧缺,尤其是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库的建设等方面投入力度比较大,公共课的投入较少,很多体育设施只能满足基本的课堂教学,比较受学生青睐的一些体育项目例如:羽毛球、网球以及有利于女生塑身的形体、瑜伽等项目的体育设施及其短缺。也有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受到评估等政策的促进,也纷纷加大经费进行体育设施的改造,但由于扩招的影响,学生数量急剧的增加,导致了体育场地和场馆不足的矛盾加大。尤其是室内场馆,更为匮乏。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极大地影响和挫伤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难以保证。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有限,也是有些学生不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调查,民办高职院校关于阳光体育运动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和体系的学校基本上没有,即使有的也缺乏针对性,只是一些比较笼统的相关制度与评价方法,不能有效直观地评价学生的锻炼效果,不利于“阳光体育”的长效开展。尤其是在体质测试方面,对学生的测试存在应付心理,测试的成绩随意的更改,测试成绩未能及时的反馈给学生,学生只能机械的接受测试,测试结果好与不好都不知道,而且与本人的最后体育考核没有直接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在民办高职院校等蓬勃的发展起来,领导的重视程度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作用,组织学校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科学化管理,形成校园阳光体育运动长效管理机制。
学校应合理的利用学院电视台,校园广播、微博、宣传板报等形式大力的宣传“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深入的了解体育,热爱体育,投身到体育中,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一个好的身题如何能够胜任今后的工作,让阳光体育的精神,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五十年,幸福快乐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
民办高职院校应该多走出去,多借鉴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的经验,开设引领时尚前沿的教学内容,增大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当然,体育教师本身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时尚体育的脉搏,让学生在现有的课时中能够从分的动起来,使体育课堂与“阳光体育运动”充分的结合起来,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课外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开展的另一种组织形式,学校团委,体育工作部门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原有的三大球的基础上可开展羽毛球比赛,定向运动,气排球比赛等运动项目,让课外体育活动更能适合不同体质,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例如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地方特色开设气排球运动选项课,带动了很大一批学生参加到此项运动中来,尤其是女同学,加大了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覆盖面。
学校体育硬件建设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性问题。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逐步改善体育场馆设施等问题,确保学生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各民办高校也应根据现有的场馆加强管理,提高各个运动场所的利用率,保证学生在下雨天,在周末有运动场所。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在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阳光体育活动的基层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他们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活动开展的情况。为此,需要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理论素养及授课能力提出明确要求,优化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抓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强化体育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在体育教师的上岗、评优和对阳光体育指导等工作适度的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制度是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有效手段。各民办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思考,将体育考试中终结评价改为阶段性的评价,这样可以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自身提高幅度较大和较努力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自信,达到促进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在各级各类评优和奖励中,提高体育成绩的要求,这样也可以激励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再者就是能及时的对体质测试工作实施有效监控,测试成绩要及时的通报学生,让学生能及时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给以后的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阳光体育运动”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加强体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场馆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将“阳光体育运动”长期不懈的开展下去,使民办高职院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更有活力、有特色;使“阳光体育运动”在民办高职院校开展的更深入、更持久。
[1]段黔冰,等.四川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
[2]唐建华.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构建初探——以湖南省高校为例[D].2011(5).
[3]肖琪,等.在江西省中小学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229~230.
[4]徐栋.普通高校落实阳光体育长效机制的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0,12(3):62~63.
[5]王明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8,29(5):93~97.
G807.4
A
2095-2813(2012)10(b)-0089-02
宋美娜(1978-),女,汉族,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