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雪艳 袁瑛
真菌性角膜溃疡多由角膜外伤所致,尤其是植物性外伤后感染,致盲率较高,近年,随着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以及光谱抗生素等的普遍应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感染程度日趋严重。本院对部分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施行碘酊灼烧联合药物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眼科收治的26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均单眼发病,21例有植物性外伤史,发病30 d之内就诊,经角膜刮片和真菌培养确认为真菌性角膜溃疡。观察组行碘酊联合药物治疗,男11例,女5例,年龄17~61岁,平均41.2岁;观察组行单纯药物治疗,男7例,女3例,年龄19~59,平均年龄43.4。临床分型[1]:根据病变程度,轻度 3例,角膜溃疡面积3 mm2以内,深度小于1/3角膜厚度,角膜部分水肿,无前房积脓,虹膜可见;中度11例,角膜溃疡面积3-6 mm2,深度1/3-2/3角膜厚度,角膜较大范围水肿,前房积脓(+~+++),可见大部分虹膜;重度2例,溃疡面积6 mm2以上,深度大于2/3角膜厚度,角膜混浊水肿,前房积脓严重(+++),虹膜窥探不清。实验室检查:26例患者9例刮片可见真菌菌丝,8例真菌培养阳性(镰刀菌13例,念珠菌2例,曲霉菌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碘酊灼烧:以1%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开睑器开睑后清创,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面3~5次,15#无菌圆刀片刮除角膜溃疡面分泌物,清创尽量彻底;溃疡面以无菌棉签涂擦5%碘酊消毒液,反复3~6次后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碘酊灼伤保持3~7 d/次,烧灼只限于溃疡面而不能触及正常角膜组织,角膜表面存留水液也可使药液弥散,伤及正常角膜,恢复期角膜溃疡或已形成瘫痕者,停止灼烧;每次清创和灼伤根据溃疡面情况适度调整,必要时可用荧光染色,显示病灶部位,以防过度清创或灼烧造成的角膜穿孔。②药物治疗:溃疡处涂贝复舒眼用凝胶,遮眼6 h后打开;那他霉素滴眼液滴眼,2 h/次;0.2%氟康唑注射液静脉滴注,1 d/次;1%阿托品眼药水,12 h/次;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AD。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率和治愈时间判断疗效,有效率[2]:①治愈:疼痛消失,溃疡愈合,荧光素染色阴性,前房积脓消失,视力提高。②好转:疼痛减轻,溃疡部分愈合,前房积脓减少或消失,荧光素染色阴性或阳性,视力无变化或有提高。③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角膜溃疡无变化或扩大,前房持续积脓或发生并发症;治愈和好转为有效。不良反应:肝、肾毒性,异物感、流泪、眼痛等副作用。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6.0分析数据,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时间以表示,行t检验。
2.1 有效率 以有效率、治愈时间、不良反应比较疗效,见表1,观察组有效率87.5%,对照组60%,χ2检验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疗效的比较(例,%)
2.2 治愈时间 观察组治愈时间(17±19)d,经t检验,显著低于对照组(33±18)d。
2.3 不良反应 患者均无肝、肾毒性,观察组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异物感、疼痛和流泪等副反应,给予止痛药后可缓解或消失。
可引发真菌性角膜炎的菌种达70余种,其中,只有少数为常见致病菌,我国角膜炎致病真菌菌种的调查报告显示,角膜致病集中于丝状菌,其中镰刀菌是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主要致病菌[3],与本研究病例真菌培养结果相符。
感染早期,真菌主要分布在角膜表层,药物与真菌的接触面大,治疗效果较好,中晚期,真菌沿角膜板层水平蔓延,且可垂直穿通角膜板层向前向后扩展,进入中深基质层,药物难以渗透入角膜内,疗效不佳。针对真菌在角膜内的生长特点,碘酊灼伤有两方面的优势:①清创加速角膜上皮愈合:文献报道[4],角膜溃疡患者,由于局部炎症反应剧烈,睑缘充血明显,睑板腺睑脂分泌明显较常人旺盛。分泌物累积于角膜易形成硬物摩擦角膜上皮,不利于角膜修复。本研究中行清创灼伤的患者角膜愈合明显缩短,说明施溃疡面清洁对控制炎症恶化,提升角膜自行修复有良好作用。②灼伤深入彻底杀菌:烧灼角膜溃疡,一方面使表面坏死细胞脱落,刺激正常细胞再生,改善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促进角膜溃疡愈合。另一方面5%碘酊是一种强杀菌剂,穿透力强,弥补了常规抗真菌药物不能透过角质层的缺陷,可渗入组织深层,破坏菌丝,杀死溃疡处微生物。
综上所述,合理的碘酊灼伤辅助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安全可控。
[1] 古世成.真菌性角膜溃疡21例临床分析.医护论坛,2011,18(21):233.
[2] 王清秀,张来霞,郎丰君.Natacyn点眼联合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观察与护理.护士进修杂,2011,26(10):908-909.
[3] 孙士营,刘梦阳,史伟云,等.眼部真菌感染菌种分布特征.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6):324-328.
[4] 张玉明,王芳芳,何艳,等.局部清洁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5例疗效观察.海南医学,2010,21(2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