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运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法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COPD所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以便临床对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更加理想的通气治疗,使该类患者的病情扭转速度进一步提高。分析结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在A组研究对象中包含男17例,女15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3.8岁;研究对象患COPD的病史2~16年,平均病史5.3年;在B组研究对象中包含男18例,女14例;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64.1岁;研究对象患COPD的病史2~17年,平均病史5.7年。所抽取的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 方法 将64例研究对象的资料,经过进一步整理后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通气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幅度、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的扭转效果、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由于通气方式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通气治疗和住院治疗时间、出院后的病症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 显效:咳、喘等临床症状表现都已消失,症状在结束治疗半年没有复发;有效:咳、喘等临床症状都已明显减轻,痰量减少程度非常大;无效: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1]。
1.4 统计学方法 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 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科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组患者在通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幅度明显小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治疗后的肺部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扭转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通气方式导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的通气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出院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后肺部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后肺部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n) FVC(L) FEV1(L) FEV1/FVC(%)A组32 1.26±0.54 1.02±0.11 45.97±9.82 B组 32 2.71±0.42 1.96±0.16 64.22±10.53 P值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且由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的病程普遍较长,年龄相对大,故该类患者的身体素质通常情况下相对较差,长时间的采用有创通气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不但会对其咳痰能力造成影响,而且其本身即为一个非常大的应激原,可以使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能力明显下降,常并发出现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导致患者出现脱机困难甚至呼吸机依赖等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近些年来临床专家通过研究后提出了序贯机械通气的全新概念[2]。
所谓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法具体指的是接受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的由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导致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没有充分满足拔管和撤机的所有条件前,经积极治疗后已经达到出窗的标准,提前进行拔管操作后,改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待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进一步恢复后再逐渐将呼吸机撤去的通气治疗方式[3]。本次研究过程中采用该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总而言之,运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法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在最大程度扭转患者肺功能的同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通气治疗和住院治疗的总时间进一步减少。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25(18):459-460.
[2] 郑瑞强,刘玲,杨毅,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研究.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4(12):224-225.
[3] 王辰,商鸣宇,黄克武,等.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10,23(14):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