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
目前在临床上胆囊结石是一种多发病同时也未常见病。一般会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其发病率大约为6.62%左右,在这其中约有50%的胆囊结石患者很容易发生胰腺炎、胆管结石、反复胆绞痛等一些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对于胆囊结石是不是群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存有争议,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表现出急性症状的患者而言。因此在临床上若是能够对胆囊结石患者出现急性症状的诱发因素予以及时发现,就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1]。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诱发因素进行简要分析的目的,我们对抽取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14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诱发因素进行总结讨论,以下为本次研究的结果报告。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抽取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病历资料,共148例,在这148例患者中包含有男75例,女73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5岁,患病时间2~9年,平均患病时间4.5年。以上所统计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在分析中予以应用。接受调查的所有患者均通过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148份,对这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展开回顾性分析,对合并症的诱发因素进行讨论。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这148例临床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在这148例患者中合并有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有80例,合并有急性胆囊炎的患者有30例,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有38例。通过对患者的临西黄资料进行统计还发现,患者年龄>50岁,病程长于5年,发病次数>3次为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胆囊的大小正常,胆囊壁厚度<0.3 cm,胆管直径>0.03 cm为胆源性胰腺炎与胆总管的高发因素;胆囊直径<0.3 cm以及胆囊缩小或者是增大为诱发急性胆囊炎的高发因素。详见表1。
表1 胆囊合并症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统计(例,%)
在本次眼研究中对过去一段时间里发生胆囊结石并发胆胰合并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出,导致无症状胆囊结石出现胆胰合并症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①年龄>50岁以及病程大于5年的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比较容易发生胆胰合并症。在本次研究中年龄>50岁以及病程>5年的胆囊结石患者发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以及胆总管结石的几率要相对于年龄<50岁以及病程<5年的患者要高很多具有[2]。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为:由于患者的年龄增大,机体的各种机能均发生减退,代偿能力也发生相应的降低,较易并发一些合并症。由于胆囊结石长期存在于胆囊壁已经导致了慢性炎症的发生,若是外界的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就会较易发生合并病变。②胆囊结石直径<1 cm或者是≥2 cm是都会比较容易发生胆胰的合并症。这是由于胆囊管的正常直径为0.3 cm左右,若是胆囊发生收缩时胆囊管会出现扩张,若是胆囊结石直径<1 cm时就会更容易通过胆囊管而进入到胆总管中,从而使胆源性胰腺炎以及胆总管结石比较容易发生。若是胆囊结石≥2 cm时就会对胆囊壶腹部产生压迫,导致胆囊管炎症的发生,致使胆汁排泄出现不畅,会比较容易发生急性胆囊炎。③ 胆囊管直径大于0.3 cm时:由于胆囊管直径要比正常的大,胆囊内存在有小结石,随着胆囊的收缩进行运动,比较容易从胆囊管通过而进入到胆总管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④ 发病次数多于3次,可能导致胆囊壁、胆囊管以及胰腺的结构发生改变,引起其功能受到损害,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3]。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的主要诱发因素为年龄,病程,发病次数、结石大小、胆管直径、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等,在临床治疗时应对其予以注意。
[1]李留峥.无症状胆囊结石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15(12):942-943.
[2]陈大兴.胆囊结石常见胆胰合并症的可能诱发因素.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2):218-219.
[3]李歧柏.老年胆结石120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当代医学,2010,16(1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