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书营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因,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1~2 d常发生呕吐。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常伴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自然病程约3~8 d,少数较长[1]。目前临床以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为主。常规采取补液、抗感染、对症治疗辅以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疗效并不满意。而我们使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住院患儿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2]共140例,具备:①年龄6个月至2岁。②急性起病,病程在5 d以内。③24 h大便4次以上,稀水样便。并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大便次数、呕吐、脱水状况、发热)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观察对象全部做大便镜检,白细胞均<5个/HP,轮状病毒阳性(ELISA法)。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口服补液盐(ORS)和抗病毒[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及口服思密达为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膏(成分主要含冰片、吴茱萸、丁香、肉桂、木香、黄连、肉豆蔻等中药经特殊加工而成,生药量6 g/剂,为我院自制)敷脐部经腹泻治疗仪(河南三浪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L-IIIA型)治疗。治疗3 d后按照以下临床情况分组处理:①显效。②有效或无效。连续给予3 d治疗,6 d后再做临床评定。
1.3 疗效判断 按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3],显效:治疗72 h粪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粪便次数及性状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粪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无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对原始资料进行处理。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P<0.01),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4.32,P<0.01)见表2。
表12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22组疗效比较【n(%)】
现代医学认为,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黏膜的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同时病变的肠黏膜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物,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使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造成的。中医学认为,轮状病毒肠炎居中医学“泄泻”的范畴,其病因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责之于脾虚湿停,运化不力,亦或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治疗的关健重在温脾胃,化湿热。本研究中中药膏由冰片、吴茱萸、肉桂、丁香、木香、黄连、肉豆蔻等中药组成,方中吴茱萸、丁香、肉桂均能温养脾胃,以助运化;木香、丁香擅长调中宣滞,芳香化湿;肉豆蔻芳香燥湿,湿胃止呕;黄连化湿利热,冰片芳香化浊。
经皮给药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提倡的第三种给药途径,通过皮肤表面定位、定向、定量给药,在高频脉冲电流导入情况下,改变皮肤分子的排列,使其通透性增强,并通过电渗透学说,使药物恒速通过完整的皮肤,贮存于皮肤角质层或其皮层,并慢慢释放进入人体循环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治疗作用[4]。经皮肤治疗仪是采用国外透皮治疗系统的先进技术,集现代药疗、电疗、磁疗、热疗、灸疗于一体,使其药效性比单纯中药敷脐的透皮吸收较大,生物利用度极大地提高。经皮给药的特殊疗法,配合临床现有的常规治疗措施能有效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该法还避免了静脉用药的肝脏首过效应和口服用药的胃肠道因素干扰与消化酶的降解效应。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1.
[2]方鹤松,段恕诚,董宗析,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3]方鹤松,程承皖,段恕诚,等.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4]胥云,庄桂霞.中药现代经皮给药制剂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前景.中医外治,2005,1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