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霞 原帼力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加工贸易发展问题探讨
■ 王 霞 原帼力 新疆财经大学
自1978年加工贸易开始出现在广东省,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1996年首次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我国沿海地区,曾在大规模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在扩大出口、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疆作为一个沿边省份,近年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如何加快加工贸易的发展来促进对外贸易,以至于拉动整体经济,是新疆外贸当前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
表1 2007-2010年全国和新疆加工贸易发展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相较于全国,新疆的加工贸易发展晚了20年。1997年新疆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完成8352万美元,到2010年达到32690万美元,年均增长22.42%,较之新疆外贸的总体发展而言,13年来加工贸易发展较为缓慢。
据统计,2007年新疆加工贸易进出口实现3.96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增速低于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25.5个百分点,仅占新疆对外贸易总额的2.88%,与全国加工贸易占进出口贸易总额44.48%的比率相比差距较大。至2010年,新疆加工贸易进出口实现3.27亿美元,比2009年下降了5.76%,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新疆进出口总额比重从2007年的2.88%下降至1.91%。
新疆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以进料加工为主,来料加工业务开展极少。近年来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要有美克国际家具、新疆林源、中粮屯河投资、特变电工、中基、天业、霍尔果斯广源塑胶、霍尔果斯中石油、泰铮工贸、新疆昆仑股份、玛纳斯澳洋、乌鲁木齐泰和发、新疆广才塑胶,新疆康美等12家经营单位和加工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数量所占比重基本相当,涉及钢铁、家具、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机电、轻工等7个行业和领域。主要进口木材、钢材、包装物料、塑料原料、原油、聚酯切片、橡胶、葵花籽、化工产品等。出口的大宗商品主要有:番茄酱、家具、变压器、皮革制品、塑料制品、成品油、钢材、轮胎、食物油等。从进出口主要地理方向来看,进口料件主要来自中亚地区国家、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主要有中亚地区国家、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非洲和中东地区。
从近年来新疆经营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数量上来看,在海关注册从事加工贸易企业呈现逐年减少趋势。1999年在海关注册的加工企业为58个,2007年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为13家,而2010年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仅剩下美克国际家具、新疆林源、中粮屯河投资、特变电工、中基、天业等六家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缓慢,与外贸进出口发展的快速迅猛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新疆加工贸易发展局面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2001年-2010年新疆的进出口贸易及加工贸易都呈现出了一定的波动性,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如表2)。
从增速来看,2001-2010年进出口贸易总量总体呈现出递增的发展态势,其中个别年份增速较慢,2009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负增长。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变动较为复杂,十年间,有4个年份出现了负增长。从比重来看,2005年以后,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低于5%,甚至总体出现了逐年递减的趋势。
表2 2001-2010年新疆进出口贸易与加工贸易发展趋势的对比情况表 (万美元,%)
1.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呈下降趋势。2001年全区加工贸易总量为14662万美元,占贸易总量的比重为8.28%,至2010年全区加工贸易总量增至32690万美元,占贸易总量的比重下降为1.91%。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新疆加工贸易的总量增长极为缓慢,相对比重逐年递减,至2010年达到最低。同时,疆内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较少,整体规模偏小,对新疆进出口贸易的贡献非常小,没有起到对外贸发展应有的推动作用。
2.新疆加工贸易涉及的行业较单一。新疆加工产业链条短,没有形成以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产业集群、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新疆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钢铁、家具、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机电、轻工等7个行业和领域。主要进口木材、钢材、包装物料、塑料原料、原油、聚酯切片、橡胶、葵花籽、化工原料等加工贸易所用的原材料,涉及行业范围较窄。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很难起到行业带动作用,示范效果难以显现,尚未形成以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产业集群、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3.加工贸易开展的区域相对较集中。新疆没有形成大范围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加工贸易发展区域。新疆的15个地州市中,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于乌鲁木齐市、昌吉州、伊犁州、石河子市附近。这些地区大多属于天山北坡经济带,自身的经济基础较好,发展速度快、潜力大,但其辐射的范围相对有限。南疆及北疆其他地区因为发展起点较低,基础相对薄弱,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需要有先进地区的示范导向和引领推动。而新疆开展加工贸易较好的地区在带动后进地区的发展中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1.各方主体未能充分厘清加工贸易发展对于新疆经济的重要作用。加工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加工贸易的发展会推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会增强地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地区贸易发展,提高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新疆开展加工贸易的主体对于加工贸易与当地工业化进程的互动作用认识不足,因此缺乏推动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没有有效的措施去推动加工贸易发展,从而促进当地产业和贸易的发展。
2.新疆自身的工业基础薄弱,加工贸易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的态势。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有限,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无法形成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此外,疆内企业加工水平普遍偏低,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较大的大宗商品如服装、鞋帽大都来自于内地厂家的批量规模化生产,新疆企业无法满足加工生产要求,导致加工贸易既缺乏数量又缺乏质量。
3.新疆产业发展结构性问题突出。新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这就决定了加工贸易难以形成应有的发展规模。一方面,新疆以资源初级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加工贸易的开展主要以资源初级加工业为主,整体的加工和制造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对于大量进口的资源,多数疆内企业只能进行初级加工,制成品的加工数量、质量都远远不足,没有形成进口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集中发展的趋势,加工贸易发展后劲不足。
4.新疆的加工贸易未能和众多的工业园区形成有效的互相推动作用。新疆的加工贸易不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工业园区的发展对于加工贸易的进步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促动,导致两者之间原本应有的良好互动作用未能显现。
5.新疆地域广阔,物流成本制约性强。新疆与国内其他省市距离相对较远,运输费用高,物流成本高,使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新疆的交通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没有能够和经济发展同步,使得现代服务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服务和推动作用无法体现。
新疆的加工贸易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没有能够形成加工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宏观及微观主体对于加工贸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仅要从客观层面上创造一系列有利于推动加工贸易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更要从主观层面积极提高决策人和参与人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加工贸易发展对于国民经济、配套产业、技术进步、增加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有效推动加工贸易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要集中力量建设好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推动保税物流网点建设;建设好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推进设立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扩大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提升伊宁、博乐、塔城、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打造沿边开放平台;扶持奎屯-独山子、库尔勒等新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壮大,赋予国家级产业聚集园区优惠政策,使其成为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将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地方工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同时发展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充分发挥各类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集聚效应,构筑大项目为主、大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成龙配套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外向型产业群。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坚持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运作,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形成企业办园区、企业招商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产品项目链接、公用辅助设施、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一体化模式,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各项服务配套功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聚集园区。
同时,还要促进以对口援疆省市命名的各地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建立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市场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出口加工示范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对口援疆省市园区管理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优秀园区管理人才,提高新疆各类工业园区的管理水平、资本运作水平和新技术孵化水平。
以调整结构为主线,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直接面向进出口的加工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稳固产业基础的经济增长点。对于自治区确立的重点企业,在项目资金安排、出口产品认证、广告宣传、贸易促进、人才培训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帮助其逐步扩大进出口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发挥好示范和带动作用。
积极鼓励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外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巩固传统市场,重点开拓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市场。在积极引进和培育外向型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发展,实现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在继续发展提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要通过对企业的重点扶持政策,支持进出口加工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联合、重组,改制上市,做大做强,努力打造新疆自己的跨国公司。引导企业积极与外商开展合资、合作经营,提高自身竞争力。
鼓励进出口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研发能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大对重点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训。支持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出口加工企业必须走低污染、低消耗和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做到在资源的利用上物尽其用,提高进出口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形成我区进出口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品牌的贸易活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打造企业品牌,努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的步伐,积极发展矿产资源、特色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和技术水平,创造名牌产品。积极推进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在不断扩大已有的地方特色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基础上,努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
增强外贸企业自主营销能力,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增强外贸企业综合竞争力。落实国家、自治区、兵团科技兴贸各项政策措施,重点扶持番茄酱、柠檬酸、聚氯乙烯、家具等自产品的加工出口,加快氯碱化工、食品加工、农机建材、果蔬等加工出口基地建设。提高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的品牌含量,支持民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出口品牌,扩大自主品牌的加工出口。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入手:
其一,利用好中央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当前中央政府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目标,提供了新政策对新疆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建立了喀什和霍尔果斯两个经济特区,有19个中东部省市对新疆进行对口支援。在这样有利的大环境之下,新疆发展加工贸易应有自身的一个长期战略。要制定阶段性的具有可实施性的目标和任务,通过资源整合、功能延伸和体制创新,建立更加完善的加工贸易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投资环境。新疆各个相关部门应联合制定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配套政策,充分调动贸易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吸引更多国内外转移企业和大型项目落户新疆。
其二,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平台。新疆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完善各种服务功能,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运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与内地的物流大通道,降低加工贸易发展的成本。要充分利用新疆作为我国连接欧亚市场的枢纽地位,一方面积极推动建立和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合作机制,以“双边”促“多边”,大力发展新疆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将运输网络向西延伸,建立起面向中亚和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强化口岸的服务功能,大力提高通关效率,充分发挥口岸在对外贸易中的积极作用。
其三,强化服务与管理。各个与贸易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尽快转变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强化部门的职能意识,将服务与管理有效结合。海关、口岸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发挥外贸中的统计职能优势,积极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进一步将信息技术与保税加工监管深度融合,简化手续、精简层级,实现有效监管与高效运作的有机统一。
[1]原帼力,新疆发展加工贸易的必要性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8)
[2]党军,论加工贸易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背景与对策 [J],生产力研究,2008,2.
[3]黄奇帆,加工贸易在内陆地区发展的模式探索 [N],新疆日报,2010-11-2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www.tianshannet.com天山网,2011年05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