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娥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指病程超过六周以上、无外来诱发因素、反覆发作的荨麻疹。皮肤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皮疹块,全身体任何部位均可累及,多见于四肢和面部,皮疹出现后常伴有剧烈瘙痒,可一日数发或数日一发,本病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1]。抗组织胺药物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第一线药物。氯雷他定是一种新型H1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的抗组胺和抗炎作用,而且无嗜睡作用。我院采用氯雷他定治疗4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05月至2012年05月我院共收治4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 (40.1±5.8)岁。病程为3个月至5年,平均(3.5±1.2)年。所有患者均有具有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典型临床表现,确诊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排除①处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②有肝、肾功能明显障碍者。③对氯雷他定过敏者。④近期使用过抗组胺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药物者。⑤恶性肿瘤患者。⑥正在服用大环内酯类或三唑类抗真菌药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氯雷他定(商品名开瑞坦,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g,1次 /d,连续服用7 d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药物。
1.3 观察指标 依据四级评分法[2]对患者对症状和体征(瘙痒、风团大小、风团数目、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进行评分和计算疗效指数,用药前,用药后第1、2周和疗程结束时各随访评价1次。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总积分降低≥90%;显效:总积分降低≥60%但<90%;进步:总积分降低≥20%但<60%;无效:总积分降低<20% 或继续加重。有效率=痊愈+显效。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较,用药后各项症状均有所好转,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s)
评分标准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2.38±0.43 1.74±0.45 0.96±0.35 0.55±0.32 2.55±0.48 1.85±0.35 0.85±0.33 0.59±0.26分团最大直径 2.42±0.45 1.69±0.41 0.86±0.31 0.38±0.22分团数量 2.67±0.54 1.88±0.58 1.05±0.52 0.75±0.51发作持续时间瘙痒
2.2 疗效评价 本组48例患者用药4周后,痊愈19例(39.6%),显效 22例(45.8%),进步 5例(10.4%),无效 2例(4.2%),总有效率为85.4%。
2.3 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有共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其中轻度嗜睡2例,中度嗜睡和轻度头痛各1例,均于用药后1~3 d出现,持续4~7 d,用药后症状困自行消失,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患者。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致病因素十分复杂,通常无外来诱发因素,由于有八九成找不到外来刺激因子而被视为具有“特发性”。本病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临床表现为出现皮疹块,全身任何部位均可累及,多见于四肢和面部,皮疹出现后常伴有剧烈瘙痒,多数可自然消失。临床研究发现本病与患者体内的活性物质组胺关系密切。组胺是人体内的一种化学介质,它在过敏与发炎的过程中扮演一个很重要角色,属于一种化学讯息。当组胺与靶细胞上特异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它能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引起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等作用[3],从而引起皮肤黏膜水肿、充血及渗出,渗出物刺激皮肤感受器产生剧烈瘙痒感。抗组胺受体就是拮抗组胺的H1和H2受体,它是抗组胺药应用治疗疾病的生理药理基础。
氯雷他定是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的与体内H1受体相结合,达到阻断组胺与H1受体的结合的目的,从而阻断组胺发挥生物学效应[4]。研究证实,氯雷他定具有起效时间快,药效持续长,且对中枢系统的抑制作用小,与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相比,提高了临床疗效。
本研究中,用药后患者的症状逐渐好转,治疗28 d后有效率达85.4%,治疗期间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其中轻度嗜睡2例,中度嗜睡和轻度头痛各1例,均于用药后1~3 d出现,持续4~7 d,用药后症状困自行消失,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患者。我们认为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安全有效的。
[1]郝飞.地洛他定和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多中心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17(4):233-235.
[2]杜平.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2,3(9):174-175.
[3]梁亚涛.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观察.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96-97.
[4]杨勤萍.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93例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