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芝 董文尧 李先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自制模型教具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玉芝 董文尧 李先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直观性教学是教学的诸原则之一,尤其在医学教学中,利用手头易得的材料,经过简单加工,制作成简便而又直观的教具,往往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百思不得其解的抽象知识顷刻间变得简单易懂,收益匪浅。
在外科学胸部损伤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胸膜腔这个特殊的生理结构,因为它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理解了这个结构,再学习气胸、血胸等内容就水到渠成,简单多了。但同时因为这个结构比较抽象,非常难以理解。如何在理论课教学阶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达到提高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目的,一直是我们长期以来努力探索的问题。因此,根据本人在生活中的观察,自制了一个非常简单直观的小教具,在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此与大家分享。
塑料袋1只,气球1只,结扎线1段。
将气球吹起后,可用结扎线扎紧,也可不用线,直接用一只手捏住气球口,方便随时吹起或放气。用气球代表包裹肺脏的脏胸膜,气球口代表肺门处;在气球的外面直接套上塑料袋,在气球口相同位置将塑料袋打结封口,塑料袋代表壁胸膜。这样气球与塑料袋之间的密闭腔隙即代表胸膜腔。气球与塑料袋尽量选用不同颜色。还可将外层塑料袋内注水代表血胸等病理状态。气球可不断被吹起和放气,恰好代表了肺脏随呼吸膨胀和萎陷,用透明袋是为了透视内腔,方便观察。其特点是:取材容易,制作方法简单,演示效果好。见图1。
图1 自制胸膜腔教具
教学过程中使用此自制教具,可立即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借助此教具讲解本章内容会更轻松有趣。胸膜腔这个结构正常情况下只有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可以理解为如果本教具外层塑料袋里加入少量水分,气球在膨胀与萎陷过程中就不会与塑料袋产生很大的摩擦力。胸膜腔是一个密闭的且是负压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有效的促进肺的膨胀,也就是说外层塑料袋内如果是呈负压状态就会使气球容易吹起,如果塑料袋内充满了气体或液体,也就是从负压转变为正压,里面的气球就会受到挤压而无法吹起,这也正解释了气胸、血胸时肺受压萎陷的病理过程。
通过本教具还可用来演示胸腔穿刺及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要点和意义。将塑料袋内气体或液体引出,就可减轻对气球的压迫,逐渐恢复气球的膨胀。这样在讲解本章节内容的过程中,包括解剖生理、病理、治疗等各方面都可借助本教具,抽象难懂的知识迅速直观地印到了学生们的脑海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应使人愉快,应使一切教育给人带来乐趣。”对学生来说,教具使之在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上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内心深处产生“投我所好,为我所用,助我所学”的意识,产生学好这节知识的兴趣和信心,直观、逼真的示教和练习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收效甚好;对教师来说,这些教具的使用也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的讲解,使得难点问题简单化,抽象概念直观化,提高了教学效果。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位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选用合适的教具,使得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更为接近。
但是与之配套的现成教具不多,即使有,也未必符合师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此外,由于教学经费的不足,各学校不可能添置大量的教具。因此教师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发现、研制一些教具,以丰富教学手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例如本文中的自制教具是本人在生活中发现很多人用双层塑料袋来盛东西(尤其多见于大学食堂),故想到这双层塑料袋之间的腔隙很像学生难以理解的胸膜腔这个结构,就拿来示教,效果很好。后来发现如果将内层塑料袋换为气球则更为贴切,逐渐完善为长期使用的简单教具。当然这个自制教具由于相当简单,还有很多缺憾和可改进的方面,也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让教具成为课堂教学中名副其实的助教。
2011-12-30)
10.3969/j.issn.1674-4616.2012.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