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文化三论

2012-09-13 02:47刘立祥
唯实 2012年10期
关键词:道家老子中华文化

刘立祥

(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政教室,陕西西安 710106)

儒释道文化三论

刘立祥

(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政教室,陕西西安 71010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是三大支柱。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儒释道三家典籍浩繁,流派纷纭,相互渗透,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景象。尽管如此,儒释道一以贯之的精神旨趣却清晰可见。儒家的精神旨趣是“勇于担当”,核心是“有为”;释家的精神旨趣是“勇于放弃”,核心是“解脱”;道家的精神旨趣是“顺其自然”,核心是“无为”。中华文化为解决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危机,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丰厚的文化资源。

儒释道;价值旨趣;中华文化

一、中华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儒释道文化的特点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发展的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1]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2]中华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化。其他古文化,如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以及玛雅文化、古巴比伦文化等,都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中断或被湮没了,只有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历经百代,盛传不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诸子百家的产生到以儒释道为三大支柱的中华文化格局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群星璀璨、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说是对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生动写照。纵观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在西周以前是学在官府,东周以后学术逐渐走向民间,到春秋后期产生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一些颇有社会影响力的学派,到了战国中期,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以及兵家、医家等学派,都产生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格局。

第二个阶段是群星黯淡,一月当空。

这轮独享尊荣的当空“明月”,先是法家,后是儒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朝推行文化上的专制主义,尊奉法家,焚书坑儒,实际上受到打击的不只是儒家,除法家以外的诸子百家都遭受了沉重打击。西汉王朝建立以后,儒家的地位渐次上升,特别是在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统治的正统。

第三个阶段是三星参拱,一脉相传。

儒家一月当空的尊荣不可能万世永续,它不可能不受王朝更替和最高统治者信仰变换的影响。两汉之际,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释家文化逐渐在中华这片古老的土地落地生根,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且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陆续在一些王朝占据主导地位。公元七世纪,唐王朝建立,宗奉老子为其先祖,道家地位随之节节攀升,很快位压儒释,日益尊显。此后,儒释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此起彼伏。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华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容,此消彼长,合力互补的基本格局。儒释道成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构成中华文化基本格局的儒释道文化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儒释道三学之中任何一家的原典都堪称浩若烟海,汗牛充栋

儒释道三学书籍数不胜数,仅原典的浩繁就足称蔚为壮观。据考,乾隆三年刊印的集佛家典籍之大成的《大藏经》,凡1669部,7168卷;明成祖永乐四年编纂的《正统道藏》,凡5305卷,明神宗十五年编成的《续道藏》,共收入各类道书1476种,5485卷;由北京大学承担的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项目《儒藏》的编纂,2003年立项,已编纂推出精华部分281册,收入各种儒家典籍461种,计2亿字,此后还将陆续出版12亿字的大全本。

(二)儒释道三学在漫长历史征程的跋涉中各自的学说不断发展,又枝蔓纠结,异彩纷呈

三学各自形成了林立的门派,甚或门派之中又立门派,造成了不仅三学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也造成了每一家内部各个门派之间、甚或同一个门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秉承的观念迥异,虽不无相互龃龉之处,却呈现出不同的人文情怀。

就儒家而言,当年孔子在曲阜讲学,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各立门派,比较著名的有孔门十哲,后来又有战国八派。西汉王朝建立以后,儒家的地位渐次上升,又相继产生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唐代韩愈的道统论、宋代的程朱理学、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清代朴学等等。

就释家而言,佛教传入中国,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之分野。大乘分为八宗,小乘分为两宗,每一宗又分出若干门派,例如,大乘的禅宗,下面又有五宗八派。

就道家而言,有老子之学、庄子之学、老庄之学,老庄之学与法家、名家学说相结合,又产生了黄老之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又产生了魏晋玄学,魏晋玄学又有王弼、何晏之学,阮籍、嵇康之学,向秀、郭象之学等等。

(三)儒释道三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携手同行,出于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包容,彼此的边界模糊不清

三学时而相互攻讦,势同水火,使得我们每每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所适从。例如,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范畴,历来备受推崇,但老子却针锋相对地发起了激烈的攻击,指斥礼乃“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3]

三学又时而相互汲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我们很难分辨某一种观点究竟出自于何家之口。以佛学的传入、传播和发展为例,印度佛学变为“中国的佛学”,域外的思想嬗变为中华文化中的独特精神智慧,在其一步步走向中国化的历程中,先是受到了道家的影响,再同儒家相结合,最终才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在炎黄子孙的心灵里生根开花。例如,以道家的“无”比若释家的“空”;以儒家的“三畏”①比若释家的“三皈”(教徒对佛、法、僧三宝的归顺、依附)等等。又如,三学都主张“修身”,儒家主张修道德之身,树立道德理想人格,修齐治平;道家主张修自然生命之身,无为而无不为,顺应自然,家国同治;释家则主张修清净功德之身,“寂灭”一切烦恼,实现修身的最高境界“涅槃”。

①《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唐肃宗时期立于嵩山少林寺的三教圣像碑便是三学融合的一个缩影:释迦牟尼居中,老子居左,孔子居右,三圣各展神采,和谐相处于同一画面之中。正如班固在《汉书》中引用《系辞传》对诸子百家的评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二、儒释道文化的精神旨趣

所谓旨趣,即指宗旨或核心思想。虽然儒释道三学每一家都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又往往变化多端,但其各自一以贯之的精神旨趣仍清晰可见。

(一)儒家的精神旨趣是“勇于担当”,其核心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是“敬”

儒家主张人生须立志有所作为,这种对人生的不懈追求概括起来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主张要忧国忧民,有家国情怀,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矢志不移,勇往直前,一息尚存,就要奋斗不止。正所谓“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按照《大学》的说法就是格物致知,修齐治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

朱熹把儒家这种勇于担当或有为的精神旨趣概括为一个字:敬。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一主乎此,更无内外精粗之间。”[8]在儒家看来,人之有敬心,是“仁者爱人”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克己复礼”、修齐治平的题中应有之意,“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9]

所谓敬,主要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一是敬人。儒家历来主张“仁者爱人,有理者敬人”[10]。《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宪问》记载了孔子回答子路关于君子的问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犹病诸!’”修己以敬就是修饬自己敬爱他人。孔子还认为,敬人必须做到富民、教民——“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亦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1]这颇有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意味。

二是敬业。忠于职守,为官一任,振兴一方,是儒家的一贯主张。“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2]“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贡询问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称之为士,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11]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做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计量公平准确;做管理牧场的小吏,饲养的牲畜繁殖兴旺。“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任中都的地方长官仅仅一年,便取得了卓著政绩,引起了朝野注目,为政的措施和治理办法成为周边其他地方效法的楷模。

三是敬事。不仅要胸怀远大理想,更要举轻若重,谨言慎行,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11]——平时恭敬谨慎,做事认真,与人交往真诚守信,即使到了边远的夷狄地区,也不能忘记这样的准则。《论语·卫灵公》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话:“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意思是说,这个史鱼可真正直啊,国家清明时他正直得像一支箭一样,国家混乱时他正直得像一支箭一样。史鱼是春秋时卫国大夫,他多次向卫国国君建议重用贤士蘧伯玉,都没能奏效。这件事没能如愿,史鱼临死仍然不能释怀,嘱咐其儿子,死后不要办丧事,利用卫君来吊唁的机会,再进行最后一次进言劝谏,终于达到了目的。后人赞叹说: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

四是敬鬼神。“子入太庙,每事问。”“祭如在,祭神如神在。”[12]《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13]可见儒家的敬鬼神,既不是像道教那样追求肉体成仙,长生不死,也不像佛教那样追求来世轮回,灵魂升天,而是“敬而远之”,慎终追远,所秉持的是一种注重实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握现在、勇于担当、勇于进取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孔子回答弟子子路的询问时表达得更为清晰:“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14]正如明人文嘉《今日诗》所言:“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孔子和孟子既是儒家的精神旨趣创立者和倡导者,又堪称万世师表的躬身实践者。他们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一以贯之地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奋斗不息,忧国忧民,胸怀天下,又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奔走于诸侯列国之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宵衣旰食,暇不暖席,勤勤恳恳奋斗了一生。孔子用这样几句话为自己画像:“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5]

(二)释家的精神旨趣是“勇于放弃”,其核心是“解脱”,用一个字来概括是“净”

释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空虚的,即所谓四大皆空。这个四大皆空缘自于古印度佛教的世界观。古印度佛教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整个世界的四种物质元素,这“四大”元素又都是从空而生,故有四大皆空之说。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是“觉悟”。这个觉悟,一是指自觉,二是指觉他(使众生觉悟),三是指觉行圆满。据称,凡夫俗子此三项皆缺,声闻、缘觉缺后两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所以,释迦牟尼被尊为“觉悟者”。

释家还主张,从现实的此岸到达理想的悟的彼岸,必须经过虔诚而长期不懈的勤于修持,恪守戒律,积善累德,才能渐次达到“六根清净”,达到“净”的境界,才能得到涅槃解脱。

所谓净,是相对于秽、垢、浊、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一是指净土。净土即没有尘世污染的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没有罪恶,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尘世间的种种烦恼,充满着安乐、祥泰与和谐,是佛、菩萨和佛家弟子生活居住的理想国度。

二是指净性。中国佛教除法相宗和唯识宗外,都秉持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理念,认为“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16]“本性是佛,离性无佛。”[17]佛性本自清净光明,犹如日月本自金光四射,但现实社会中种种污秽尘垢常常将佛性遮蔽,就像浮云每每遮掩了日月的光辉一样。所以,人成为佛,只是“见性成佛”,是本性的“觉悟”。

三是净心。既然芸芸众生皆具成佛的本性,那么,人要成佛,就必须向内求取,不可向外求取,“菩提只向内心觅”,便是净心,即保持心灵的本然状态。“当以明自性,清净尔心,斯真庄严耳。”[18]禅宗六祖慧能所作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堪称释家心净情怀的生动写照。

不少人以为释家的理论虚无缥缈,于我们全无意义。其实,透过其宗教的、虚无臆造的迷雾,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无论对于我们改造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都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它所宣扬的“极乐世界”自然子虚乌有,但其建立一方“净土”的理念对我们则不无启迪。如果我们的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在自己职权范围之外我们或许鞭长莫及,但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我们就应该与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一方“净土”。又如,“净性”或“见性成佛”自然宗教色彩浓郁,但其“本性觉悟”的理念对我们则不无启迪。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本当真正做到相信和依靠群众,特别是在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时候要真正使“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再如,“净心”或“向内求取”自然打着鲜明的佛陀修持的专用烙印,但其“菩提只向内心觅”的理念对我们则不无启迪。我们运用手中的权力任何时候都应做到内心清净,面对着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我们任何时候都应保持心灵的本然状态,等等。

佛祖释迦牟尼不仅是释家精神旨趣的创立者,而且是这一精神旨趣最虔诚最伟大的实践者。释迦牟尼本名乔答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一个小国——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儿子,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过着锦衣玉食的优裕生活。由于对婆罗门的神权统治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忧心如焚,对人们生老病死诸多苦难的悲悯与同情,在29岁的时候,割舍下温馨的家庭,告别娇妻爱子,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王位,放弃了纸醉金迷、钟鸣鼎食的王子生活,毅然选择了出家修行,创立了佛教,终于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为解除众生的苦难奋斗了终生。这种义无反顾地挣脱名缰利锁的勇于放弃和彻底解脱精神,堪当万世楷模。

(三)道家的精神旨趣是“顺其自然”,其核心是“无为”,用一个字来概括是“静”

道家主张,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什么是道呢?老子说得很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9]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0]在道家经典中,道被赋予了极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道非恒常之道,它观之无形,听之无声,闻之无味,触之无觉,又无处不在,其大无边,其力无疆,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超越性存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0]面对“道”为何物这样一个千古命题,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有的解读为规律或法则,有的解读为动力和生命力,有的则训解为万事万物的总根源或总动力,还有的做出了其他种种阐释。好在对道的多元解读并没有影响人们对道家精神旨趣认识的趋同。

道家的精神旨趣是“顺其自然”,就修身来说,这个“顺其自然”就是涤除人的种种欲念,以复归人的清静本性,或者说达到“静”的境界。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21]

所谓静,是相对于动而言,也是相对于运动的速度或强度而言,在这里主要是针对人的种种躁动的欲念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一是若水之静。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22]至高层次的善应当像流水一样,默默地滋润万物生长而不与万物相争,乐于处在众人不愿待的低洼的地方,无怨无悔,一往无前。老子以水喻道,因为水有三个最显著的特性——柔和、就低和锲而不舍。唯其柔和,才能富于变幻,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静制动;唯其就低——不是高高在上,不是把眼睛长在头顶上只往上看,不是居高临下恃强凌弱,才具有了一往无前奔腾不息的力量;唯其锲而不舍,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二是若无之静。“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23]最高明的治理社会者于无形之中造福百姓,实现其执政理念;使老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是勤政有为,广施恩惠,受到百姓的广泛赞誉;再次一等的是严令力行,铁面无私,使人望而生畏;更次一等的是尸位素餐,或为所欲为,使人鄙视怨恨。老子主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24]“不争”不是真的永远不作为,而是待机而动,待时而动,借力打力,在适当的关节点上“四两拨千斤”,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便是“治大国若烹小鲜”[25]。什么叫治大国若烹小鲜?最经典的现代版阐释就是“不折腾”,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可持续发展。

三是若不肖之静。我们常用虚怀若谷来形容一个人的涵养和心胸博大,用“宰相肚里能撑船”来加以自勉。在老子看来,像山谷一样的胸怀,能够肚子里撑船的胸怀,都还是太小太小了,有道之士要有“道”的胸怀。道的胸怀有多大呢?《老子》第67章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但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普天之下,唯道为大,它大到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之相比拟;如果说道大得像天,那么天外还有天,如果说道大得像地,那么大地之外还有空间,道之至大,无边无际,无所不包,无所不化,在这样的胸怀面前,鼠肚鸡肠、虼蚤的脾气虱子的胆之类自为之遁形,有这样的胸怀,还有什么不能包容,还有什么不能化解呢?

总而言之是“无为”之静。《老子》第48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学习修行要能够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与日俱增,运用所学知识对客观世界进行干预要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减少,直至主体不直接对客体施加影响。“无为”绝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不妄自作为,使万事万物依自身的本然状态和内在规律自由和谐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道家与道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家是指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它产生于群雄逐鹿、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教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汉民族固有宗教,它渊源于中国古代巫术,在东汉时期由张道陵创立,尊老子为教主,尊《道德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从思想发展源流的视角来考察,道家和道教有共同的思想源头,既有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积淀,也有古代隐逸思想的影响,又有古代哲学思想的渊源。

三、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之所以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与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将面临着一步步走向亡国的危险;如果一旦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将面临着一步步走向亡种的危机。亡种比亡国更令人恐怖!如果我们迷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那无异于数典忘祖,也无异于丢掉了自己的灵魂。

对于一个人来说,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文化符号,任何一个在中华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从灵魂到肉体都深深地烙着中华文化的胎记,特别是儒释道文化的胎记。所不同的是,不同的人儒释道三种色彩的深浅度各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这三种色彩的深浅度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三种色彩如何变化,儒释道的胎记都将终其一生,永远无法褪色。儒家文化犹如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它手中高举着绿色的旗子,总在催促我们要“勇于担当”,步子要再大一点,速度要再快一点;释家文化犹如社会发展的制动器,它手中高举着一面红色的旗子,总在告诫我们要“勇于放弃”,欲速则不达,“六根清净”才能远离烦恼;道家文化犹如社会发展的调节器,它手中高举着一面天蓝色的旗子,总在警示我们要“顺其自然”,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要瞎折腾,无为而无不为。

对于当今世界来说,中华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博大精深的厚重和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当代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市场经济与市场化两个轮子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人类社会在加速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不仅面临着自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战争威胁等种种危机,而且还面临着人类本身的生命迷惘、心理健康、道德缺失、人性异化等种种精神问题,以儒释道为三大支柱的中华文化,无疑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为化解人类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危机,构建起人与人、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生命图景,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丰厚的文化资源。□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1 (21).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6.

[3]老子·第18章[Z].

[4]论语·述而[Z].

[5]孟子·告子下[Z].

[6]孟子·滕文公下[Z].

[7]张子全书·卷15[Z].

[8]朱子语类·卷12[Z].

[9]孟子·告子上[Z].

[10]孟子·娄离下[Z].

[11]论语·子路[Z].

[12]论语·八佾[Z].

[13]论语·雍也[Z].

[14]论语·先进[Z].

[15]史记·孔子世家[Z].

[16]六祖坛经·宣诏品[Z].

[17]六祖坛经·般若品[Z].

[18]金刚经[Z].

[19]老子·第1章[Z].

[20]老子·第25章[Z].

[21]老子·第16章[Z].

[22]老子·第8章[Z].

[23]老子·第17章[Z].

[24]老子·第68章[Z].

[25]老子·第60章[Z].

责任编辑:彭安玉

G02

A

1004-1605(2012)10-0058-06

刘立祥(1952-),山东临清人,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教授,全军优秀教师,总参谋部信息化部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道家老子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智者老子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