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广辉
幼儿期是建立良好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时期,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能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近几年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指导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健康教育的质量,针对以下几个问题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吃得好,睡得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但近些年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即由原先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健康或疾病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不断互动的结果,任何一种因素都与其他因素有关且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46年就曾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应该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应该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人的个性、性格、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都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幼儿时期受到的教育和影响,常常会在一生中留下印记。不少有心理、行为问题的成人,究其原因常常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如在冷漠、甚至虐待中长大的儿童,往往有着强烈的自卑感。性格孤僻或暴躁,富于攻击性,被溺爱的儿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爱劳动等。而在幼儿期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够形成许多好的行为习惯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
我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许多幼儿园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没有心理健康档案,更没有幼儿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模糊不清。这一问题和心理健康看不见、摸不着、不好判断的特点有关,同时也和人们不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所以,幼儿园应适当开展幼儿心理健康课程,根据幼儿的特点,向幼儿传授心理知识,培养幼儿的心理品质,帮助幼儿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状况,及时了解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自觉地维护心理健康。幼儿园也有必要建立起幼儿的心理健康档案,配置心理医生,而且幼儿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也要加强。要转变过去只重身体健康,轻视心理健康的观念,一旦出现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要积极想办法解决。总之,我们不仅要照顾幼儿的身,还要照顾幼儿的心。
二、重安全,轻身体素质培养
安全问题是幼儿园最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媒体报道不少幼儿园的安全事件,让许多幼儿园诚惶诚恐。安全第一是有道理的,但凡事过犹不及。比如,有些幼儿园怕出事,严禁幼儿活动。“少活动,少出事;不活动,不出事”。许多本该孩子做的事情,老师全部代劳,严格限制儿童的各种活动,剥夺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结果,因孩子身体素质差、对危险事物缺乏防范能力而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我国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有资料表明他们虽然在身高、体重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其心、肺等内脏功能却落后于身体的发育水平,这正是由于缺乏锻炼、过多保护、身体素质培养力度不够造成的。
生命是脆弱的,幼儿的生命更是如此,但并不是说严格限制各种活动或过多呵护就意味着安全。我们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平时很少跑动的孩子相对来讲容易受伤,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奔跑蹦跳灵活,钻爬攀登熟练,反应敏捷,相对来说磕碰就少一些。因此,幼儿园应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更好地保证幼儿安全。当然,我们应细致考虑安全问题,尽量排除不安全因素。
三、重教师的施教过程,轻幼儿的反馈
健康教育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不仅需要我们很好地计划和组织有关的教育活动,而且,还需要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必要的评价,尤其应重视受教育者的反馈。同样,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评价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评价指标来看,幼儿健康教育的评价通常是与幼儿健康教育的活动目标直接关联的,有时,幼儿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上的目标以及行为目标就是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具体指标。
例如,在“怎样过马路才安全”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如果具体的活动目标是:
(1)使幼儿能辨认出停止、前进和人行横道线的交通标志;
(2)使幼儿能说出安全过马路的两种交通规则(如,走人行横道并且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3)使幼儿在游戏场上活动时能按照交通规则的要求去做。
围绕这一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指标便可确定为:
幼儿能对停止、前进等交通标志做出正确的反应;
幼儿能说出安全过马路的两种交通规则;
幼儿在游戏场上步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评价中,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观察而做出评价,也可以通过向幼儿提问来获取有关的信息;同时,教师还应该同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以此来对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评价。
例如,在以“嘴巴里的牙宝宝”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如果其活动目标是:
(1)知道为了保持牙齿的洁白和健康,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都要刷牙。饭后(或吃完零食后)要漱口;
(2)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
(3)能逐渐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
在这一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之后,其评价的指标便可设定为:
幼儿能说出应该刷牙和应该漱口的时间;
幼儿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能示范刷牙的正确方法;
幼儿在家中能自觉地在起床后和睡觉前刷牙,并且刷牙的方法基本正确。
四、重幼儿园内健康教育,轻家园合作
由于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而且,家庭的环境以及家长的价值观念、教养方式、生活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幼儿的健康意识、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获得与形成有着直接的关联,幼儿健康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归因于幼儿家庭和家长。因此,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必须要考虑到家庭和家长的因素,并力图与家长建立起相互间的支持与协助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对幼儿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和积极影响,并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那些不利的影响。围绕幼儿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通常可包括这样两个基本的方面:
(1)关注和支持幼儿在家中的健康实践,以强化幼儿的健康行为。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和形成的健康行为如果也能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地、持续地得到强化与实践,则有助于幼儿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动力定型,进而逐渐形成习惯,这正是幼儿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健康教育的需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多种途径,大力向幼儿家长介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使家长成为健康行为的执行者、幼儿健康教育的支持者和指导者。例如,在“健康食品要多吃,垃圾食品要少吃”的健康教学活动后,可以利用健康教育展板向家长传递这一健康信息。同时,也期望家长能以身作则,多吃健康食品,少吃垃圾食品,并在家中对幼儿的适宜行为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幼儿的健康行为。
(2)针对幼儿的健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期相互配合与协助。幼儿园教师既可以围绕幼儿共同的健康问题,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小范围的集体讨论与交流;也可以针对某一幼儿的具体健康问题,与家长进行个别的沟通与交流。例如,在幼儿的营养与饮食方面,可以与家长共同讨论和交流:“怎样帮助幼儿改变挑食的毛病”等。又如,可以与某一个攻击性行为较严重的幼儿家长一起探讨:哪些原因导致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怎样共同来帮助孩子减少攻击性行为?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周围的教育资源,面向幼儿家长开办一些幼儿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讲座与培训,以不断提升家长的健康意识、健康认知水平以及健康的行为能力。只有家园教育保持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幼儿健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就是要使幼儿在健康意识和健康认知上获得提高,并最终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总之,我们应积极探索幼儿健康教育的规律,使幼儿园健康教育更加系统、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