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如 王 张 邝婷婷 张 艺*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续《<印度阿育吠陀药典>(API)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续二)》一文,详见表1。
本续主要内容提示:
前文已述,印度政府是1990~2008年先后完成出版这部具民族医学体系的药典,共分2部:第一部为单味药(monographs)共7卷,第二部为成方制剂(Formulations)共2卷。其中一部6、7两卷是2008年出版的,因此,作者得到正式出版物较晚,只能最后补上(即本续),无法与前5卷植物药按学名编序,请读者见谅。
第6卷共收载101味单味药,除蜂蜜、牛奶为动物药(全书仅收此2种)及饮用水外,其余都是植物药(与前5卷一样),但在后面有10余种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主要成分和挥发油或非挥发油。
第7卷共收21味矿物药,每种除具异名、矿物分类和来源外,都记载了矿物的物理、光学和化学性质(包括主要成分含量和重金属及砷盐的限量等)。我们以矿物的英文名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对比来确定两国传统医学体系中所用品种是否相同,进而考虑主要治疗作用的差异。经有关文献考查比较,发现他们具一些共性的特点:①矿物药都要求特殊制备处理,如除食盐外,均要求对矿物、金属、海产品和动物产品进行精炼地制备过程(odhana);有的特指出用煅烧得到矿物的粉末(Bhasma)或用指定的液体把药物磨碎成细粉,并进行日晒夜露的处理(Pistī)。②在API收的21种矿物药中未见到其主成分为汞、砷化合物的矿物。③在API上明确指出治疗病种的矿物药有8种,本文全部列表做了比较,其余未列表的矿物一是无法比较功效,如磁石、金箔、银箔、金属铜等;二是我国现已很少使用,如黑云母、玛瑙、电气石等;三是矿物主成分无法确定为国内哪种矿物药,如API上的蛇纹石主成分仅是我国矿物药“花蕊石”的来源之一,等。
为了今后有效的与前文衔接和查阅,本续药物的排列依次为植物药(含植物提取物,以学名编序)、动物产品、矿物药。
表1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
续表1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
续表1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
续表1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
续表1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
续表1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
续表1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
续表1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
续表1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
续表1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
续表1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
[1]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江纪武.药用植物辞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贾敏如,李星炜.中国民族药志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5]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二十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90.
[6]《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 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