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在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

2012-09-11 13:08:18郑许强周振寿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1期
关键词:网膜疝的疝囊

郑许强 周振寿

近年来,随者16排及以上螺旋CT的广泛应用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发展,腹股斜沟疝的CT扫描及重建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也越来越广泛。腹股沟斜疝虽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可以明确诊断,但有些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及某些患者还需与腹股沟区的肿物进行鉴别,因此需要影像学检查[1]。为了探讨16排螺旋CT检查在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适用性及诊断效率,对2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06年8月至2011年9月间经手术证实21例患者,其中男性为16例,女性为5例,年龄35~85岁,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14例临床初步诊断为腹股沟斜疝,3例诊断为急性肠梗阻,2例为腹股沟区肿物,2例为鞘膜积液。21例患者均行CT扫描。

1.2 方法

使用东芝Action16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扫描参数为120 KV,管电流为250 mA,原始数据层厚为1.0 mm,层间距为0.8 mm。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碘海醇100 ml,注射速率为3 ml/s。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后,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2]。

2 结果

本组21例患者中,其中13例患者的疝囊内容物为小肠,无并发症,其中左侧10例,右侧3例(见图1a、图1b、图1c);2例疝囊内容物为大网膜,其中一例为双侧斜疝另一侧疝囊内容物为结肠(见图2)。3例为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为小肠合并鞘膜积液(见图3);3例疝囊内容物小肠合并肠梗阻(图4a、图4b)。

图1 a 左侧腹股沟斜疝,疝囊内容物为小肠

图1 b 同一患者的矢状面图片

图1 c 左侧腹股沟斜疝,疝囊内容物为小肠

图2 双侧腹股沟斜疝,左侧疝囊内容物为结肠,右侧为大网膜

图3 右侧腹股沟斜疝,左侧睾丸鞘膜积液

图4 a 右侧腹股沟斜疝合并肠梗阻

图4 b 同一患者的冠状面图片

3 讨论

腹股沟区是前外下腹壁一个三角形区域,其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其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一条水平线。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这个区域的腹外疝[3]。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腹内脏或组织经腹股沟管凸出者为腹股沟斜疝,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主要根据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做出诊断,而影像学检查主要应用于一些不典型患者的诊断以及与腹股沟区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4]。腹股沟斜疝的影像学检查通常采用超声检查既快捷又廉价,但是超声检查有其局限性,而多层螺旋CT则可以弥补其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多层螺旋CT以其扫描速度快及强大的影像后处理技术越来越多的在腹股沟斜疝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术后随访中应用[5]。螺旋CT可以清楚显示疝囊的解剖位置和疝的内容物,其灵敏度达83%,特异度为67%~83%,假阴性结果多与患者仰卧疝块缩小有关[6]。

腹股沟斜疝的典型CT表现为腹股沟区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实性或混杂密度肿块,多为小肠、小肠系膜、结肠、大网膜及腹膜外脂肪等,向上通腹腔,向下可进入阴囊[7]。小肠嵌顿性疝CT表现为疝囊内肠管壁水肿增厚,腹腔内出现疝以上的肠管扩张及液平面的肠梗阻征象。大网膜内容物疝CT表现为脂肪密度肿块,内有点状略高密度影。结肠疝CT表现为粪块影及气体影。腹股沟斜疝通过常规CT扫描即可诊断,但疝囊较小的患者则需要通过连续薄层断面及多平面重建显示来诊断。

斜疝应与肿大淋巴结及脂肪瘤等鉴别,前者自幼即可发病,反复发作,为可复性肿块,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而其他肿块由小到大,逐渐长大,始终不能移动或回纳,无蒂柄伸入腹腔深部,无腹腔脏器嵌顿征状[8]。

4 结语

腹股沟疝具有典型的CT表现特征,通过16排螺旋CT的连续薄层显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对疝囊的范围、部位、内容物、及有无并发症做出全面的评估,为临床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手术提供重要信息[9]。

[1]王芳.腹股沟疝CT表现[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99-1400.

[2]倪建,姚世文.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71.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8-389.

[4]李少波,宾泽林.腹股沟疝的CT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3(1):43-44.

[5]曾庆娟,许崇永,吴爱琴,等.腹股沟疝的CT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4):296-297.

[6]Toms AP, Dixon AK, Murphy JM, et al.Illustrated review of new imagaing techniques in the diagnosis of abdominal wall hernias[J].Br J Surg,1999,86(10):1243-1249.

[7]姜国印.CT在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辐射卫生,2010,19(3):371-372.

[8]许崇永,赵雅萍,虞志康,等.CT诊断腹股沟斜疝4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4):309.

[9]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303-1305.

猜你喜欢
网膜疝的疝囊
大网膜扭转1例诊断体会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一例犬胸膈疝的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0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0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7:58
闭孔疝的临床诊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