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兵 王晓华 李雪莲 汤晓勇 李 阳 何建刚 龚 磊
我国省、市、县的各级疾病控制机构主要承担着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卫生应急处置任务,有效的个人防护设备、符合国家生物安全要求的样品采集箱和样品运输箱等装备是保证卫生应急队伍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1,2]。为适应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加快实现卫生应急队伍装备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配备的总体目标,从卫生应急工作的实际和需要出发,着眼实战,切实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装备水平并实现持续发展,在世界银行赠款禽/人流感能力建设项目二期的支持下,开展了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置应急箱配置标准和标准操作规程的研究。
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状况,卫生应急人员个人防护,应急服装需求,样品采集和运送条件、现状和需求等。
采用Delphi法咨询省、市、县级卫生部门专门从事卫生应急的卫生应急管理、疾控专家、微生物检验和实验室质量管理专家,从卫生应急人员的个人防护、统一应急服装、样品有效安全的采集和运送等角度出发,确定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置应急箱种类、配备标准和标准操作规程。
2.1.1 应急箱种类
根据省、市、县疾控机构面临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置工作要求和任务,应急箱分为“现场应急作业箱”和“现场样本采集与运输箱”两大类共4种。其中:现场应急作业箱包括现场个人应急箱和现场应急作业背囊2种;现场样本采集与运输箱包括生物样品采集箱和感染性生物样品运输箱2种。
2.1.2 各种应急箱配备标准
(1)现场个人应急箱。现场个人应急箱供卫生应急人员在传染病疫情处置现场调查时个人使用,箱内配置的防控物品包含个体防护装备用品、预防用药品、流行病学调查用品及其他机动性用品等4个模块,共17种用品(见表1)。其中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仅为省、市疾控机构配备。
(2)现场应急作业背囊。用于卫生应急人员在疫情处置现场个人携行装备,共8类。包括按卫生部统一标准生产的现场工作服(冬装1套、春秋服2套、T恤2套),卫生应急背心、卫生应急救援反光臂章和应急工作帽各2个,卫生应急春秋鞋1双,卫生应急背囊(含便携式腰包)1个。
(3)生物样品采集箱。按照国家生物安全条例的要求,以能够满足1起一般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置现场的样品采集要求的原则,开发出符合基层需求的生物样品采集箱,供一个疫情处置小分队使用。生物样品采样箱包括个人防护、采样器材和辅助器材等22种,分模块放置。具体包括:医用防护服、N95防护口罩和鞋套各2套,采血管、采血针、采便管、采样管、无菌冻存管各20个,采尿管、乳胶手套、脑脊液管、医用垃圾袋各10个,病毒采样盒、锐器安全盒、采样瓶、手术剪、辅料镊子、止血带、压舌板、记号笔、签字笔和记录本各1个。
(4)感染性生物样品运输箱。适用于A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血液等安全运输及储藏,保证人员、样品、环境三方面安全,符合卫生部2006年2月实施的《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要求,符合WHO各项操作测试(包括跌落撞击、保温等测试)符合特殊运输要求。包括2个95 kPa A类感染物密封罐,吸附材料,2个海绵试管架,生物安全标签和使用说明,低温样本冷藏运输箱,蓄冷材料,液晶温度显示器。
表1 现场应急作业箱配置标准
2.1.3 配备原则和数量
(1)配备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不需要为所有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采样人员配备“现场应急作业箱”和“现场样本采集与运输箱”。按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既要符合“平战结合”的原则,又要符合工作实际,服从和服务于所承担的卫生应急任务的要求,综合分析、配备的原则为:省级疾控机构能够同时应对3起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市级和县级能够同时应对2起呼吸道传染病疫情。
(2)配备数量 ①省级配备3套应急箱,每套包括5个现场个人应急箱(含全面型呼吸防护器)、5个现场应急作业背囊、1个生物样品采集箱和2个感染性样本运输箱;②市级配备2套应急箱,每套包括4个现场应急作业箱(含全面型呼吸防护器)、4个现场应急作业背囊、1个生物样品采集箱和2个感染性样本运输箱;③县级配备6个现场应急作业箱(不含全面型呼吸防护器)、6个现场应急作业背囊、2个生物样品采集箱和4个感染性样本运输箱。
本研究开发确定的4种应急箱,即现场个人应急箱、现场应急作业背囊、生物样品采集箱和感染性样本运输箱,主要供省、市、县级疾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采样人员在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置现场使用。为了相关业务人员规范使用4种应急箱,提高使用效率和延长应急箱使用时间,对每种应急箱的各个功能模块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要求和指南制定了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每个操作规程均包括目的、使用范围、使用要求、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其中:目的主要是阐述该模块的作用;使用范围是说明供哪一类卫生应急人员在进行何种卫生应急工作时使用该模块;使用要求是指如何正确使用该模块;操作流程是指具体如何使用该模块以及顺序等;注意事项是指如何避免常忽略的细节以及关系到使用者安全的技术要点。每个操作规程印制后直接放在该模块中,便于使用者使用时对照执行。
为规范应急箱的维护与管理,使应急箱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供利用,制定了应急箱维护使用规程。该规程主要用于现场个人应急箱、现场应急作业背囊、生物样品采集箱、感染性样本运输箱等应急箱及其附属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包括应急箱的保管、交接、检查、补充、模块更新、使用登记等关键环节。维护管理规模明确了应急箱的使用科室和个人的职责,细化了保管、使用、交接、补充和维护方面的规定,制定了一系列表格,包括应急箱参数一览表、领用、使用和维护记录表等,从而在制度上保障了应急箱的有效使用、更新和维护,做到保管好、维护好、使用好,能够随时投入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置工作中去。
在2003年SARS疫情发生以后,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强各地疾控机构应急能力和体系的建设。经过7年的建设和实施,各级疾病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省、市、县各级疾控机构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相对滞后是重要的问题,在支援汶川地震的应急队伍中曾出现应急装备不统一、物资凌乱等情况[3,4,5]。特别是市、县基层疾控机构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缺乏统一的、规范的个人防护装备,缺乏符合国家生物安全要求的样品采集和运输箱。诸如此类,不但不能有效地处置疫情,甚至有可能造成病原扩散的危险,严重威胁卫生应急人员的自身安全和公众安全[6,7]。
目前,省、市、县各级疾控机构急需统一应急现场调查处理装备,包括统一的卫生应急服装、有效的个人防护设备、符合国家生物安全要求的样品采集箱和样品运输箱,确保突发事件在得到及时、科学、有效、规范处置的同时,能有效保护卫生应急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病原泄露和扩散,保证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树立我国卫生应急队伍装备整齐统一、现代化的良好形象。
3.2.1 卫生应急装备的模块化组合
模块化组合是卫生应急装备配备的基本原则和实际工作需求。卫生装备系统结构是否合理,影响着卫生装备整体保障效能的发挥[8]。为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加快实现卫生应急队伍装备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卫生部2008年下发了《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确定了包括传染病疫情处置在内的各类卫生应急装备,明确要求各地各级卫生部门储备卫生应急装备,并要求根据应急队伍功能和任务的多样化,区分作业单元,实行各类装备的模块化组合,尽可能做到箱囊化[9]。包括流感在内的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疫情处置是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疾控机构即使购买和储备了一些呼吸道疫情处置所需要的卫生应急装备,也没有进行很好的模块化组合,更没有做到箱囊化,各种装备分散、凌乱,不能有效为现场处置服务。
3.2.2 模块化与箱囊化
本研究根据省、市、县疾控机构面临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置工作要求和任务,将17种个人防护和流行病学调查等装备分为4类模块集成在现场个人应急箱中,将8类个人携行服装和标志集成在现场应急作业背囊中,将22种采样器材和设备集成在生物样品采集箱中,并开发出能够保存和运送A类感染性生物样品的运输箱,不但能够满足省、市、县疾控机构在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置现场的工作需求,还做到了模块化和箱囊化,提高了现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卫生部《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要求,传染病控制类装备数量要能满足15人传染病处置队伍处理一次事件最大量储备。这意味着各级疾控机构至少要储备15人的现场个人应急箱和现场应急作业背囊。另外,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包括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在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即省、市、县级疾控机构负责处置重大、较大和一般级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上级疾控机构往往应基层疾控机构的请求或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派,直接参与较低级别的疫情处置。因此,当疫情次数或规模较多或较大时,各级疾控机构将形成一个团队,集中卫生资源和装备处置疫情。本研究提出省级疾控机构配备的应急箱要能够同时应对3起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市级和县级要能够同时应对2起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配备标准。省级疾控机构需要3套15人的现场个人应急箱和现场应急作业背囊,以及3个生物样品采集箱和6个感染性样本运输箱;市级疾控机构配备2套8人的现场应急作业箱和现场应急作业背囊、2个生物样品采集箱和4个感染性样本运输箱;县级疾控机构配备6人的现场应急作业箱和现场应急作业背囊、2个生物样品采集箱和4个感染性样本运输箱。上述配备标准符合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既要符合“平战结合”的原则,又要符合工作实际、服从和服务于所承担的卫生应急任务的要求。
本研究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要求和指南,制定了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每个操作规程均包括目的、使用范围、使用要求、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内容。每个操作规程印制后直接放在该模块中,便于使用者使用时对照执行。确保使用者按照标准操作规程使用各类各模块应急箱,防止出现误操作而危及使用者安全。另外,卫生部《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要求,卫生应急队伍装备的管理实行“三定”制度,即:定主管领导、定保管人员、定使用人员,具体使用部门要做好应急装备的配备、仓储、使用和维护等管理工作。
本研究开发了4种应急箱及其附属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流程,细化应急箱的保管、交接、检查、补充、模块更新、使用登记等关键环节,从而在制度上保障了应急箱的有效使用、更新和维护,做到保管好、维护好、使用好。不但要做好应急装备的日常维护工作,还要做好装备的应急维修工作[10,11]。能够随时投入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置工作中去。
[1]张健,崔广元,李红,等.军队医院在突发事件中医疗物品储备箱的应急预案[J].中国医学装备,2009,6(8):36.
[2]张恒东,朱宝立,白莹,等.江苏省医疗机构化学中毒卫生应急个体防护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104-105.
[3]沈骥,王正荣,苏林,等.四川卫生应急救援玉树地震之经验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9):580-581.
[4]赵艳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7):609-610.
[5]李伟,李燕,江其生.对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平台建设的思考与业务模型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8):96-98.
[6]种银保,郎朗.在医学救援中医疗队所需医疗器械的配备与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8,5(10):14.
[7]倪霞红,吴国柱,施毅颋,等.上海市静安区公共卫生应急队员应急知识需求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22(6):347-348.
[8]杨希忠,张咏,刘福东,等.着眼卫勤战备,打造应急装备[J].武警医学,2006,17(5):379-380.
[9]王宁华,王小平,宋国林.武警部队防生化医学应急装备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8):27-28.
[10]李捞摸,张庆勇,李振彪,等.卫生装备应急维修保障特点与改进措施[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96-97.
[11]张庆勇,李捞摸,乔金新,等.野战卫生装备维修车创新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09,6(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