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
四川省彭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611930
宫内节育器是临床使用十分广泛的一种避孕用品,很多女性都采用此方法进行避孕。但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发现,尽管使用此宫内节育器,但是仍有部分女性会避孕失败[1],而且,还会有很多女性在避孕期间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例如月经量过多、阴道流血、节育器脱落等情况。因此,研究更好的宫内节育器,使其避孕效果更好,副反应更少,成为很多医生、学者研究的课题。自安舒环在临床使用后,笔者发现此种方法对女性避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为此,2009年1月-2010年2月笔者对放置安舒环与T环避孕的育龄妇女的避孕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2月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237例女性作为本次试验的试验对象。所有女性皆为育龄期女性,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7.98±4.76)岁。所有女性均在放置节育环前给予常规的查体,均无严重的心肌、肝、肾疾病及急性的生殖道炎症。经B超检查,237例女性均无子宫附件的器质性病变。总体分析,237例女性均无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禁忌证。将237例女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20例女性放置安舒环,Ⅱ组117例女性放置T环。两组女性的一般情况、产次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37例女性进行常规的消毒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两组女性手术的难易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均具有可比性。
1.2 随访内容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对两组女性随访6个月,分析两组女性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主要随访内容包括:(1)随访6个月期间,女性是否发生妊娠。(2)随访期间女性的每个月月经量与放置宫内节育器前有无明显增多,有无血块等情况。(3)有无非月经期间的不规则阴道流血情况,或者月经期间经血淋漓不尽,月经期延长。(4)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是否发生腹痛等。(5)是否有女性出现节育器脱落。对随访期间的所有女性,都做好相应记录。6个月后进行统计,237例女性都得到有效随访,记录真实,随访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女性随访期间发生妊娠情况对比 随访6个月后进行总结,Ⅰ组避孕失败2例,Ⅱ组避孕失败2例,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女性随访期间发生妊娠情况对比
2.2 两组女性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女性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月经期经血量增多、非月经期不规则流血、腹部疼痛、节育器脱落。总结对比两组女性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例数,以女性出现不良反应中自身认为最严重的情况记入。Ⅰ组发生不良反应共21例,Ⅱ组不良反应47例,两组之间发生不良反应率有明显差异,P<0.01,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女性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宫内节育器是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女性较常用的一种节育用具,但是,在使用期间女性可能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2]。
安舒环是一种活性的γ型宫内节育器[3],整个节育器由不锈钢丝螺旋圈、记忆合金丝支架、高导铜丝和消炎痛硅胶组成[4]。其作用原理为:通过填充作用,破坏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的宫腔环境,并释放出铜离子,杀灭精子。安舒环的优点主要在于:整个节育器带铜面积较多,为380mm2,呈开放型;其造型为γ型,与子宫形态相似,并能适应子宫的收缩舒张;环内的消炎痛成分,能缓解经期的疼痛症状;放置安舒环时更容易,可不需扩张子宫,痛苦小;硅胶对子宫内壁接触点的包裹,能很好地避免出现粘连情况[5],使取出时更容易。另外,安舒环无尾丝,女性在性交期间,不会出现疼痛情况和上行感染。
经过本组试验也可以表明,虽然T环与安舒环相比,在避孕效果方面无明显区别,但是,在不良反应情况上,安舒环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与T环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临床放置安舒环的时间,一定要符合女性的实际情况,在人流术后、产后、月经来潮干净后,根据女性的意愿为女性放置,并结合女性的家庭环境。放置前对女性进行常规的检查,排除有禁忌证的女性。在放置前后,多进行沟通工作,提高节育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潘霞.新型宫内节育器——安舒环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2):101.
[2] 齐艳红,那岩,盛卫平.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安舒环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5):1096-1097.
[3] 周任婧.活性γ型宫内节育器Ⅱ与传统宫内节育器应用比较〔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98-99.
[4] 白冰华.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对避孕效果及子宫异常出血的影响〔J〕.临床医学,2008,28(7):72-73.
[5] 徐美娣.安舒环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8):95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