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 江苏太仓 215400
在课程论上,教材是课程的核心和载体,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式,是传递和承载课程理念、选择和表达课程内容的工具。在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中介和工具,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的教材观、教师对教材分析和评估的能力不仅对“教学有效性”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Sussex教材分析法是英国萨赛允斯(Sussex)大学的埃劳特(Faurt)教授、列文(Lewin)博士提出的对课程教材的分析与评估方法。笔者尝试用此方法对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进行分析与评估。
Sussex教材的分析与评估模式具有五大要素(五大指标):目的—目标—内容—教学法—测试。这五个要素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因而相互之间存在严格的逻辑顺序关系(图1),如果任何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缺陷,都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材的质量。
2003年3月底,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科目的课程标准。2004年,教育部又审定通过5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科书。从此,高校新课程在各实验区进行试点,各版本教科书也随之开始使用。沙溪高级中学使用的实验教材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下面就以此为例,运用Sussex教材分析与评估模式,就其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作定性、定量的分析。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紧紧围绕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展开,教材的编写很好地反映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1)显性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②过程与方法: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2)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②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1)定性分析。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有很多亮点。
①内容编排角度新颖。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传统的以技能模块为教学单元的教材编写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教学内容,让人耳目一新。
②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非常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人文性很强,无论是教科书正文的阐述,还是各种练习的设计,都很重视信息文化的培养,尤其是重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引用与介绍。
③内容广、知识新。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覆盖的知识点范围广,内容新,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习尽可能多、尽可能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
④给教学活动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秉承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不过于限制,特别是在信息加工模块更多的是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很少涉及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而且也不指定具体的应用软件,大大提升教师教学的弹性。
2)定量分析。
①章节与全书关系分析见表1、图2,章节与知识点数见表2、图3。注: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章,信息获取;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第五章,多媒体信息加工;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
2)各章图表分布分析见表3。
表1 各章页数一览表
表2 各章点分布情况表
表3 各章图表分布一览表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倡导“以学生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一起为了学生,一定相信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更值得一提的是,每节则以有趣的小故事的形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穿插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上因素相互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有了大幅提升。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印制方面,正文中用宋体和楷体两种不同的字体排版,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涵义。此外,在页边上还有一些图片和文字,作为相关内容的拓展,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特别是教材的人文性、学法指导和学习评价是本教材的特色。与其他版本的实验教材相比,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教师的教学更有弹性。详见图4。
1)内容体系创新。以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评价”为线索,打破工具软件的束缚,贴近生活,提取不同工具的共同属性,创造性地建构教材体系;以技术知识、方法与应用为线索,强调技术过程与日常生活的一体化,增润文化教育内涵,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实现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
2)适应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和工具选用上。
3)价值渗透。反对简单说教与硬性灌输,避免“价值教育”与“技术学习”两张皮现象,通过精心设计的应用、思考、讨论、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信息问题解决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注重实践。每章以情景创设开始,进行主题点拨,教材内容在展开的过程中设置多样化并前后呼应的实践项目,章末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和教学内容形成连续整体,从而把活动总结、归纳、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5)多元评价。教材将多元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避免了将评价与教学过程割裂开来的现象。
当然,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操作性欠缺。技术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骨骼、信息素养是血肉,两者不能分离。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本书在处理以上问题的时候显得非常巧妙,尽量避免用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来实现技术的学习,而是采用技术层面的方法指导。但实际使用中,因为缺少了操作步骤,所以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可有可无了,相当多的学生上课基本不带教材到计算机教室,相关操作就只能靠教师自己制作“学案”来解决。最终的结果是教材的使用率比较低。
问题二:弹性过大,教学难以把握。教材对于课程标准的细化不够彻底,即课程标准中对于某个模块内容的原则性说明并没有通过教材细化成足够具体的、明确的知识点,预留的空间弹性太大,教师在教学时很难把握。
问题三:某些单元内容多而泛,略显空洞。某些单元包含的内容过多,在有限的课时里不能正常完成教学。由于教材关注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材内容涉及的技术知识面广,泛泛而谈的较多,可以动手的少,实际教学中有空的感觉,照教材上课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一本综合性的“书”,具体包括下面一些组成部分。
1)自编学习指南。与教材配套使用,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一系列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主题任务来开展学习,每一个任务又分解成多个活动,使学习者每一次活动都有收获。或者前一次活动是后一次活动的素材,环环相扣。学习结束就意味着丰收时机的到来。这就使教材把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完成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采用任务驱动法,以主题任务的形式组织学习,可以打破单元间彼此相对独立的情况,将逻辑上相联系的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效果上实现1+1>2。另外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课时,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学习指南要具有易读性和启发性,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2)操作手册。为了弥补教材操作性欠缺的问题,可以自编一本“操作手册”,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
3)活动记录手册。学生的活动记录也体现了学生的成长历程。在活动手册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此外,活动记录中包含对任务的综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维一体。
4)成长日记。用于记录学生在学习中的体会和反思,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生活中总结,在活动中产生对知识和技能的需要。要让学生经常自问一些问题:①我是怎么做到的?用了哪些技能?②我学到了什么?③如果下次再让我完成这项任务,我会做哪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