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凌,张正香,莫开林,付卓锐
(1.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属杜仲科植物,为我国特有的单科目、单属科、单种属植物。四川是我国杜仲发源地及主产区之一,省内大部分县市均有分布。仅广元市旺苍县现有杜仲面积就超过2万hm2,早在1998年国家林业局就将旺苍县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杜仲之乡”。杜仲性味甘、微辛、温,无毒,有很多保健功能,如作强壮剂、安胎药、降血压药等[1]。长期以来,杜仲仅以皮入药,杜仲资源综合利用率很低。经过国内外学者近20多年的大量研究表明:杜仲叶与皮化学成分,特别是有效成分基本一致,且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还高于杜仲皮。绿原酸是一种具有利胆、抗菌、降压、抗肿瘤、降脂、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的物质[2]。基于绿原酸已知的药理作用、广泛的应用前景及我国我省杜仲叶资源的极其丰富,将杜仲叶提取绿原酸产业化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解不同生境,不同树龄,不同季节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变化状况,为工业化生产时杜仲叶的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分别在四川广元、蒲江杜仲基地采集杜仲叶样品,进行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变化特征研究[3~5]。
研究区域主要为广元市和蒲江县。广元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800 mm~1000 mm,日照数1300 h~1400 h,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平均气温16.1℃,7月份气温26.1℃,1月份气温4.9℃。年平均降雨108 mm,日照1398.0 h,无霜期264.5 d,四季分明,适宜生物繁衍生息。蒲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种性广。年平均气温16.4℃,日照1122 h,降雨1280 mm,相对湿度84%,常年无霜期302 d。
原料:杜仲叶采自四川省蒲江县、广元市等几大杜仲基地
试剂:绿原酸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其他试剂均为AR级;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厂生产的752N型)。
目前,绿原酸的测定方法较多,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叶中的绿原酸的含量。该法操作简单,相对标准偏差较小,测定结果重复性好,所得数据精确[6]。
2.2.1 最大吸收峰的确定
精确称取绿原酸标准品10mg,用纯净水稀释定容于10 ml的容量瓶中,摇匀。吸取上述标准液1 ml,用0.2 M的盐酸稀释至10 ml,以0.2 M的盐酸为空白,采用岛津UV-25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200 nm~400 nm波长范围扫描,结果表明该标准液在328 nm处有最大吸收峰,故选择328 nm为测定波长。
2.2.2 标准曲线制作
分别精密称取0.020 g绿原酸标准品,用纯净水稀释至 50 ml,分别取 0 ml、0.4 ml、0.8 ml、1 ml、1.2 ml、1.6 ml上述标准液,放入25 ml容量瓶中,用0.2 M的盐酸稀释至25 ml,在328 nm处测吸光度A。
通过数据处理得回归方程为:C=19.049x-0.0744,线性相关系数R=0.999。
绿原酸的含量(%)=(A×25×50)/(514×W)
式中 W——样品的重量(g);
A——吸光值。
2.2.3 样品处理及含量分析
图1 绿原酸标准曲线
每次采集的杜仲叶样品阴干后,准确称取5 g杜仲叶粉放入250 ml磨口瓶中,加入40%乙醇溶液100 ml后密闭,于80℃水浴加热提取25 min,放冷后过滤,用40%乙醇20 ml洗渣,合并提取液和洗涤液。取0.2 ml于25 ml容量瓶中,用0.2 M的盐酸稀释至刻度。在328 nm处测定吸光度A,然后求出绿原酸的含量,同时测样品的水分,然后换算出绝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
蒲江杜仲叶基地不同采收期不同树龄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分析如下:
表1 蒲江杜仲基地不同树龄不同月份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
图2 蒲江基地不同树龄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月变化
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随月份有明显的变化,4月份初生叶中绿原酸含量较高,随后逐渐下降,在6月~7月时含量最低,然后又逐渐增高,到10月后,又达到较高水平。从表1不同树龄杜仲叶各月份绿原酸含量的平均值可以看出,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降低。
采自蒲江,广元两地的不同树龄不同坡向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分析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地区不同坡向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在树龄相同的情况下,生长在阳坡的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生长在阴坡的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从同一产地不同树龄杜仲叶绿原酸含量的对比可以看出,数据基本符合随着树龄增大绿原酸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与表1数据所得结论一致。
新鲜叶片含有大量水分,容易发霉、腐败,导致其中活性物质的大量损失。干燥可以去除新鲜叶片中的大部分水分,防止发霉、变色、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保证质量,方便存储。干燥的方法通常有晒干、烘干、阴干等。因此需要通过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以此来确定工业化生产时杜仲叶的干燥方式。
将2010年9月16日采收的蒲江基地中树龄为两年的杜仲叶采用晒干、阴干和直接烘干(60℃)等不同的干燥方式干燥后测定其中的绿原酸含量,其值分别是:3.76%,3.99%,3.65%,可见阴干的干燥方式对杜仲叶中绿原酸的破坏性较小。因此建议工业化生产时杜仲叶的干燥采用阴干法。
2010年9月采自北川的杜仲叶,当时测绿原酸含量为2.03%,干燥后存储,每3个月测其绿原酸含量,至2011年9月其绿原酸含量降至1.61%。由表3和图3可以看出随着杜仲叶存储时间的延长,绿原酸含量会不断下降,且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绿原酸含量下降速度变缓。
表3 存储时间对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图3 存储时间对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杜仲叶在不同发育阶段其绿原酸含量是动态变化的,4月初生叶含量较高,此后不断下降,直到幼果期含量最低,随后又逐渐上升,到10月果熟期又达到较高水平。因此,采收杜仲叶的时间应当以果熟期为好,此时不仅叶中绿原酸含量高,而且叶的产量大,也不会对杜仲树的生长产生影响。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随树龄不同而有所差异,基本符合随着树龄增大其绿原酸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
在树龄相同的情况下,生长在阳坡上的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明显大于生长在阴坡上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这一结论与杜仲喜欢阳光充足的生长习性是相符的。因此杜仲应尽量种植于阳光充足之地。
存储时间对杜仲叶绿原酸含量有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绿原酸含量明显降低,且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绿原酸含量下降速度变缓。因此,为了减少杜仲叶采收后的绿原酸损失,应尽量减少存储时间。
杜仲叶采用不同干燥方法将对绿原酸含量有影响。阴干,晒干,直接烘干3种干燥方式中阴干对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影响最小。因此,建议实际生产中采用阴干的方式干燥杜仲叶。
[1]汤诗杰,李和平,贺善安.杜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2):8 ~12.
[2]刘军海,任惠兰,裘爱泳.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184 ~1186.
[3]张万锋.不同月份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9):8145 ~8146.
[4]王太霞,赵红艳,柴志艳,等.杜仲叶生长发育过程中结构和绿原酸含量的变化[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635 ~636.
[5]高致明,王太霞,喜进安.杜仲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和结构的变化[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31(2):145~146.
[6]兰小艳,张学俊.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检测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4):53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