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兰子

2012-09-08 09:36高燕
中国艺术 2012年4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布面丙烯

高燕/文

我见兰子

高燕/文

ON THE UNDERSTANDING THAT LANZI

兰子(姜雪鹰),1963年生于中国黑龙江哈尔滨市。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旅居津巴布韦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并创办兰子绘画艺术工作室。2005年8月回国。现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兼职。

珠圆玉润 布面丙烯 150cmx70cm 2011年 兰子

粉墙花影 布面丙烯 100cmx50cm 2011年 兰子

兰子17岁进入中央美术学院,4年后毕业留校任教,曾于1990年、1995年与几位女性艺术家合办“八女子画展”。当年此展轰动一时,一同参加展览的几位女性艺术家现大多活跃在中国画坛的一线。而兰子旅居国外多年,回国后,发现中国的当代艺术带给她更多不同层面的感受。一向将绘画作为生命另一种体验的她静下心来,创作了她回国后的第一批作品,权且称为《斑马系列》,体现女性在当下寻求安全感的一面。那象征安全的斑马线,以最适当的绘画语言展示了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

2008年兰子回国后的第一次个展中,表现了些许不安。早年间一同绘画的姐妹们大都成就了绘画的梦想。她画了《斑马系列》,使人感到好像只有那里是最安全的。之后,她发现那里也并不安全,便创作了一批以云、花为背景的作品,好似云中漫步,使自己很快回到自己绘画的语境中。至2010年,回国3年后她感悟到,原来以为只有自己需要的斑马线,其实身边的大多数女友都在寻找,于是她和同学傅晨曦举办了主题为《北美·北京》的联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展览直指女性的精神层面,揭示当下的女人们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女性的爱,女性如何去爱、如何被爱、如何在物质满足之后找到精神层面的爱,女性生命的意义,女人在自己家的花园中也许就有精神的悬崖等等。受到许多艺术评论家及收藏家的关注。

虽然兰子没有像当年“八女子画展”中的一些人一样亲历整个中国急速变化的年代,但她却有机会浸淫北美的文化,成就了她良好的艺术素养及中西文化自然的结合,使得她的画面具备极中式的绘画表现形式、极西式的绘画技法,具有极度文化碰撞的内涵。兰子的创作给人们一个极致的画面,任由人们自由想象其中的画意。在兰子的绘画中既有中西文化的不同及相融,又有时空的远古与当代的对话,还有古时仕女的羞怯与时尚女性大胆之比较。兰子用她自己对绘画纯熟的技法与色彩的运用把当下女性纠结的内心表现得恰到好处。传统中式画的长宽比例,庭院、植物、山石、美女,以东方的审美审视兰子的作品,韵味无穷,而纯粹、精练的油画构图及色彩,时尚女性的大胆和对自身关爱有加的表现又让人不得不联想纯西方的文化。这就是兰子作品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动。

碧波春水 布面丙烯 100cmx50cm 2011年 兰子

回眸 布面丙烯 150cmx70cm 2011年 兰子

画面中优雅的芭蕉林、荷花、懒散的猫咪、精灵似的山石、蜿蜒的围墙,以其自然的属性反映了另一意义中女性精神层面的追求,三三两两窃语的美女,表现当代女性对自身身体关爱的同时,呈现女性对自己内心的关注、对生命的关注。这些看起来衣食无忧的女人们,却被圈在一个有围墙的院子中。是她们真的不能走出院落吗?不是!常常是内心的精神追求没能走出那看似有形却无形的精神围墙。画面中优雅的高跟鞋、彩色的长袜、可爱的包袋、时尚的苹果电子产品都是当下美女的最爱,而这些带给她们的不只是物质的愉悦,依我看大多是精神的。生命中最华丽的不是你拥有了什么,而是你留给后人什么,留给后人物质的部分是可以衡量的,精神则不然。

兰子常说绘画是生命的另一种体验,这对女性艺术家来讲是一生的追求,痛并快乐着。而她们以其特有的敏锐度常常创作出一些与男性艺术家不同视角的艺术作品,在画面中呈现出不一样的意味。兰子的画面没有当代意义上的宏大叙事,但却是占社会1/2性别的人曾经、现在、将来要思考的问题。画面看上去轻松舒适,每一个女性的面部细节都处理得到位,人体虽丰腴却不臃肿,细节很精致却不 唆,这都得益于她在北美多年的训练。整个画面结构又保持了中国文人画所特有的平衡感。这就形成了兰子自己独有的绘画语境即中西文化的对应、时空与当下的对话。

2011.10.29 凌晨 写于阳光上东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布面丙烯
王秋莲
《共生》主题系列作品
塬(布面油画)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收获 刘瑞森 布面丙烯油彩 190cm x 190cm 2022年
詹克兢布面油画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苯丙烯菌酮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郭文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