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极针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2012-09-08 03:58牛晓梅冯卫星王先永闫启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阳明经磁极偏瘫

牛晓梅,冯卫星,杨 斌,王先永,闫启明

(1.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咸阳 712000;2.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2010年7月到2011年12月,笔者采用磁极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和脑病科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37岁~69岁,平均50.6岁;病程4天 ~4.7个月,平均33.5天。对照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41岁~71岁,平均51.4岁;病程3天~4.2个月,平均36.4天。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并发症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别(P>0.05)。

1.2 纳入标准

①根据中华医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于1996年提出《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②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诊断为脑卒中病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恢复期(发病4周至半年);③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④没有合并消化道出血、AF、心力衰竭、支气管肺炎持续1周以上、脑水肿、肾功能不全等其他脏器疾病而影响脑卒中病恢复者;⑤年龄大于35岁,小于78岁。

2 方法

2.1 治疗组

主穴:上肢瘫痪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痪取血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配穴:中枢性面瘫者配下关、颊车、地仓;语言、吞咽障碍者加刺咽后壁、金津玉液、舌三针。操作方法:主穴选用陕西三元牌28~30号,1.0~3.0寸,N极和 S极相同数量的磁极针治疗,穴位常规消毒后,每穴区采用N极和S极两枚磁极针,相距约0.2~0.3 cm平行刺入(这种刺法为磁极针对极针刺法)[1],深度以有明显针感或针感传导为度。留针30 min,期间可间隔10 min行针1次,每天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

2.2 对照组

取穴:同治疗组。操作方法:选用普通毫针针刺以上穴位,得气后静留针30 min,每日1次,间隔行针,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

2.3 观察内容

两组共治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评定其疗效。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3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中医证候积分指数评分量表(±s,n=40)

表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中医证候积分指数评分量表(±s,n=40)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5。

组别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20.4 ±1.28 17.6 ±1.17 23.2 ±1.13 11.5 ±2.34治疗组 21.5 ±1.13 11.5 ±1.26★ 25.1 ±2.12 10.6 ±2.31▲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没有差异(P>0.05)。

4 讨论

磁极针是以中医经络学说、电磁理论、人体生物磁学和磁生物学、人体生理学以及现代磁性材料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磁医学的实践,按照腧穴磁性活跃、经络具有导磁性能的特点,将原针灸针的基本功能和磁场作用有机的结合而研制的一种功能性针灸针具[2~3]。磁生物学家认为人体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内的磁场失调,磁极针作用于人体腧穴,通过经络的循行流注将磁性作用于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能够调整其失衡的磁场,从而达到治疗和治愈疾病的目的。通过磁极针对诸穴位的刺激,将磁力导入经穴内,从而起到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磁极针[4]又具有针感产生速度快、针感传导速度快、针感持续的特点,且每一个穴区内具有“静磁疗法”的作用,在留针期间行针又具有“动磁疗法”的特点,所以能够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

本课题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适宜患者,采用磁极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脑卒中的中医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多由脏腑阴阳失调、肝阳暴涨、痰火蒙蔽神窍所引起,多虚实夹杂。临床以肢体偏瘫为主,且早期以软瘫为多,后遗症期多有明显痉挛。肢体软瘫中医以“痿症”表现,宗“治痿独取阳明”之意,选取多气多血之手、足阳明经穴为主,益气活血、疏肝理气、化痰祛瘀通络。肩髃属手阳明经穴,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止痛;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可以疏通肘部气血经络、疏泄风热;外关为手少阳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可改善情绪、疏泄上肢颈肩部气机;合谷、太冲分别为手阳明经和足厥阴经的原穴,配合应用为“开四关”,可疏肝解郁、祛瘀通络;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健脾和胃、扶正固本的功效;丰隆为足阳明经络穴,可化痰通络;血海补益气血;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健脾益气、濡养筋脉;太溪为肾经原穴,补益肾阴、清热降火;百会为诸阳之会,能提升一身阳气。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两种针具治疗偏瘫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磁极针组的疗效要优于普通毫针组。在磁极针组中,患者在肌力恢复的同时,眩晕、肢体疼痛、自汗等症状均明显改善,这可能与磁极针的磁性能降低血压、镇痛和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有关[5]。

磁极针的临床应用,不仅继承了普通针刺疗法方便快捷、经济适用、安全无副作用的优势外,还加入了现代的新科技应用。磁极针治疗脑卒中偏瘫,不仅优于普通毫针,得气快、针感强、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而且也超越了单纯的磁场治疗,与针灸合为一体,也使得传统中医疗法得到了创新发展。

[1] 雷正权.磁极针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09

[2] 殷克敬,雷正权,王特光,等.中国磁极针[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

[3] 雷正权,刘智斌,王渊,等.磁极针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9):719 -720

[4] 吴昊,李芳莉.磁极针治疗Ⅱ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25 -26

[5] 王颖.磁极针与不锈毫针对大白鼠痛阈影响的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1994(S1):449

猜你喜欢
阳明经磁极偏瘫
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结构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固定同步电机磁极用螺栓的受力分析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吗——对几道中考物理试题的商榷
地球的旋转
从阳明经论治黄褐斑浅析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