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福东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3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自2008年起,“胡吴会”每年一次,媒体关注度正逐年降低,但今年因吴伯雄主动提及“一国两区”,而重新掀起话题。临来大陆前,吴伯雄曾与马英九等人面谈,就“胡吴会”沙盘推演,故其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之说。一般认为,“一国两区”是吴伯雄为马英九传话。
3月28日,在国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杨毅的回应是:众所周知,这是长期以来台湾方面在法律层面对两岸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我们多次讲过,只要认同一个中国,其他问题都是可以讨论的。这是我们的一贯立场。
“马英九是想借此看台湾的反应。如果马英九公开讲‘一国两区,就要直接面对民进党的攻击。吴伯雄等于给马英九设置了一道防火墙。”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褚静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马英九将于今年5月继续连任,没有再选压力,他在寻求历史定位。至于民进党,正在败选中重新检讨两岸关系政策。这是“胡吴会”上吴伯雄抛出“一国两区”概念的政党背景。
“一国两区”代表了国民党的整体性诉求。民进党虽然有反弹,但内部已有不同声音。
“一国两区”搅动了两岸政坛的一池春水。但正如杨毅所言,它在台湾并非新概念。
台湾 “一国两区”的法律架构
在与胡锦涛会晤时,吴伯雄说,依照目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两岸以“一国两区”的概念作为法理基础。根据条例内容,这两区为台湾地区、大陆地区。
这个说法传到台湾后,民进党中常会发表声明,要求马英九撤回“一国两区”说法,并向民众道歉。而马英九随后则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回应称,此说法符合台湾“宪法”架构。
在1991年5月1日之前,台湾在法律上依据《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将中共视为“叛乱团体”,大陆地区也就是所谓的“沦陷区”。《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由台“国民大会”制定,于1948年5月10日公布实施,直到李登辉执政时废止,共施行43年之久。
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同日,李登辉以第2124号令公布共10条的“宪法增修条文”,给台澎金马冠名“自由地区”,而称中共领导地区为“大陆地区”。
接下来,《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用更客观的词汇“台湾地区”取代了“自由地区”,与“大陆地区”并列。该条例第二条“用词定义”规定:“一、台湾地区:指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及政府统治权所及之其他地区。二、大陆地区:指台湾地区以外之中华民国领土。”
值得一提的,还有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前(1991年3月)通过的“国统纲领”。该纲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在“国统纲领”通过前夕,海基会正式挂牌成立,大陆也在1991年底成立海协会作为呼应,奠定了如今两岸两会协商的基本框架。
“马英九1991年任‘陆委会副主任委员,对台湾形成‘一国两区法律架构参与较深。”厦门大学台研院政治所所长张文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一国两府”,“一国两区”与“一国两制”
不过,早在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前10个月,台湾官方文件中就出现“一国两区”概念。那是1990年7月,时任台“行政院长”的郝柏村在“立法院”提交施政报告,承认中共统辖大陆地区的政府,并第一次用“一国两区”指称两岸当时的状态。
在这一时期,“一国两区”和“一国两府”的提法在台湾混合使用。而李登辉似乎更钟情“一国两府”概念。这两个概念看似相近,但强调的重点不同。
“‘一国两府强调的是台湾和大陆是两个平等的‘政权,‘一国两区强调的则是‘地区事实上的分治,但当时大陆对这两种说法都不接受。” 褚静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翻检当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报道,大陆反击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一国两府”上。
如1990年5月20日李登辉发表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演说后,新华社在接下来的报道中说:“李登辉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這一举世公认的事实,声称‘中华民国为一独立主权的国家,‘今后必将以更主动、务实的精神,拓展国际活动的空间。这实际上是在推行‘一国两府,制造‘两个中国。”
20天后,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开幕式上讲话时重申:只要双方坐下来,真正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商谈祖国统一,而不是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国两府”,一切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讨论、商量。
这一年的9月27日,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台办发言人唐树备。唐树备表示:“我们注意到台湾当局关于‘一国两地区的提法。这一提法在岛内外已引起争议。我们认为,这一提法和台湾当局过去所提的‘一国两府一样,实质上是使两岸关系变成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它不可能解决两岸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国家统一是无益的。众所周知,中国只有一个,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我们主张和平统一祖国。‘一国两制是实现和平统一的最好办法。”
对大陆的善意回应
国民党2008年重新执政时,两岸情况已经大为不同。“台湾被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约20年,很多人认为台湾建构独立国家的论述已经完成,他们的教科书上也有类似表达。大陆的两岸政策也到了必须要调整的时候。”褚静涛说。
从对大陆的称谓看,甚至连国民党人也习惯于用“中国”称谓大陆。以至于马英九2011年初要求“政府”机关文书中,必须一律称对岸为“中国大陆”或“大陆”,而非“中国”。
在2008年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时,马英九曾提及两岸签署和平协议主张。但囿于岛内政治压力,迄今未能付诸实现。去年底,马英九竞选期间再度谈及和平协议,仍面临民进党巨大反弹。褚静涛和张文生均认为,此次吴伯雄主动释出“一国两区”概念,是马英九为增加两岸政治互信对大陆所做善意回应。
“‘一国两区比‘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更接近大陆立场,它更强调‘两岸同属一中。”张文生说,大陆方面对这种提法比较谨慎,没有正面接受,但也没有表示反对。
针对“一国两区”,民进党代理主席陈菊并未主动回应,只在高雄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这个说法太冒进,对台湾现状没有帮助。因为全世界对“一国”的认知都不是“中华民国”,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她改称“中国”为“中国大陆”。这是一个微妙的变化。
但张文生认为,民进党很难改变“一边一国”的基本立场。马英九此次让吴伯雄提前释放“一国两区”信息,其目的之一或许是试探外界反应,为其5月20日连任时的就职演讲奠定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