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华
(南京外国语学校 江苏 南京 210008)
学习是人们实现自我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是新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校教育要努力实现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世界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就是由单纯重视“教”转变为重视“教”与“学”并重。
在化学教学任务重、课时紧的形势下,应该倡导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学习,才能够学好化学,才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和持续地发展呢?
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作用于一定的学习内容而促进自身身心发展的活动。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运用的作用于学习内容的学习活动的类型和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1]。这些特性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它们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化学学习系统是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其载体、学习者及学习组控者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本身又比较复杂。
化学学习目标包括知道水平、领会水平、掌握水平、综合运用水平、融会贯通水平和创新水平等6类学习[2]。
化学学习内容包括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化学能力和情感、态度、习惯等四大类学习[2]。
学习者和作为学习组控者的教师是系统中最活跃和最复杂的因素,具有多样的活动方式。学习者的特点是由其年龄特征、已有知识经验、认知方式、学习的倾向性等决定的。
从学习目标的多层次性、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以及学习者特点的个别差异性来看,学习方式必然是多样化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自主性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性学习、他控性学习)而言的。自主性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主动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强化”的学习。一般,对于一些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就能够掌握到位的化学知识,倡导学生采用自主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是指教师向学习者传授知识技能、组织和控制教学活动,学习者主要进行感知、领悟、记忆和模仿等接受和复现性活动,从而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3]。一般,对于一些没有多少思考价值、思考深度的问题,对于一些学生在现有经验条件下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还不能解决的化学问题,倡导学生采用接受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相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一般,对于一些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独立思考、亲自动手实验能够解决的化学问题,倡导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是就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 合作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一般,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一定的难度的、学生自己不能独立解决而必须依靠同伴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够解决的化学问题,倡导学生采用合作性学习。
实际存在的学习方式远不止这些,学习方式的分类还可以有其他多种维度。随着所选择的观察角度的变化,得出的划分结果也就不同。
学习方式是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来综合确定的。因此,特定的学习方式总是与特定的学习目标、特定的学习内容和特定的学习者相适应的。每一种学习方式都具有自身特定的功能价值和适用范围,同时也都有其局限性。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能适用于所有的学习目标、全部的学习内容和每一个学习者。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高中化学新课程从化学教学的价值取向来讲,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化学的系统知识,也要发展态度、情感、价值观,还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化学新课程要适应新的教学目标追求,应该倡导学生既要采用接受性学习,也要采用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应该确立学习方式多样性的观念。
高中化学新课程高考的指导思想是“命题应充分体现有利于普通高等学校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新生”,“以测试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主导,……重点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化学实验探究、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等能力。”新课程的高考对化学素养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解化学科学”,“形成信息素养”,“学会实验探究”,“解决化学问题”。近几年的广东、山东、江苏等省的高考试题也确实体现了这样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不得不根据化学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自身的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锻炼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化学素养。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中,对于不同的化学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者,应该倡导不同的学习方式。
对于某些具体化学知识的学习,对于某一节化学课,由于学习任务不是单一的,学习者通常要追求实现多个方面的目标,如认知的、动作技能的、情感的、价值取向的目标等,所以必须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每一种学习方式的特定功能,将多种学习方式灵活地组合起来。
下面以《探究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性质》为例,来谈谈自主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几种学习方式的组合使用。
教学环节与过程学习方式与设计意图一、由新闻引入,再通过提问切入主题。【教师】播放新闻:氯气泄漏事件。由这段新闻,同学们能得到关于氯气的哪些信息?【学生】氯气有毒;氯气是黄绿色的;氯气可溶于水;……【教师】展示1瓶氯气。【教师】氯气溶于水后,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吗?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发生反应,氯水中因溶有氯气而呈淡黄绿色。那么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物是什么呢?二、让学生讨论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再分组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汇报展示。【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作出猜想:氯水中有哪些微粒呢?即氯水中有哪些分子、离子?然后结合给定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学生】先讨论,再进行分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学生】汇报与交流。【教师】同学们有没有看到其他什么现象?【学生1】为什么pH试纸会由红变白呢?【学生2】为什么紫色石蕊试液会由红变黄呢?【学生3】红色纸条为什么会褪色呢?【教师】这几种现象称为漂白现象。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通过新闻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习兴趣。自主性学习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与要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激发其求知欲。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以学生自主讨论猜想为主,老师点拨指导为辅。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实验,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合作性学习对探究过程中的不同见解,在讨论交流中各抒己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接受性学习
三、教师先提出本质问题,引发新一轮更深入的思考;再释疑点拨;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教师】为什么氯水有漂白性呢?是什么微粒使其具有漂白性的呢?为什么?【学生】H+、Cl-、OH-、H2O 不具有漂白性,那么可能是 Cl2或 HClO。【教师】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教师】演示实验:在两瓶干燥的氯气瓶中分别放入干燥、湿润的红色纸条,观察现象。【学生】干燥的红色纸条不褪色,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教师】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是氯水中的次氯酸(HClO)具有漂白性。【教师】HClO为什么具有漂白性呢?让我们看一段动画模拟的氯水在长时间的日光照射下的反应。氯水光照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教师】请同学们写出HClO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你的依据。【学生】2HClO 2HCl+O2↑,依据:①质量守恒。②化合价有升必有降。【教师】在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出氧化性很强的原子态的氧,氧原子结合成氧气分子。因此,HClO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有机色素使其褪色,表现出漂白性;还可以杀灭细菌,起到消毒作用。=光照四、让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教师】先将氯气通入水中,再加入消石灰,请同学们试写出整个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设问:这两个反应在工业生产中有何应用呢?请阅读课本P72~73,并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制取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2.人们为什么不直接用氯气做漂白剂和消毒剂,而用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呢?3.漂白粉为什么可做漂白剂和消毒剂?【教师】学完本节课,你有何收获?【学生】反思,谈收获。注意对学生的讨论及时进行恰如其分的启发,因势利导地调控,要求学生能够处在积极的思考参与中。自主性学习接受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教师答疑点拨,适时强化拓展。知识只有在应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学生也只有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提出新的问题。自主性学习通过反思,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
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有些教师依然在自己的所有的化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 “填鸭式”教学,满堂灌,只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严重轻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激发和调动,淡化了学生身心其它方面素质的发展;有些教师简单认为,接受性学习是陈旧过时的,在教学中不考虑学生学情、不考虑化学学习内容,被动地机械地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造成授课内容肤浅、知识结构体系混乱的局面。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地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学习,是广大化学教师和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应主动改变教学模式、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以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建立。
在化学课堂上,应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让学生多想、多问、多讲、多实验、多讨论,调动一切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学习化学。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解决化学问题,学会感悟和反思,应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132-135
[2] 刘知新.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2:30-31
[3] 刘知新.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