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孙璟璐
随着城市建设的脚步日益加快,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要想在行业中博得头筹,就必须要顺应时代的科技脚步,对企业内部进行资源的优势整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规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仍处在粗放型管理模式阶段,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企业经营和项目施工管理缺乏系统、有效的监控管理,从而导致这些企业在转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相比其他行业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也存在明显差距。
近几年,建筑施工企业开始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模式过渡。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有其特殊性,很多企业的施工项目遍布世界各地,如何解决跨地域项目带来的财务管理问题成为众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转型初期不得不面临的首要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诸多难题,首先是“项目跨年度”。“项目跨年度”是大多数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财务是按年度结算,但是项目却往往要跨财务年度,甚至要延续两到三年,很多大型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最后的完工验收往往跨度时间为三、四年。类似这样的“跨年度”项目在施工的前几年几乎全部是净投入,只有到项目结束后建筑施工企业才会产生最终效益,如此一来,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中根本不能体现出该项目的成本投入与预算控制等重要信息。
此外,令无数建筑施工企业颇为头疼的另一个财务问题就是“项目跨地域”。就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业务遍布全国,很多实力雄厚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甚至分布世界各地。这样一来,在企业中最应该集中的财务管理权力就被四分五裂的分散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各个项目当中,因而,建筑施工企业难以实时监控到各个项目部是否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管理。
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的利润低于其他行业,让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链颇为紧张。一般来说, 其他行业的毛利率大多在15% 以上, 净利率可达8%以上, 但是建筑行业的毛利率一般在10%左右, 净利率也仅为2%左右;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不甚规范,在部分建设项目资金不到位时,施工方垫资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项目投资风险部分转嫁给建筑施工企业。垫付资金和工程款的收回时间和具体金额具有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金回收风险,大大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流,给企业运营带来一定困难。
如今,在各类建筑原材料价格随市场环境上下波动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随处可见。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疏于对成本预算的管控,为了能够得到项目,在竞标过程中不管不顾一味压低报价以求得中标,然而在后期建设过程中为降低成本甚至不惜采用偷工减料。这一现象说明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成本预算的忽视,缺乏健全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控制作用难以发挥,成本管理沦为盲区,最终导致建筑行业盲目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局面,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脚步。
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远不止于此。过于庞杂而不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间接导致了下属单位或项目部反应速度降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财务管理意识的缺乏,导致职能部门权责不清、资金管理不善、相关部门行使职权而不愿意承担责任、职能部门业务重复以及错位问题大量存在。这些实际问题使建筑施工企业内外部财务监管不力,从而造成财务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机制,大大削弱了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系统的财务管理意识,不能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高效财务管理工作。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虽然知道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但企业的整体管理思想落后、过于保守,仅仅利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掌控财务工作,没有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调动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作用。与国外的建筑施工企业相比,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普遍陈旧,缺乏创新性和科学性,财务管理在企业中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面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急需有一种能将各个部门、各种资源进行统筹的体系,ERP系统由此应运而生。
ERP即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合理配置,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能量。早在上世纪70~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就已经使用了ERP信息管理系统。而在我国因为计算机技术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国内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八、九十年代还没有普及开来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也比较滞后,所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步伐也较发达国家晚些。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强,ERP系统的应用也随之普及开来。
建筑施工企业因其项目分布广泛、集中管理等特殊性,有着独特的企业管理特点。通过ERP系统,能够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各个项目部门的管理人员在统一、共享的信息平台上进行办公,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业务的处理。ERP系统给建筑施工企业不仅带来规范化作用,同时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以中铁十五局集团为例,随着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国内业务和国外业务的深入开展,集团管理的幅度和深度不断增加,管理链条不断延长,信息获取能力、效率、质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集团的突破性发展对财务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分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基础上,十五局集团决定利用ERP管理系统,提高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ERP系统上线前,中铁十五局集团,在建项目分布广泛,遍及全国甚至海外,集团会计实体多、财务人员多,项目范围涉及集团公司总部及其各地的分子公司和项目部。通过ERP的实施,十五局集团逐步形成了体系完整的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规范与流程,梳理了一整套基础数据,为进一步规范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集中式集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十五局集团在财务集中控制、信息精准获取、财务平台搭建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通过实施ERP系统,十五局集团实现了会计政策、核算方法、核算流程的统一,集团财务管控力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ERP帮助诸多如中铁十五局这样的建筑施工企业利用信息化增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建筑施工企业通过ERP系统的实施,逐步实现企业管理制度与核算办法的统一和集中。财务制度由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部统一制定,并通过信息系统贯彻执行,不但支持了所有项目的顺利运转,也使建筑施工企业各级组织机构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流程拥有统一标准,提升企业与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利用ERP系统,企业可以统一制定科目、科目核算说明、数据实例,并通过系统固化、监督、执行,从而强化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规范了企业各子公司以及相关各项目部的运营,提升了财务管控能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施工企业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资源数据根本不能高效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需要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都纳入完整关联的供应链,才能实现信息数据的高效共享,使企业充分利用资源。ERP系统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关注并即时维护项目预算与成本的相关数据,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准确地对企业及各个下属单位及施工项目的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存储,同时提供各种统计数据、分析报表、台帐等资料。使相关资源数据实现网络信息化高度共享,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无缝传递,协调与平衡有限资源,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ERP系统将建筑施工企业的粗放型财务管理转变为精细型管理,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财务支出,同时加强了企业管控能力,并将企业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建筑施工企业利用ERP系统,将项目核算进行细化、项目管理进行深化,有效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针对各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不同特点,ERP系统可以建立管理费用、机械使用费、工程结算、工程施工、业务成本等多个不同科目进行施工项目辅助核算,通过精确核算,施工企业可以快速、准确计算出各个施工项目的盈利情况等信息。
此外,ERP系统的实施,将财务人员从凭证、报表、账簿等繁复庞杂的琐碎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利用ERP系统实现企业相关业务部门的信息实时共享,企业通过系统可以汇总、查看相关单位或某个项目的财务数据,并通过授权查询到具体的财务信息。不仅加强了对分公司、各项目部的有效监控,同时也及时准确的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有利于企业对资金业务的管理和分析工作。
一直以来,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电子数据仅仅停步于传统的保存归档,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制度管理、约束相关数据,这成为企业财务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盲点;同时,随着财务人员在各个项目中的频繁流动,很多重要的财务数据往往就这样流失,对企业进行财务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如今,利用ERP系统,建筑施工企业不仅实现财务数据的一次输入,多层次多部门共享,更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所录入的财务数据全部集中保留下来,消除信息孤岛,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分析财务工作提供数据。
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整体信息化的需求将愈来愈强烈,ERP作为企业全面资源计划管理的杰出代表,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工具,更是建筑施工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武器。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选择适应企业发展的ERP系统,充分应用好ERP系统,才能使ERP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数字神经系统”。可以预见的是,ERP系统将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与前沿的科学技术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提升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