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敏
(黎明职业大学经济贸易系,福建泉州362000)
基于引力模型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余 敏
(黎明职业大学经济贸易系,福建泉州362000)
自1995年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兴起、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汇率变动和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这些都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该文基于引力模型,实证了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我国应尽快完善现有的绿色标准,引导纺织服装企业绿色生产,绿色出口;激励纺织服装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实现自我内部升级;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开拓内需市场,实现内外统一发展。
引力模型;绿色贸易壁垒;实证分析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中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完善的加工配套水平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1995年,我国跃居世界纺织服装出口第一国,成为了世界纺织服装产品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一直是以价格优势为主的粗放型出口,缺乏自主优秀品牌。
(一)出口总额分析
1995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总额为111.26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总出口份额的7.83%;服装品出口为247.52亿美元,占世界服装总出口份额15.32%。2010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总额达到500.51亿美元,增长了102.22%,占世界份额增加到33.48%;服装品出口为1 494.83亿美元,增长了484.35%,占世界份额增加到72.28%。
具体来看(见图1),1995年以来,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一直属于低速稳步增长,而服装产品则自2001年起出口额飞速增长。2001年,我国加入WTO,面对更为公平的全球经济环境,全球纺织品服装关税税率以及配额的不断降低;2005年,按照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规定,纺织服装品应于2005年5月1日取消配额制度,实现自由化贸易,我国的服装产品出口在这两年都出现了跨越性的增长。2008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疲软的影响,2009年出现了1995年至2010年惟一的一年出口总额负增长。
图1 1995-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总额图
(二)出口地区分析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但是这种趋同性逐年有所缓解。199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集中美国、日本、香港、韩国、法国、英国、德国、阿联酋等国家(地区),具体如表1所示:1995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到这八个国家(地区)的份额占全球出口总份额的72.09%,服装出口占全球份额的78.87%。2010年这八个国家(地区)依然是进口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的最大国家(地区),但是出口到这八个国家(地区)的纺织品份额占全球出口总份额的29.71%,服装出口占全球份额的55.76%。
2005年起,全球纺织品服装的贸易在关税税率和配额制度上实现自由贸易,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益匪浅。但2005年以来,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纺织品服装进口的绿色贸易壁垒不断扩大,例如,2006年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共涉及21种商品、34个类别,而针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特保条款”适用期自中国入世时起至2013年底止。这些使得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出口欧美过程中处处受限,尤其以纺织品更为严重。由表1也可知,我国纺织品出口到这八个国家(地区)的份额逐年下降,从1995年的72.09%下降到2010年的29.71%。
表1 1995-201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到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份额表
此外,2008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市场需求锐减、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加强、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等等使得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此,笔者希望通过实证来量化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产生影响的这些复杂因素。
(一)理论综述
引力模型起源于牛顿的重力法则,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是最早在国际贸易研究中使用该模型来量化测算国际贸易流量。近几十年来引力模型已成为国际贸易实证研究的流行工具。最初引力模型中的变量只有国家之间的距离、出口量和国民收入三个变量(Tinbergen,1962),在后续的研究中学者为了更好地测算贸易流量,增加了诸如人口(Linnemann,1996)、人均收入(Leamer,1974)、汇率(Bergstand,1985)、虚拟变量(货币联盟关系)(Rose,Andrew·k,2000)等其他的变量。国内学者也对引力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构造、验证、拓展与运用技术路径的全面描述,对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构造方法加以经济学解析和运用,指出中国贸易引力模型的构造应当增设一个为外向型贸易转移推动的变量[1];在引力模型中增加虚拟变量“东盟贸易协议”和“APEC协议”,测算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会使双方产生更大的贸易量[2];通过增加虚拟变量“贸易集团”和“殖民关系”来测算中国的贸易流量和出口潜力[3]。
大部分国内学者对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流量的测算是采用传统指标或者定性分析法,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和显示性比较优势三项指标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4];通过研究对我国历次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进行效应分析[5];也有通过引力模型讨论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德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影响[6]。通过引力模型来论证多种因素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影响的研究则很少。
(二)变量的选择
文章的数据来源分别是:1995-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品对上文所述的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来自联合国数据商品数据网(http://comtrade.un.org/db/dqBasicQuery.aspx);各国(地区)1995-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世界银行网站的统计数据(http://data.worldbank.org/country);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中间价,来自中国银行网(http://www.bankofchina.com/sourcedb/lswhpj/);1995-2010的绿色贸易壁垒为虚拟变量,根据2005年《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的颁发,2005年以前美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取值为0,2005年后取值为1;1998年欧盟年以法律形式强制实行的Eco-Textile(欧盟生态纺织品标签),法国、德国、英国自1998年后取值为1,此前取值为0,香港、韩国、日本、阿联酋取值均为0;1995-2010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根据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份额加权平均计算出口退税率的值,来自中国税务局网(http://www.chinatax.gov.cn)。本文的模型依据前人的研究,根据纺织服装行业的特点,利用EVIEWS6.0工具建立过程如下:
假设1: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即参数中除了截距以外,在不同的模型样本的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上都是相同的。
假设2:混合回归模型,即所有的参数包括截距在不同的模型样本的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上都是相同的。
1.进行F检验,得出混合回归模型的残差为85.3980,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为7.2179,经过计算得出F值为9.139,相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0,推翻原假设,所以本文的模型采用混合回归模型。
2.进行Hausman检验,得出检验值为37.4389,相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0,排除个体随机模型,所以本文的模型为混合回归模型。
其中:EXit表示我国t时期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额,α0表示的是方程的截距,α1-α5为给变量的系数,uit表示是方程的残差项。
GDPit表示我国t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我国GDP越高表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越高、纺织品服装产业的综合实力越强,越能促进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预期符号为正号。
GDPjt表示进口国t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越高,国民收入则必然不断增加,对进口需求也会不断提高,则间接促进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预期符号为正号。
Rit表示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汇率越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成本越低,价格优势越高越能促进出口,反之亦然,预期符号为正号。
DUMit表示绿色贸易壁垒,又被称为“环境贸易壁垒”,指进口国以保护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一系列措施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贸易保护措施,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存在贸易壁垒必然一方面会减少进口贸易额,另一方面可能会促进出口国家内部出口产品产业升级,符号不确定。
Tit表示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高额的出口退税率在事实上不仅造成了巨额的财政负担,也进一步助长出口企业沉迷于出口价格优势。调整出口退税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通过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引导出口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减少对出口价格优势的依赖。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刺激企业出口的积极性,预期符号为正。其回归结果如下:
(三)回归分析
1.模型回归成功,所有变量均通过了T值的检验。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达到了90%以上的拟合性。F值通过检验,说明因变量对自变量的作用是显著的。在K=5,N=120,临界值为5%时,dL=1.6357,du=1.7721,W接近2,说明方程不存在自相关。
2.我国GDPit的符号为正号,进口国GDPjt的符号也为正号,我国GDP每上升1%可以带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1.53%,进口国GDP每上升1%可以带动我国纺织品出口的0.29%。说明我国GDP的提高,带动了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升级,纺织服装出口实力有所提高;进口国GDP的提高,也带动了进口国消费能力的提高,加速了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消费。进口国GDP的增长是所有因素中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作用最小的因素,这说明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积极开发世界市场,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3.我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Rit的符号为负号,也是五个变量中,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作用最大的变量,每上升1%会减少4.11%的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汇率变化直接改变出口价格,对依然依靠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我国纺织品服装影响巨大。2009年,我国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断上升,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一些中小纺织品服装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出口萎缩。2009年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内部调整整合自我发展的一个时期,价格优势不能成为企业出口的永远优势,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上以质量为主的出口模式。
4.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实际的阻碍。绿色贸易壁垒变量DUMit每上升1%,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将下降1.18%。绿色纺织品服装已成为了未来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需求的主导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时频频受阻的主要问题,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多为低端产品,纺织品服装中化学残留物质标准与国际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绿色纺织品服装的研发方面还做得不够,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这些都成为未来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5.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Tit符号为正,每上升1%就会促进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提高0.43%。说明出口退税税率依然会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但促进作用已经不是所有因素中最突出的。我国自1994年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一直处于不断调整过程中,成为了纺织服装企业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波动的稳定剂,我国纺织企业在十几年的发展中渐渐适应了退税税率的波动。
从本文的分析可知,虽然长期困扰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关税、配额等贸易障碍已经不断减少,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从总额上看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定位,但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因素依然很多,绿色壁垒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有所减弱,人民币升值问题以及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未来如何保持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优势值得深思。
(一)我国应尽快完善现有的绿色标准,引导纺织服装企业绿色生产、绿色出口。目前,我国的生态纺织品尚处于起始阶段,1995年中国环境标志诞生;2000年推出了第一个与国际接轨的HJBZ30-2000《生态纺织品》标准;2002年发布GB/T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这些措施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发达国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也指导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但是这些标志和标准并不是强制法律要求,只是引导标准。我国应从政策上建立一系列的绿色激励制度,从税收、融资和技术支持方面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内部实现产业绿色升级,从研发、生产、包装、销售都实现绿色模式,鼓励企业积极申请生态标准和产品认证等等,优化出口产品,通过绿色产品逐步消除绿色贸易壁垒。
(二)激励纺织服装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实现自我内部升级。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多层次化、高科技化、高标准化和品牌模式化的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显著,但是我国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由于自身能力以及传统意识作用依旧沉迷于低利润的简单加工贸易中。目前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依然是以贴牌加工销售为主,缺少国际著名品牌,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依然是通过低成本、低价格、粗放型出口占领世界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差,也是国际上频频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反倾销、特保、设限事件的根源。我国政府应该在相关政策上积极支持纺织服装行业,同时,纺织服装协会也应该积极引导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实现自我内部升级,提高设计能力,积极打造中国纺织服装品牌,逐步实现国际纺织服装品牌化出口集约型道路。
(三)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开拓内需市场,实现内外统一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出口依赖性和不稳定性增强,带来这些国家与我国频繁的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应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多元化的市场不仅满足了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多层次出口的需要,也促进贸易持续、稳定、协调发展。2009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纺织品服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正是蓬勃的国内市场带动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发展新的机遇。我国本身就是世界上纺织品服装最大的消费国,随着我国GDP的不断增加,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逐年稳健增长。2011年1月至5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9 420.55亿元,同比增长29.85%,其中内销产值16 066.82亿元,同比增长31.94%,且内销产值占销售总产值的比重达82.73%,可见,内需市场对我国纺织行业运行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
[1]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J].世界经济,2001,(2):14-25.
[2]姜书竹,张旭昆.东盟贸易效应的引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5):53-57.
[3]盛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4,(2):3-12.
[4]朱彤,孙永强.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出口结构与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10,(2):25-31.
[5]杨金玲.退税政策调整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效应分析[J].现代财经,2009,(6):12-17.
[6]田毕飞.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德纺织品服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8):83-89.
(责任编辑:吴凌霄)
The Empirical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Textiles and Garments Exports Based on Gravity Model
YU Mi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Fujian,China)
Since 1995,China has been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s and exporters of both textiles and garments.In recent years,the export of China’s textile and garment is considerably affected by the gradual rise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the weak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textile market demand,the change in exchange rates and the adjustment of export rebate tax.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export of China’s textiles and garm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empirical gravity model.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a should perfect the present green standards as soon as possible so as to lead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on the road of green production and green exports.We should motivate garment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ir quality consciousness,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brand consciousness,realizing their interior upgrade.Besides,we also should realize diversified export markets,developing domestic market,making real the goal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gravity model;green trade barriers;empirical study
book=2012,ebook=121
F752.62
A
1671-0304(2012)03-0078-05
2012-03-19
余敏(1979-),女,江西景德镇人,黎明职业大学经济贸易系讲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价值绩效、国际贸易竞争力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