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2-09-03 03:05孙华文穆秀丽李淑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21期
关键词:三联疗法雷贝拉唑消化性溃疡

孙华文 穆秀丽 李淑芳

[摘要]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51例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治疗(设为观察组),并与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治疗的5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周期后比较两组腹痛、反酸评分和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同时反酸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治疗后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与奥美拉唑相比,使用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能更好地提高溃疡的治愈率,是一种效率较高的质子泵抑制剂。

[关键词]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 R975+.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c)-0084-0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1]。本研究主要探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各51例,观察组:男36例,女15例,年龄19~53岁,平均(34.5±6.9)岁,病程3~25年,平均(6.5±1.9)年,其中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复合溃疡5例,溃疡大小0.5~4.5 cm,平均(1.6±0.3) cm;对照组:男35例,女16例,年龄18~54岁,平均(35.1±6.8)岁,病程2~26年,平均(6.8±2.0)年,其中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复合溃疡5例,溃疡大小0.5~4.5 cm,平均(1.7±0.3) 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溃疡分布以及溃疡大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使用雷贝拉唑(日本卫材制药有限公司)10 mg,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海南先锋制药有限公司)20 mg,两组均联合克拉霉素500 mg、呋喃唑酮100 mg,口服Bid,并以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在治疗满1个周期后比较两组腹痛和反酸评分,并统计两组的临床效果。

1.3 评价指标

治愈:胃镜下观察溃疡灶由活动期转为瘢痕期或者溃疡灶消失;好转:胃镜下观察溃疡面积缩小程度等于或超过50%;无效:症状无变化,胃镜下观察溃疡面积不变或缩小小于50%[2]。并对两组治疗后腹痛和反酸情况进行评分,其中评分标准为,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腹痛和反酸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同时反酸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 < 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率为76.5%,对照组仅为37.3%,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14.426,P = 0.000),同时观察组治疗后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 7.096,P = 0.008)。见表2。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质子泵抑制药加两种抗生素是临床推荐的治疗方案之一[3]。本研究使用的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均使用三联疗法,其中主要联合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进行治疗,并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两组治疗后患者腹痛和反酸评分变化情况,并通过胃镜复查,以评价临床疗效。

奥美拉唑是一种全新抗消化性溃疡药物,能特异性的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H+-K

猜你喜欢
三联疗法雷贝拉唑消化性溃疡
咽异感症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研究
活血愈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气滞血瘀型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不同疗程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