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环探究模式在高三专题复习中的运用——以“统计图表的判读”为例

2012-09-01 02:16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519080孔祥卓
地理教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统计图表图表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519080) 孔祥卓

历年来,多元化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广东地理高考更彰显特色,不仅图像新颖丰富,更重视地理探究。命题趋向是“记”考的少,“想”考的多;“结论”考的少,“过程”考的多。更加注意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抛弃死记硬背,对一些地理事物重在理解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过程。在紧张的备考复习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地理技能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使地理学习能力提升?学习环模式探究复习可以说是高效的。

一、学习环探究模式复习的理论依据

在传统的地理复习课中,教师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没有兴趣。其结果是,他们只是应付课堂差事,获得表面的皮毛而已,不能灵活应用和转换知识,缺乏足够的解决问题的技巧,无法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也没有兴趣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究学习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在不同的探究阶段和探究环境和基础不同,虽然注入的精力相同,但学习效果的差异是很大的。图1表明,探究式学习学习效果在后期显著,而图2充分展示出: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知识上的探究学习,学习效果是更高效的。学生在高一高二已经储备了基础知识,而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放在一个与他们的先前知识经验相关联的问题情境之中,以积极、主动、轻松的方式,向他们提供表达、面对和分析自己先入为主的和错误的观念的机会,促使他们独立思维,综合运用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引导学生利用他们以前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去建立思维框架。那么学习过程会变得更有意义、有关联。

图1

图2

二、学习环探究模式的基本环节

1.规律探究——能力训练

教师根据复习目标及学生知识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这一问题情境精心组织材料,然后以最简洁的语言将它们介绍给学生。此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材料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疑惑,建立联系,推理和总结可能的规律。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疑难问题通过暗示引导他们思考。

2.规律介绍——思维提升

以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说明所发现的地理现象及规律间的内在联系。此时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已有的结论和教材的相关知识整合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而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呈现,比如借助板图、课件等与全班同学分享。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核心规律时,要将非汇报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探讨的过程和经验中去,在学生自主不断修正完善过程中,获得对核心规律的深层次理解。

3.规律应用——学习核心

学生将前两个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其他情境之中,是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和迁移的过程,也是高考能力体现的过程,即利用核心规律和技能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三、学习环探究模式的运用——以“统计图表的判读”为例

设计思想:学案导学,学生分组自主学习环模式探究,给学生更多的不同梯度的思考空间,通过总结概括和灵活应用达到能力训练的目标。

1.第一阶段:形成问题,展开探究

(1)教师提供学习材料和平台

提供学案,其中有学习目标、典型例题和应用练习等。教师还要为学生设置一个平台,划分5个学习小组,A曲线图组、B柱状图组、C等边三角形结构图组、D扇形(饼状)图组、E特殊图形组,小组划分不仅要根据知识需要,也要照顾到学生不同层次的组合,才能获得小组效益。

(2)问题情境创设

情境一 显示图示并质疑:什么是统计图表?有什么特征?

1949年~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情况图

情境二 质疑:通过平时练习和课前预习,你所了解的统计图表有哪些主要类型?

情境三 表格展示:统计图表是高考试题考查能力目标的有效载体。

总图表数 统计图表数2009广东高考 27 13 2010广东高考 8 5 2011广东高考 8 4

提出问题:统计图表的判读技巧有哪些?布置探究任务,总结不同的统计图表判读的关键和技巧。

(3)提出要求,引导探究

情境问题一和问题二,仅以各小组利用2分钟讨论交流后即生成结果,分组抢答,教师利用PPT,让学充分理解不同类型统计图表所达达出的内在关系,以备下面的探究和应用做准备。(理解含义:借助数学工具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等图表。)

情境三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各个探究小组已经选定了一个探究任务。在课前完成典型例题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解决建议,分组探讨相应主题,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对话和争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结果写到学案上以备交流。(讨论时间5分钟)

在这一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训练课中学过的探究技能,完成自然探究任务中相应的部分。这时,教师的角色从一个相对权威的讲授者,转换成一个帮助者。学生在各个探究小组完成探究任务,巩固探究技能,只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向教师求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和活动来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运用以前的知识,发展兴趣,产生并保持对手中材料的好奇心。利用学习环模式,教师可以创造一系列令学生有切身体验的活动,并给学生提供掌握批判思维的机会。

2.第二阶段:判读技巧介绍,分组共享学习成果

第一步,各组汇报解题思路及判读的方法和技巧。用最简洁的语言和最少的时间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各组展开评议,观点完全相同者不得重复发言。

第二步,同异组补充完善阶段。

第三步,规律技巧提升,师生共同补充,显示在大屏幕上,并精要板书。

①首先看清图表名称:图表名称能够说明该图表主题内容,有些题目甚至在图表中没有图例、表头,此时只能通过图表名称来获取信息。

②其次看清图例、标记、表头,结合图名和图例、标记、表头等审清统计图表表达的确切含义。

③判读同一地理事物(现象)的数量特征、分析成因。如:数值的大小、极值、特征值、随时空变化规律等,并解释其成因。

④判读不同地理事物(现象)间的数量关系:结合地理基础知识找出图表中不同地理事物(现象)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因果关系等。

形成结论、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各组学生,以一定的格式展示本组的探究结论,进行相互评价,组织结论的格式包括演示文稿、图示、提纲、操作等。展示交流的形式包括小组代表在全班呈现、讲解、演示,小组之间相互交换产品、黑板展示、网络共享等。课堂上交流活动,务求提高效率,选择相对适合的形式。

3.第三阶段:变式训练,规律应用

利用学案中的高考题完成,并以小组竞赛形式完成,此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加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解决思维,形成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具体习题略)

四、学习环模式探究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探究,使学生更准确、全面地理解有关科学概念、原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积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获得灵活的知识基础、高层次思维(尤其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从而对知识的掌握度强,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中的探究学习属于一种定向探究,主题明确,高三后期的专题复习,这种复习模式尤其适用。这种探究学习往往需要学生整合所学的学科内的知识、学科之间的知识,恰好让学生自主建构综合知识网络,深入理解了前后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并前后融会贯通,达到高考对文科综合考试的能力要求。当然,这种探究也要立足于课堂,教师也要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的先前知识经验水平来决定题材,选择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在学习期间,教师要提供指导,而且要作为一名助手,鼓励学生提出假想,鼓励他们表现自我,充分发表意见和讲出各种有分歧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认识并拓展批判思维的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品质,才能轻松获得和地理信息,才能灵活调动地理知识,战胜学习和高考。

猜你喜欢
统计图表图表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艺术跨学科之美——基于第五届中国中小学生统计图表设计活动的思考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2019年1-5月全国商用车市场销售统计图表
2019年1-4月全国商用车市场销售统计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