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英,李新功
(1.周口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2.太康第一高级中学体育组,河南 太康 466005)
河南省中学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研究
潘丽英1,李新功
(1.周口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2.太康第一高级中学体育组,河南 太康 466005)
本文对河南省部分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其体育兴趣、动机、态度、价值观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为了促进中学生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课教学应公正地对待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运动,积极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中学生;弱势群体;体育行为
弱势群体就是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处于劣势的脆弱的一群.也就是说,弱势群体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群体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毋庸置疑,社会各个群体中都存在弱势群体.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研究,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对体育动机、兴趣、了解他们课外体育锻炼、发现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当前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旨在为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整体水平、为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搭建一个分享体育的平台,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体育弱势群体指:以学生平时上课、课外体育活动每个班级后6%的学生,以及因病或残疾申请免修体育的学生.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社会学,心理学,体育社会学,训练学的相关文献资料.
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一份调查是体育教师或学校领导,另一份是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教师问卷共发放12份,回收12份,问卷全部有效,有效回收率100%;学生问卷发放280份,回收77份,有效问卷254份,男生122份,女生132份,有效回收率84.7%.
2.3 数理统计法
问卷采用s p s 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1 概念的界定
3.1.1 弱势群体:是指身有疾患、伤残的一类特殊群体;是指一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自身运动能力低下、肥胖、体弱、心理素质差等原因而易形成学习障碍的群体.
3.1.2 体育行为指中学生若是群体为了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的身体活动,它主要是一种个
体行为.
3.2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
3.2.1 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中学生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有:羽毛球、散步、跑步、篮球、游泳、乒乓球.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羽毛球是第一位,散步居第二位.(除篮球外)有对抗性较小、没有身体接触、危险性小、同场参与人员少等特点.
3.2.3 体育弱势群体参加身体锻炼的时间段、场所及活动方式选择
3.2.3.1 参加锻炼的时间段选择
表1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锻炼时间段统计表 n=254
调查显示: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男孩,和女孩都集中在晚上的时间比较多.这主要是晚上对学生来说相对放松.再加上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因素.
3.2.3.2 参加锻炼的场所选择
表2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锻炼地点选择统计表 n=254
调查结果显示:在家中作为经常锻炼的有26.67%.在家中比较方便,安全性比较好!中学生弱势群体没有任何压力!没有同伴比较,活动的次数、强度自己控制!选择校外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可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同时校外环境也不错!
3.2.3.3 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选择
调查表明(图2),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的方式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个人锻炼”、“和要好的同学、朋友一起”、“校、班组织活动”、“和家人一起”,由此可知: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锻炼带有很强的个人行为.学校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的组织和指导.
3.3 影响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因素分析
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内因,内应主要包括:体育兴趣,体育态度,体育动机和生理因素.二是外因主要指体育课的教学和学习、升学压力.
3.3.1 内在因素对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影响
3.3.1.1 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如表3).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地进行体育行为活动.
表3 体育兴趣和体育锻炼相关计算表 n=254
3.3.1.2 体育态度
表4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相关分析表n=254
表4表明,体育锻炼次数与体育态度存在高度的正相关.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育态度与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学习、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要加强体育兴趣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以促进体育行为的健康发展.
3.3.1.3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锻炼动机
表5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锻炼动机统计表 n=254
在锻炼动机的选择上(表5),“提高运动能力”、“强身健体”分别排在前二位.同时,我们也发现,有21.31%的男生和46.21%的女生选择“完成体育课任务”,占总人数的34.25%,排在第三位;有18.85%的男生和21.97%的女生选择“为了体育课分数”,占总人数的20.47%,排在第六位.这就不难说明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锻炼不是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色彩.
3.3.1.4 生理因素
表6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成绩差的原因统计表 n=254
运动水平提高和运动技能掌握是建立在身体素质好的基础上,中学生弱势群体的身体素质影响着他们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从表6中可以看出: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生理上的这些“弱势”势必会造成对其直接体育行为的影响.
3.3.2 外因对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影响
3.3.2.1 实施体育课教学情况
体育课教学不仅仅是学习体育知识,增强体质的课堂更是体育弱势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
如果体育课教学实施的效果不够好使弱势学生对体育行为起“消极、阻碍”的作用.
表7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不喜欢体育可的原因调查 n=254
3.3.2.3 中学生弱势群体学习、升学压力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学习、升学压力太大”的背后是时间的有限,体育弱势学生文化课的成绩有37.4%在良好以上.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和体育锻炼,两者只能选其一,这便是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把它列为影响其体育行为因素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沉重的、谈论了多年的教育话题,几十年来,片面追求考升学率造就了很多的名校和示范性学校,同时也导致了择校热,使本来学习负担非常重的中学生又增加了新的压力.
表8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其他学科成绩调查表 n=254
4.1 结论
4.1.1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的项目中男女有别.男生参加的项目主要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跑步、散步、足球、游泳,女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较少,依次为散步、羽毛球、跑步、游泳.
4.1.2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加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培养意志品质,强身健体,满足兴趣爱好,增强和同学、朋友的交流,丰富文化生活.
4.1.3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教育、业余时间不足、学习升学压力大影响其体育行为的主要外在因素;体育课枯燥、没有兴趣、身体素质差是影响其体育行为的主要内在因素.
4.2 建议
4.2.1 营造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比赛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观.
4.2.2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课余体育活动学校应重视和关心,使课外体育活动真正成为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条件许可时要建立课外体育活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3 应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来公正地对待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教学.应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评价他们的体育行为,以确保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有一定的时间投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去.让他们能够在体育话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多进行赏识教育.
〔1〕丁洪霞.发展弱势群体体育构建和谐社会[J].衡水学院学报,2009(1).
〔2〕李协吉.高校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
〔3〕徐家林.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态度、兴趣与体育锻炼行为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4):53-84.
〔4〕李秀华,刘成.近年来我国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科研进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105-108.
〔5〕唐东辉.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937-940.
〔6〕俞俭.增强体质别让体育课走形式[J].中国教育报,2005(06).
G 633.96
A
1673-260X(2012)05-0157-03
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1B929);河南省体育局课题(201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