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玉
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耗费不是短时间可以弥补的,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不满足于现状,这就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稳定、健康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隐患和危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信息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出现失真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会降低他们的投资信心,打击投资需求,影响资本市场正常发展,破坏市场经济内在的规范和有序运行,阻碍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最优配置。
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是多样化的,但总体来说不外乎是借此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为个人变相捞取好处,其结果是把国家、集体的企业当成自己的小作坊,占为己有。
企业经营决策离不开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如会计资料为企业分析资金运用、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支出等情况提供信息。如果资料不能如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会计对象,企业管理者势必难以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导致企业效益低下,而且冲击金融,波及市场,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会计信息失真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措施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客观因素,也存在微观上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严密,个别领导不懂《会计法》等诸多因素。
虽然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相继颁布实施,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以及建立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日益迫切,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在会计立法上仍需加快步伐。
一些企业的领导对于施行的新《会计法》不太了解,为追求自己所属的小团体(如班组)的利益,不关心全局和整体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虚报浮夸、弄虚作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规定,逃避国家有关法规和纪律的监督。
由于会计人员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热情,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导致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
改革经济体制,尽快健全完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一种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全面、真实、及时的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彻底治理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首先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税收制度和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要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使企业从政府附属物的地位中彻底分离和解放出来,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真正主体,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
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法》等相关法规,发展和完善会计规范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执法上,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除给予行政处分外,还要对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国家有关部门要对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制度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和界限。完善企业监督约束机制,规范企业行为,从而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就是要对会计人员敬岗爱业、客观公正、遵纪守法,“勤业意识、乐业意识、精业意识”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体系,并且要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会计职业道德的实施主要依靠会计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道德感,而非受制于外力,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不存在全体性、普遍性,所以不宜由政府直接出面,而应该由会计师协会、中介机构来制定、颁布与监督实施,提升会计行为;恪守会计诚信,维护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