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云
1999年,教育部的一份文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按下了高校扩招的按钮。经过13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数量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资本运作规模增大,经济活动显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如何进一步提高其资产的科学规范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质量,成为目前高职院校的重要问题。
大部分高职院校是普通中专学校或成人职业院校、职业中学合并组建而成。虽然组建时进行了资产评估,但因社会大环境,决定了资产评估许多是走过场,形成账实不合。组建之后,由于多校文化的磨合,多元化管理理念的运行成为必然,形成很多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手段简单粗放,内控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审核工作流于形式,导致家底到底怎样,依然是个问号。
高职院校组建后,由于规模扩大,基本建设项目就成了一项重点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局部利益的制约束缚,未建立重大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形成很多院校不能立足于长远发展,校园环境、教育设备等建设规划浮浅、随意的局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较为普遍。
同时有些高职院校只强调财政性资金的控制,忽视对预算外资金的控制,造成预算外资金使用混乱。
再次,往来款项清理工作不及时、严格,造成许多高职院校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数额巨大,账龄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有的成为呆账,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资金周转使用。
首先,投资方与受投资方关系不协调。政府投资高职院校的资金,时不时发生“唐僧肉“现象,人人都想分一点,导致名义所有与实际所有两张皮现象。民间投入,仅允许非营利,甚至出现过河拆桥,侵犯民间产权,被怀疑是一场“鸿门宴”。
其次,高职院校内部各部门,使用的资产出现肥瘦不均,影响部门间工作的协调性。
再次,员工名义有许多资产使用权,实际只能望梅止渴,最终只是个画饼。
首先,投资与收益不一致。近年很多高职院校校园建设资金的投入,大部分是通过校区置换,贷款融资方式获得,造成了院校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又由于校园设施的公益性特点,决定相关投资与收益的不协调。
其次,分配与积累不并重。由于高职院校超规模的大兴土木,导致的高负债,必然对日常运行经费的侵占。教学、科研经费不足,致使教育教学质量广受公众病垢。
再次,职工利益兼顾较差。高职院校是个学习型组织,职工本应在获取工资之外,还应取得适当的绩效和集体福利等报酬,从而激励其工作的积极性。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与当地中学教职工待遇相差较大,师资力量建设可想而知,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不知从何而来。
首先《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职院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高职院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虽然国家已经明确了高职院校作为一个法人主体,但其实际运转中法人主体地位发挥不充分,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摆脱“审批”。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要审批,学校向各级政府要审批,各种审批使得学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处处受限。
其次,高职院校遵循的财务管理规范大都是传统的行业会计制度,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要求,不利于信息的快捷化反馈,不利于高职院校财务监督。
首先,高职院校非营利性组织的特性决定了不需计算利润,学校财务部门无形变成了单纯的记账宝,无长期打算,无通盘筹划,经营理财无从谈起。
其次,单位领导的行政干预,盲目听从领导的安排,致使财务工作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管理混乱。同时对财务人员的随意更换,导致财务人员的职权无法保障,造成现有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不稳定,财务管理秩序混乱。
首先,政府简政放权,设置清晰的职责权限划分,明确政府和学校责、权、利,真正确定高职院校的法人地位,实行高校章程制度,这样才能从主体地位的角度来规避财务风险形成的可能性,保障高职院校资金运作和资金循环的正常。
其次,改革高职院校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真正落实地方政府的审计职责,建立地方政府审计预警防范机制,严格控制接近审计警戒状态的高职院校财务运营。结合当地政府领导及高职院校领导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明确经济审计责任,形成科学合理,管理规范,风险可控的审计监督体制。
首先,建立全员参与与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制度。通过实行财务事项的校务公开、重大事项的公示和听证、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按金额、性质等建立不同级别的决策机构和相关制度,杜绝由个人或少数人匆忙拍板,依靠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减少决策失误。
其次,完善预算编制,实现预算的科学管理。明确学校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学校“二级预算管理体制”,推行“零基预算”法。财务部门要组织相关部门对年度预算的可行性充分论证,使预算真实反映科研、教学和建设各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克服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强化全面预算,经常性预算必须以收定支,确保平衡,建设性预算按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偿债性预算要留足留够。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如需调整,应严格按预算管理办法,有关程序进行。建立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
再次,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高职院校财务内控制度。学校要建立全盘的财务管理计划,包括资产、资金、收支、预决算、合同、财务监督管理。财务部门要细化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
第四做好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在做好记账、算账、审核、报账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更要做好日常核算资料、统计资料研究和财务分析。开展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办学成本、经济效益、发展能力测算,及其综合分析,以及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进行经济预测。
第五加强资产管理,科学配置资源。建立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加速资金周转,定期、不定期清查、盘点,确保营运资金安全,完整,提高其使用效率。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合理组织和调配资源,实行资源共享,避免闲置和浪费。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把闲置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化,发挥其经济效应,确保其安全与完整,实现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