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妮·普鲁克斯是当代美国文坛一位令人瞩目的女作家,文学界对普鲁克斯给予了几首普遍的认可,使她获得了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断背山》主要讲述了两个男同性恋之间的悲欢离合,人类社会对于同性恋现象的认识理解,经历过漫长而血腥的历程。既然我们能够给予处于弱势地位的残疾人以关爱,为什么不能给同样处于少数、弱势群体地位的同性恋一点起码的理解和同情。
关键词:断背山;社会压力;影响
作者简介:许雪峰,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167-02
绪论
金球奖获奖影片《断臂山》根据美国作家安妮-普劳克丝的短篇小说改编,背景是美国怀俄明州。讲述了两个美国牛仔相爱,却迫于社会压力结婚生子,但他们之间的爱情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此作品表达了大众意识形态及社会压力带给同性恋性少数人群的影响。Annie Proulx的作品都是以西部乡村为背景。包括‘断背山在内的一系列故事,都有对社会问题的观察,描述那里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第一章序论
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是一部2005年的美国剧情片,描述1963年至1981年的美国西部,两个男人之间情爱与性爱的复杂关系。在威尼斯影展夺得金狮奖,并获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协会、影评人票选奖与独立精神奖等团体及影展,授予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断背山》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多项提名(八项),最终抱回了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与最佳电影配乐三项大奖。
很多同性恋题材影片都把这些性少数人群放到弱势的角度去演绎,‘断背山却全然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两个硬朗牛仔的恋情,把人间冷暖,社会闭塞,家庭责任,亲人关怀,都演绎出来。
‘断臂山里的两位主人公痛苦是因为外界对同性恋的不能容忍,所以被迫结婚生子,被迫活成一个“正常人”,却又时刻渴望着曾经的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情感,以及包容他们这份真实的“断臂山”。
对于同性恋的抵制和迫害,反同性恋群体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有个人,不论其性倾向何为,都享有相同的人权。捍卫同性恋者权利,表明一切因性倾向或性别认同存在差异,而对其施予暴力或加以隔离,是违反人权的行为。
第二章社会意识与性少数人群
2-1、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
Louis Althusser 认为,社会延续下来的普遍意识形态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积淀,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及优良的传统。有些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文明社会意识及各种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但不可置疑的是由于我们先前形成的大众意识观念太强,而事实上很多已深入大众的社会意识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严重地束缚了人们思维,从而在很多领域上产生了负迁移。阻碍了社会前进的脚步。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同性恋者的各项指标完全正常,故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不同于大多数的人的一种性取向,并且猜测这种性倾向可能是由于基因不同导致的,但是这种猜测没有得到证实。有些宗教组织认为,同性恋是一种选择,可以得到治疗,并通过一些疗程改变他们的性取向,但是受到了医学界和科学界的批评,因为它们带来的压抑感有时会导致治疗者自杀,或自卑感。“美国精神学学会”1997年通过决议,从事这项治疗的医生被认为是缺乏职业道德的。
任何社会行为的背后都有社会态度在支撑,歧视就是社会偏见这种社会态度的反映。也就是说, 社会偏见那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是产生社会歧视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对同性恋的歧视问题也是这样,自有同性恋之日起,“歧视”二字便如影随形。通常所说针对同性恋的偏见、蔑视或侮辱是因为众人认为同性恋是“逆性的事”,有违人的天性,但实际上对同性恋的歧视是一种大家因为对异性恋深入骨髓的认同所以对于异类恋爱本能的进行抵触,一旦有了抵触心理最好的表明立场那个的办法就是对对方的不屑,更深一步就是对对方的歧视,把这些同性恋者被称为“社会的越轨者”并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变态,是最足以表明自身立场的了。而同性恋者在这场“站对立场”的比赛中总是弱者,不仅是因为人数上的差距更是因为如果站入同性恋的阵营里他就将在社会上其他人眼中的是个被贬低的社会地位,有个“受损的身份”,而在社会其他人眼中逐渐丧失其社会信誉和社会价值,因而遭受到社会排斥的人。
2-1-1、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由社会学家指出“人们共同认可及遵守的行为标准”的一个普遍现象。这些标准包含了某种道德意味,是被一般人认为是“对的”,是以“应当”并加以遵守的标准,不论它们是否有用或有效。打破社会规范的成员往往会受到不成文的惩罚,例如被污名(stigmatized),藉以让对象在群体中受到孤立。由于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所共享的同意,可以是明文或不明文的规条,但部分社会规范慢慢会被订为法律。
2-1-2、家庭
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或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家庭是个人最初遇到并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最重要的社会化的执行者。从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各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他们以后的行为,性格特点,价值观等的影响。家庭背景对个人接受教育机会和择业,就业的影响,直至个人一生成长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
2-1-3、社会的惩罚
男女之间的爱情一直是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极力赞美的对象。相反同性恋题材的艺术作品一直就存在诸多争议和被排斥。同性之间的爱情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存在都是不被接受的,不光彩的,违背伦理的。
第三章 同性恋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3-1、家庭影响
两位男主人公的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性格及人格的形成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直接导致了日后的悲剧性结果。两个人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都比较拮据,且高中都没有念完中途退了学,所以毫无前途可言。作者描述两位主人公谈吐粗直,从而可以看出他们所处的环境粗俗而野蛮,当他们面对自己真实的性取向时都有所回避,这也恰好说明周边环境对于他们这样少数人群的压力与不容。
恩尼斯,从他一出场,给他的背后剪影就体现了他的孤独。与杰克第一次见面,他只是偷瞄,体现了恩尼斯的内向。对于不到二十岁的少年来说,他的脸上可以看到了苦难生活带来的印记,他的表情超过他那个年龄应该有的青春跋扈的气息。
恩尼斯沉默寡言,内向,保守,他具有传统西部牛仔吃苦耐劳的品质,但童年不幸的生活是他一生悲剧的根源,苦难生活磨炼出的悲剧性格也直接伤害了爱他的人,无论是杰克,妻子,女儿。他虽然爱着杰克,但屡屡拒绝他一起生活的提议,使得杰克在等待中过了20年,最后不幸死去。从阿尔玛见到两个人重逢狂吻的那一瞬间起,恩尼斯已经失去了他的家。其实他有很多机会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他抛弃他对社会的妥协,抛弃他的胆怯,恩尼斯太过在意世俗的眼光,总是在逃避。
影片另一个主角杰克性格开朗,从他见到恩尼斯第一面,他就对他产生了好感。他并不害怕自己爱上男人,他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但却时时遭受打击,在等待的岁月里,他眼神中多了绝望,少了期许。
3-2、社会环境的约束
断背山雄伟壮丽,但感觉悲凉,人迹罕至成为爱情的避难所,但也是因为有了这座山恩尼斯才可以20年一直躲在山里,不走出来。山上他们是幸福的,但他们抛弃了社会。山下,他们是不幸的。
杰克和埃尼斯之间爱情的开始和结束都深植于西部那些崎岖的峭壁和山崖在攀上徒直漫长的山坡后, 一个转角之后便是万里长空,在那里他们分享过成群的野牛、绵羊、熊和牧狗, 还有那让人停止哭泣的日出从旷阔的天空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 这既是实情, 又是隐喻和预言预言着这两个男人在成长的路途中注定多鲜的命运。埃尼斯是那么的孤独即使在他和杰克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俩各自因为彼此的存在而不再孤独然而“ 他们”仍然是孤独的。这孤独与生俱来两人对此无能为力因为他注定要活在人群的边缘。
3-3、社会系统对性少数人群的影响
否定或压抑是社会规范的要求,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取得某种身份,获得社会认同感的过程中,人的很多来自主观的观念和欲望必然要经历被排斥,被否定,被压抑的过程。同性恋是被社会拒绝的,想要获得社会认同,想要表明自己是‘正常人必须表明对同性恋的否定立场。所以同性恋的社会身份是被权力和知识建构的。
第四章 结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基本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交往行为中包含的内在理性的建构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世界正因为身在其中人和事的复杂和多样性的共存才变得美丽,‘性取向只是区分人群的很多角度的一个方面。在现实中,能把人与人之间彻底隔离开的还有很多东西,种族,阶层,贫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我们生活在其中,不能让社会系统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自由,不能失去彼此相互理解的愿望。
最后想引用美国著名哲学教授DR.JOHN CORVINO的演讲片段来作为本论文的结束语。‘我们的社会对待同性恋人群的方式是错误的,不只是非理性,而且不道德。我觉得有些东西被扭曲了。他们仇恨他人,仅仅是因为他们爱上谁,我们以暴力的方式对待他人,仅仅是因为他们对谁充满好感,而这种对待他人的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和两个成年人间自愿的性行为相比才真正算得上‘道德悲剧。我请你们在评价他人之前站在他人的角度想想,我也请你们去评价他们不是根据他们爱谁,而是他们有没有爱,那才是我们的道德观。
参考文献 :
[1]、???, 『???? ?? ??? ???? 』 ???? 月印, 2003
[2]、???, 『????? ?????』 ???, 2009
[3]、????, ???, 『???』 ???, 1999
[4]、?? ???, ??? ??, 『?????? ???』 ??????, 2009
[5]、Karl Conrad Diller, 『??? ????』 ????, 1985
[6]、???, 『??? ??』 ???, 1997
[6]、???? ????, 『??? ?? ? ?? ???』 ?????, 1983
[7]、??? ??, 『????? ??』 ????????, 2006
[8]、?? ??, 『?? ??-?? ??』 ?? ??.2007
[9]、? ??-???, 『??? ??』???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