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哼鸣”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2012-08-30 21:14黄都时
青年文学家 2012年13期

黄都时

摘要:本文以“哼鸣”的练习方法入手,从“哼鸣”的重要性及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哼鸣”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重点是“哼鸣”练习能获得声音的高位置,使声音得到更好地集中,得到良好的共鸣。声音的高位置是整体共鸣的最佳选择,有了声音的高位置的安放,才能获得非常丰富的头腔共鸣和上下贯通的整体,这里的声音的高位置也就是共鸣。当我们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让声音通过腔体振动共鸣而发出来的声音,就会使原本非常单薄的声音获得共鸣,从而达到声音的美化,从而获得歌唱的高位置,形成优美动听的音色,具有穿透力的声音。本文还论述了哼鸣练习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发声腔体;哼鸣;头腔共鸣;

[中图分类号]:J61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096-02

一、前言

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哼鸣练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训练方法。“哼鸣”也被称之为“哼唱”,是用鼻腔发出“M”音来练习发音的方法。“哼鸣”主要是鼻腔共鸣器官的应用,以鼻腔为主要发声口,引导声音从声带发出后进入鼻腔部的通道里,让声音获得充分的泛音,从而显得明亮辉煌。哼鸣是开发鼻腔共鸣的有效方法,而良好的鼻腔共鸣能力能直接保证声音获得高位置的共鸣。通过哼鸣练习,可以很快地建立演唱者的内在协调能力,使鼻腔和其他发声腔体有效地配合,使声音得到更好的共鸣。

经过规范、系统的哼鸣训练学习,可以使声乐学习在多方面得到提高,同时解决本身存在的毛病与一些不好的歌唱习惯。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容易地感觉到声音高位置的存在,而且还可以渐渐改善歌唱的共鸣、扩展音域、提高歌唱的能力,以及对喉头、气息的稳定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哼鸣”的练习方法

想要哼鸣得到很好的练习,就必须严格遵循声乐发声基本原则。首先,应该要有稳定的呼吸。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哼鸣练习时会导致气息上提、喉头紧缩、声带快速疲劳、声音色彩单薄。哼鸣过程中要将软腭提起,喉头放下来,并将颌关节张开,上下颌之间保持半寸的距离且位置平行,上唇应当和牙齿分开,让空气充满唇齿间。哼唱应从高位置开始,打通鼻道和鼻咽腔,让发声共鸣通道与鼻腔连接起来。让发声器官和共鸣腔体协调配合。所以,王秉锐教授说:“练习哼鸣就是练习气、声的结合,就是练习歌唱的整体配合。”

三、“哼鸣”的重要性

1、“哼鸣”练习能获得声音的高位置,使声音更集中,得到良好的共鸣

许多国内外著名的歌唱家,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强调声音不要跨,要高位置,贴着眉心唱。整体共鸣必须建立在声音的高位置上,有了声音高位置的安放,才能获得丰富的头腔共鸣和上下贯通的整体。这里所说的声音的高位置也就是共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头声”。 当我们运用好歌唱的共鸣,通过腔体振动共鸣而发出来的声音,就会使原本单薄的声音获得很好的共鸣,从而美化我们的声音,从而获得歌唱的高位置,形成音色优美动听,具有穿透力的声音。而哼鸣正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用来调节声音高位置和发展共鸣。学生练习哼鸣为的是得到头鼻腔共鸣。我们可以想象鼻涕来的感觉来得到鼻腔,鼻咽腔,和头腔共鸣。

这里引出一个新的名词:“面罩”(mask),指鼻子和眼睛周围的部位。共鸣在理论上讲,就是鼻孔张开,打开鼻咽腔。当歌唱者的声音获得了充分的面罩共鸣时,他们的鼻咽腔是完全打开的,这样喉咽腔,口咽腔就能形成一个尽可能长的共鸣腔体,从而获得美好的声音。如果唱歌时能使面罩得到充分共鸣,不管你唱什么音,无论音高,音低,音响,音轻都能演唱得轻松自如。另外,运用面罩共鸣歌唱,还可以延长演唱者的演唱生涯,这也是许多著名歌唱家到晚年还能保持声音很年轻的原因。用哼唱的感觉找面罩共鸣。面罩共鸣是鼻腔共鸣的发展和延伸,面罩共鸣比鼻腔共鸣的声音更集中,更明亮。我们在练习时应特别注意,面罩共鸣的感觉是两眉之间和冠骨周围有振动感。还有就是,要把带有鼻音的声音和面罩共鸣区别开来。当然,面罩共鸣必须要有完全打开的喉咙和良好的呼吸支持,否则是哼不到面罩里去的。歌唱者开始练声时,完全像快睡着了的人或者是病人那样闭着嘴哼叫。用这种方法把声音引到面罩内和鼻腔里去,然后张开嘴,像先前那样哼唱,让声音进入头腔然后再自由地发出来,这里就会感觉到声音是在鼻腔,头腔和面罩及其他部位的共鸣体上产生共鸣。发闭口音时,声音提得越高,声音的共鸣就越是移到面罩前部。在转开口音时,声音在硬腭上面得到支持,并在硬腭上产生共鸣。

2、“哼鸣”可以很好地保持与控制气息

任何声乐训练或是歌唱都是以正确的气息为基础,离开气息就不能谈任何东西,哼唱也是。有气息保持的“哼唱”练习对于歌唱的呼吸训练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它不需要很高的音量,不伤害声带,但是需要很好的气息保持力,因为“哼唱”是需要音高的,它的声音产生在鼻腔,没有足够的气息流动和保持,就无法达到想要的音高。要领:利用横膈膜、腰肌的扩张、腹肌收缩运动以达到保持气息与控制音准的目的。也就是说好的气息支持对哼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反过来唱好哼鸣练习也会使气息控制得更好,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在练习哼鸣时应先练断音(跳音),再练长音,要求声音要有弹性,声音断,但是气息不能断。

3、 “哼鸣”能放松喉咙,克服喉音,保护嗓子

有不少歌唱者在歌唱时很注重喉音的应用,有的少用喉音又显得声音虚弱无力,其原因是没有达到各个腔体的共鸣,没有很好的配合。练习哼鸣时,我认为应该用小声来唱,完全用气息支撑,喉咙、舌头根部、下巴、嗓子都不能用力,特别是喉咙。将气往头顶和耳朵上送,一直保持哼唱把气送完,立刻放松到原来的状态,这样循环练习。因为这样的哼唱注重气息,所以有助于喉咙的放松。歌唱基本功训练的前提是“打开喉咙,稳定喉头”,这也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同时,它也够直接影响到声音质量的好坏。“打开喉咙”是将喉头放在正确的位置。在歌唱练习时,很多人往往只注重声音的音量,而忽视口腔内的建立,因而出现很多问题,如:捏喉、挤压等。这种不科学的练声歌唱状态,只会使声音憋在喉咙里,听起来声音像出不来。国内外许多著名歌唱家多次共识:“能哼到哪里,就能唱到哪里!”要做到克服喉音,锻炼呼吸就必须要小声唱哼鸣,用气有节制,唱的柔和好听,声音位置统一。并且,哼唱时,能很好地体会到胸腔和头腔共鸣联系起来的感觉。再用闭口哼唱的感觉来练习开口唱,这样就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演出之前需要开嗓,为了保护嗓子,不能用激烈的高音歌唱,先唱柔和的哼鸣(闭口哼鸣)。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说过:“许多歌唱家每天都练习哼鸣,我的亲身经验可以证明这种练习的好处,哼鸣使嗓音增加灵活性,而又使声带得到休息。”声乐学习者在歌唱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对,如喉咙过度用力,力量太重等等,这些都会对声带造成一定的破坏,这种情况可用哼鸣练习来调整,修复。

4、“哼鸣”使声音统一,上下贯通,扩展音域

只要有好听的音色,无论是唱低音还是唱高音,声音的位置都是不会变的。不能在唱低音时就使用胸腔共鸣,在唱高音时就使用头腔共鸣,这种方式是错误的,唱出的声音效果肯定不会统一。“哼鼻音”(哼鸣)对练声来说是非常好的方法。希格利雷特伯格同样声称:“完美的音阶比一百个歌剧角色更重要!”快速的哼唱音阶,有助于“换声区”的解决,练习音阶哼鸣,使高、低音区的声音得到上下贯通,进而达到扩展音域的目的。我们所指“换声区”就是指从低音往上唱时,唱到一定音高的地方便会感到困难,容易卡壳,甚至有出现破音的可能,就会感觉声音不统一,这就是到了换声区了。这时,我们必须将两个声区的声音融会贯通。其实说到换声点,就是一个“混声”的问题,也就是真假声衔接的问题,真假声混合在一起,使用假声掩盖一些真声,但又不能全假,必须真假声混合在一起,这样声音才能自如的衔接在一起,也就达到了混声的效果。

四、哼鸣训练中常遇的问题及解决

在平时的哼鸣练习中,我们得到的成效有时可能不是很理想。我们在练习哼鸣技术技巧中,常会遇到一些情况,如:捏挤、找不到位置、压迫喉咙、歌唱时推挤呼吸、不唱时使劲用嘴吸气或以肚子为支点的现象等。很多学生认为唱哼鸣就要用嗓子就要有呼吸。但对如何歌唱、如何使用嗓子和呼吸、共鸣是如何产生的、歌唱的支点在哪里等等问题没有细致的研究,才出现以上的现象。这都需要我们多思考的问题,如何掌握正确的哼鸣方法,正确分辨声音质量的好坏。

“哼鼻音”(哼鸣)虽然是声乐学习中很好的练声方法,但我们必须把它与“鼻音”区分开来。那我们该怎样正确的区分哼鼻音与鼻音呢?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哼鸣”做的是否正确,就是我们在做哼鸣的过程中,看自己的嘴巴在做自由开合动作后声音是否发声变化。如果无论是张嘴唱还是闭嘴唱发出的声音都是一样的,音色也没有改变,那就说明我们哼唱的方法是对的,相反,闭上嘴能哼出声音,张开嘴就哼不出声音,那么这样哼唱的方法也明显是错的。还是一个方法就是唱一个持续的长音,同时用手指捏住和放开鼻孔多次,音质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样的哼唱方法也是正确的。

总之,“哼鸣”在声乐演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运用好“哼鸣”,将会获得很好的声音,声乐水平也会得到很快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