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自力
1912年4月15日凌晨,泰坦尼克号沉没于大西洋。一部电影,一首《我心永恒》的主题曲,使这场灾难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人们可能不知道,在遇难的1523人中,有两位是藏书家,而且是与图书馆“人鬼情未了”的藏书家。
先从纽约公共图书馆说起。1910年的一天,一位老先生来到纽约公共图书馆,他向门卫提出请求,希望能参观图书馆。门卫领班叫约翰?本森,是一个“猛张飞”式的人物,平时以抓小偷和弹压捣乱分子为职责,鲁莽有余,礼貌不足。但那天,本森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恭恭敬敬地陪着老先生参观了图书馆的整座大楼,最后让他满意地离开。
这位老先生叫威廉?斯宾塞,是纽约一位著名律师的儿子,他长年居住在欧洲,热衷于收藏插图与装帧精美的书籍。参观了纽约公共图书馆之后不久,他立下遗嘱,将100万美元、全部藏书和一半房产捐献给纽约公共图书馆。一年半之后,斯宾塞随泰坦尼克号沉没于海底。
斯宾塞留下了272本珍本图书,这些书由200位艺术家画插图、26位著名装订家装订。遗嘱要求,所捐的钱财用来购买世界各国出版的珍本书籍,书籍的插图和装帧必须美轮美奂。若有插图精美而装订普通的图书,必须请著名装订家重新装订。根据斯宾塞的遗愿,纽约公共图书馆设立了“斯宾塞特藏”,聘请专家搜集各国的珍本图书。在这笔经费的支持下,“斯宾塞特藏”迅速扩容,成为享誉世界的珍本书籍的渊薮。
回头再来说一下那个门卫领班,他“难得一见”地礼貌了一回,却为图书馆赢得了如此重要的宝藏。看来,他貌似粗鲁,实则有一双识人的慧眼。
泰坦尼克号上的另一位藏书家叫哈里?威德纳。威德纳生于富豪之家,190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从上大学开始,他就痴迷于收藏图书,其收藏兴趣集中于英国著名作家的手稿和初版书,包括莎士比亚、勃朗特等作家作品的珍贵版本。1912年时,威德纳的私人藏书已达到3300册。
1912年4月,威德纳全家搭乘泰坦尼克号去美国。轮船与冰山相撞后,他與父亲将母亲和女佣送上救生艇,她们最终获救,而威德纳与父亲却长眠于大西洋底。据传说,威德纳此次欧洲之行是为了寻访文艺复兴时期的珍本图书,他也如愿以偿地购买到了弗兰西斯?培根的散文集。在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时,威德纳本有机会搭乘救生艇逃生,但他却奔回船舱取书,最后与他心爱的藏书一起归于永恒。
威德纳遇难后,他的母亲为了纪念爱子,将威德纳的所有藏书捐赠给了哈佛大学。她还捐资350万美元巨款,建造了威德纳图书馆。威德纳图书馆自1915年建成后,一直承担着哈佛大学总馆的角色。至今,图书馆里依然保留着威德纳的纪念堂。
一场海难,夺去了两位藏书家的生命。但是,承载着他们精神的书籍却长存于世。爱书与藏书的情怀依旧生生不息,就像那首主题曲所唱—我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