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红,刘 堃,郭蕾蕾,张 林
职业态度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3方面表现[1]。护士职业态度已成为现代护士素质的首要成分,培养护生形成稳定牢固的职业态度,对于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人才的有效利用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2]。目前,有较多对护生护理工作职业态度的研究[3-5],而对于专科护理工作的职业态度,尤其是急救护理工作职业态度的研究少见。作为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后备军的护生,对该工作的职业态度将直接影响其就业的价值取向甚至护理工作质量。故笔者对我院186名本科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索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的职业态度及从业影响因素,以培养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辽宁医学院2008级护理本科生,共186人,女生176人,男生10人,国家统一招生本科护生,学制均为4年,年龄20岁~23岁(21.0岁±0.6岁)。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文献[6]和研究者自身的经验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生对急救护理的职业态度、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不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其中职业态度问卷包括3个维度14个条目,其中1条~6条为认知方面,7条~11条为情感方面,12条~14条为行为方面。问卷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38,并邀请护理专家对量表的内容效度进行评价,认为该量表较完整地反映出对急救护理职业的看法和态度倾向,可用于护生或护士职业态度的测量。本研究共对186名护生进行调查(大学三年级上学期,课程性质为考查课),以无记名方式,当场发放当场收回,问卷回收率100%,且全部有效。
1.2.2 统计学方法 资料收集后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1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前后护生职业态度比较(见表1)
表1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前后护生职业态度比较 人
2.2 不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见表2)
表2 不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n=60)
2.3 本科护生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见表3)
表3 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n=126)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职业的评价和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倾向。护士职业态度就是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看法和情感,以及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及对护士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护士素质要求和现状、护士劳动特点,护理学科性质和发展等多方面的认知、评价,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1]。
3.1 职业态度
3.1.1 认知方面 护士对急救护理工作职业态度的认知体现在护理人员对急救护理专业的目的、意义及作用的看法,对急救护理工作的理解、信念和拥有的护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等。本次调查发现,护生在急救护理学教学前后均认为急救护理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劳动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急救护理工作是一个崇高且受人尊敬的职业,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另外,经过护理教学更多护生认为急救护理工作风险大,调查结果说明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有较好的认知,急救护士更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抢救技术。
3.1.2 情感方面 护士对急救护理工作职业态度的情感成分侧重于护理人员在急救护理活动中的情感状态和情绪体验。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护生认为经常面对危重病人情感压力较大,认为急救护士的工作方式有碍个人健康和家庭生活,认为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很有成就感,对急救护理工作更加喜爱。调查结果说明,经过护理教育,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情绪体验更为客观、积极,对该职业认同感增强。
3.1.3 行为方面 行为成分是态度与职业行为内在的联系部分,对职业行为具有动机功能和驱动作用,将直接影响职业行为。本次调查发现,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后护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去学习急救相关知识,在危急情况发生时伸出援助之手,将来更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因此,经过急救护理教育,多数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情感选择,从而有了职业行为的基本倾向。
3.2 影响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因素
3.2.1 影响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消极因素 本次调查发现,有32.26%(60/186)的护生将来不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其原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工作压力大、工作风险大、自己不适合,这主要和该职业的特点密切相关。急救护理人员每天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人群,心理压力大、体力消耗大、应急程度重、护理要求高[7],因此通过《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使护生对急救这一职业有了更加客观、深刻的认识,因此部分护生“知难而退”。
3.2.2 影响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积极因素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5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本次调查发现,有67.74%(126/186)的护生将来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其原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工作有成就感、福利待遇好、受人尊敬,说明护生在急救护理工作的择业意愿上更注重较高的心理需求,最重要的是工作成就感。所谓成就感,是指人们在从事一项活动过程中个体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展示,个体的工作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后的满足[8]。成就感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有成就感的人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勇敢奋斗,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综上所述,良好的职业态度是做好急救护理工作的前提。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认同,职业态度较为积极,但仍有部分护生职业态度较为消极。因此在急救护理学教育中,应增加专业情感教育,紧紧围绕急救护理实践,开展情境演示教学,通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案例和绿色通道演练等,激发护生的工作成就感,增加护生的积极情感,塑造护生的稳定心态和良好的职业态度[7]。总之,作为护理教育者,应大力发掘提高护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塑造符合新世纪护理实践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为我国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吴雅文,叶倩,胡晓燕,等.护士职业态度结构和测量意义[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1,23(2):110-111.
[2] 陈松兰,陈慧,修云.对护生职业态度教育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9A):1704-1705.
[3] 蔡雯,骆朝辉,樊新霞.高职护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4A):869-871.
[4] 李惠平,李静芝.在校本科护生职业态度调查[J].护理研究,2010,24(3B):679-680.
[5] 赵红云,李秋洁.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态度与临床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0C):2746-2747.
[6] 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护理学情感教学评价工具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58-60.
[7] 顾建芳.上海市郊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1306-1308.
[8] 李俊.浅析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成就感的培养[J].金卡工程,2009,13(10):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