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设计:设计学科的视野融合和理论重构:2012“设计教育再设计”国际会议述评

2012-08-30 12:52代福平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2年3期
关键词:教授概念学科

文/ 代福平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2012年5月23日到25日,“设计教育再设计”国际会议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举行。会议期间的无锡,白天清风拂面,夜间细雨无声。蠡湖畔的芦苇在欣赏层层涟漪,参会者的脑海却掀起阵阵风浪。帕斯卡尔说:“人只是一棵芦苇,但却是会思想的芦苇。”五月的江南,正是芦苇的世界。

引言:新一轮设计教育改革的序幕

现代中国的设计教育,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末,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成立(1958年)和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系(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1960年)成立为标志。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设计教育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改革,在理论上表现为“设计”概念的引入,实现“工艺美术”到“设计”的转换。此阶段,虽然对“设计”的内涵尚未清晰了解,但人们已经隐约意识到“工艺美术”和“设计”概念并不一致,开始接受“设计”(DESIGN)这个外来词。

第二阶段的改革开始于1990年代中期,在理论上表现为设计概念内涵的探索,把设计表述为 “艺工结合”,或者进一步表述为“艺术×科学”。人们认识到设计既有艺术也有工学的属性,既是艺术表现也是科学创造。尽管如此,由于“工艺美术”的历史认知惯性,专业名称仍表述为“艺术设计”和“设计艺术学”,前者用于本科阶段,后者用于研究生阶段。“艺术”作为前缀或者后缀,对“设计”进行修饰或者延伸。这个阶段设计教育仍然以“造型”为主,但已经强烈意识到设计是多学科的交叉,艺术只是其中之一。为了适应国情而将DESIGN翻译为艺术设计或设计艺术,只能是权宜之计,或者说是一种过渡。直到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此阶段的改革达到高峰。“设计”前面或后面的“艺术”取消了。虽然设计学属于艺术学科门类,但在其后有个括号,写着“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这表明:艺术学和工学的学科界限在设计学这个节点上交叉融合了。这是对第二阶段改革成果的确认,同时也为改革的继续深入预留了足够的空间。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在名称上去掉了艺术,在设计教育中仍然表现为以造型为主,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愿景并没有真正实现。

尽管如此,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社会学、设计管理学等课程名称的出现,交互设计、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组织设计等设计领域的出现,已经使人们感到,必须反思以造型为主的设计教育,从而推动设计教育新一轮的改革。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辛向阳教授的倡导和组织下,“设计教育再设计”的国际会议召开了。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改革是我国的设计教育在补课的话,那么,这个阶段的改革则是与国际同步,重新定义设计学科,如本次会议的主题所述,要探讨设计的“范畴、方法论和价值观”。由此拉开中国新一轮设计教育改革的序幕。

这次会议的国外演讲者有:德国MHMK应用科技大学(MHMK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Jurgen FAUST 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raig M.VOGEL教 授、 澳门圣约瑟大学(University of Saint Joseph)Diogo TEIXEIRA 教授、荷兰艾因霍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Industry Design department, TU/e) Matthias RAUTERBERG 教授、日本R204 DESIGN事 务 所(R204 DESIGN OfficeJapan Daisuke)TANIGAKI总裁、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学建筑系(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系主任Thomas FISCHER 副教授、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 学 院(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Kristin HUGHES 副教授、美国辛辛那提 大 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Kristopher HOLLAND 助理教授。

图1 会议嘉宾和听众

国内演讲者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徐迎庆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蔡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许平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林家阳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范圣玺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何晓佑教授、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应放天教授、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亚军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程建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余嘉元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刘永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石金涛教授、国立台湾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宋同正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唐明晰教授、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巫英坚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新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刘曦卉客座助理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马谨博士、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谢亚平博士、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赖祖杰先生。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宁先生代表主办单位为大会致辞,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辞,江南大学前副校长、《创意与设计》主编王武教授到会致辞。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演讲者有:辛向阳教授、李彬彬教授、张凌浩副教授、巩淼森副教授、鲍懿喜副教授、赵明老师。

来自国内设计教育界和设计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

这次国际会议,它提出的问题远远多于它解决的问题。

一、“忘本的设计教育”,“本”是什么

辛向阳教授主持会议,并在开幕式上作了学术演讲,题为“忘本的设计教育”。单看中文题目,“忘本”的意思就是忘记了从前、忘记了根源,似乎契合了当下的一种流行心态,即从传统文化中“寻根”。然而,其英文题目是“Design Education Lost its Purpose”,直译过来就是“失去目的的设计教育”。因此,这个“本”就是“目的”。设计教育的“本”是什么,与设计的“本”密切相关。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时,几乎都会说: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是什么意思,怎么才叫“以人为本”,并不是可以轻松回答的问题。它涉及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显然,这是个哲学问题。

辛教授也正是从哲学层面来回答的,他认为:设计的“本”在于“人的自由和喜悦”。这就把设计和人的本质联系在一起了。沿此思路,设计教育的“本”也就清楚了:那就是唤醒自由,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促进“人的自由和喜悦”。

如何才能彰显设计和设计教育的“本”?辛教授以目前正在开展的三项工作为例来表达他的思考路径。一是与无锡工业(国家)设计园合作成立的“江南大学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设立的研究方向包括:有社会责任的设计(Socially Responsible Design)、生活方式设计(Lifestyle Innovation)、 设 计 与 管理(Design and Management)、信息和服务设计(Information and Service Design)、健康设计(Health Design)等。二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在2011级学生中组建的“整合创新实验班”,培养能够定义产品或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具备良好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职业设计师。三是本次会议后将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十二个学术研究小组,在学科的哲学层面上定义大设计,实现设计学科的理论重构。

图2 辛向阳教授主持会议并做学术演讲

二、范畴反思:设计学科的边界在哪里

设计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但为什么要交叉?如何实现交叉?如果跟这也交叉,跟那也交叉,设计自身的边界何在?众所周知,设计的跨界和融合是设计领域近年来津津乐道的话题,是设计界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话题。可是,一旦真正和别的学科交叉时,设计学科自身却感到一种被消解的危机。在分会场讨论时,有参会者就提出这样的疑惑:设计什么也是,就什么也不是了。

实际上,设计的范畴有个变化的过程。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正是设计学科范畴演进的表现。

如果设计的范畴只是工艺美术,那么涉及的工种可能很多(百工),但涉及的学科就比较少,主要是美术和工艺制造。

如果设计的范畴扩展到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媒介物形态设计(主要分为产品设计、空间设计、传达设计),即以造物为目的的造型设计,那么,所涉及的学科就包括了工学和艺术学门类下的诸多学科。

如果设计的范畴再进一步从物的设计扩展到活动过程的设计、从功能的设计扩展到服务设计,那就演进到以人为核心的人和物的关系设计(如交互设计、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等)。这时候,设计所涉及的学科就包括了艺术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这些门类和学科。

如果设计的范畴再扩展,从人和物的关系设计演进到人和人的关系设计,就会形成组织设计、社会设计等新的设计范畴。这时候设计学科所交叉的学科将扩展到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如果设计的范畴再扩展,那就归结为人的设计。这时候的设计学科将和所有的学科实现交叉。反过来说,所有的学科都将被发现具有设计的特征,都是为了人的设计。人要设计人,然而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悬置在他的自由之中。人需要把自己设计出来。设计人,是人的使命,是设计的终极目标。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上帝,其实是人的异化。不是上帝设计了人,而是人设计了人,并且人还设计了上帝,使上帝作为自己难以企及的永恒榜样,从而为人自身的创造留下无限可能的空间。

可见,设计范畴的演进,指向的就是这样一个无底洞、一个深渊!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能够理解Richard Buchanan教授把设计称为Wicked Problem(邪恶的问题)的原因了。按这个逻辑前行,我们现有的设计学科就会有失重感。在“造物”的层次,我们还有坚实的土地(造型设计)可以立足,一旦再往上逐级提升直至天空(人的精神),于天上望见深渊,我们就不禁出现一阵眩晕。

如果说,设计范畴的演进和扩展,使它与很多学科有了交叉,那么,反过来说就是,很多学科都具有设计的范畴,都有在自己的角度或者层面上谈设计的必然资格。一旦从“艺术设计”变为“设计”,设计在“艺术学”门类下的必然性就大打折扣了。设计这个一级学科可不可以设在工学门类下?可以。事实上,工学门类下的每一个学科都与设计密切相关(不仅是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这些天然就接近设计的学科,还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等等,都有自己的设计领域)。设计这个一级学科可不可以设在管理学门类下,可以。“设计即是管理”这个学术组织就在研究这个层面。组织的设计、社会服务系统的设计都是其擅长的领域。设计这个一级学科可不可以设在文学门类下,可以,从前一直就是。可不可以设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农学、医学、军事学这些门类下,原则上都可以。这些学科都有要通过设计来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种可能性泛滥的局面?根源就在于设计这个概念的普遍性、开放性。它可以和任何专业领域结合而形成该领域的设计概念,跟任何事物结合而形成该事物的设计概念。我们可以对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机械设计、程序设计等等下定义,但如何对设计下定义?恐怕很难。辛向阳教授提到John Heskett教授对设计的注释:“Design is to design a design to produce a design”,按笔者理解,这个注释极为纯粹地表达了设计的本质(而不是设计的经验事实,当然经验事实都可以套用这个句式):即设计就是它自己推动自己把自己产生出来。因此,设计是一个从虚无中运动出概念再在现实中实现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作为动词的设计,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作为名词的设计。

设计概念的普遍性、开放性决定了设计专业的普适性和开放性。所以,辛向阳教授特别提到赫伯特.西蒙的话:“设计(作为一种方法或思维)是所有职业训练的核心,甚至包括为病人开处方、重新策划政府的福利政策。”

工艺美术有边界、造型设计有边界、如果问设计的边界在哪里,可以说,设计没有边界,但有极限。它的极限是人或者说人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学科归于哲学门类下也合适。哲学是思想的设计,设计是实现出来的思想。设计是一门学科,但它很特别,更像是各学科的基础学科。

因此,设计学科目前的困惑,与其说是感到设计边界的消失,不如说是意识到了“造型设计”的边界局限。从设计范畴的发展来看,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但并没有取消工艺美术,而是在更宽广的范围内把工艺美术作为自己的一个层面。设计取代艺术设计,也没有取消艺术设计(“造型”设计),而是把艺术设计(“造型”设计)作为设计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学科需要在多学科视野融合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在哲学层面上的理论重构,这就是大设计。所谓哲学层面,就是方法论层面。大设计概念的提出,其意义在于:使原有的以“造型”为主的设计研究和教育走出自身的局限性,从而打开了设计研究和教育的新领域(可称为设计的现象学领域);同时,也为其它学科参与设计研究敞开了大门。这样就使得各学科在设计的交叉点上进行整合创新成为可能。

三、方法反思:怎样研究设计

设计作为一种职业,可以依靠某个层面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来应对现实问题。但设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它要能够成立,就必须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它不仅要阐明每个层面的设计范畴,还要阐明各个层面的设计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不仅要对实践经验进行同步的理论上的陈述,还要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反思和批判,从而实现对经验的超越。炼丹术是经验,化学才是学科。“勾三股四弦五”是经验总结,毕达哥拉斯定理才是数学理论。只有超越偶然的经验,进入普遍的理论,一门学科才能开始形成。今天的设计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就是:学科名称已经有了,但学科的理论还跟不上。跨学科的意识已经有了,但跨学科的理论还没有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该怎样研究设计?这就是本次会议的第二个关键词“方法”的用意所在。

图3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林家阳教授演讲

图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柳冠中先生演讲

1、找出概念和概念的关系以形成概念系统

参会者都能感觉到,本次会议无论是主题的设定还是学术演讲的内容,都偏向于“概念”(甚至在“范畴”的主题下,直接就设有“概念的本质”这样的子题目)。比如Craig M.VOGEL 教授的演讲主题“整体品牌战略创新中产品设计、界面设计、服务设计的内在联系”,与生动的视觉画面相配合的是严谨的概念组织。读过他的著作《创造突破性产品》的人,也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比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的演讲主题“设计事理学: 从‘造物’转为‘谋事’”,为设计的转型提供概念和理论支撑。香港理工大学的马谨博士的演讲题目即是“‘设计概念’对我们隐瞒了什么?”。

对概念的重视,反映了设计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概念是思维之网的网结,是学科理论的基石。哲学家孙正聿先生说:“概念是人在思想中构筑经验世界的方式,也是将思想中的世界世世代代传递下去的社会遗传方式。‘概念’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水库’,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梯’和‘支撑点’。”1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4设计学要成为一门学科,必然要以概念的方式储存设计经验,使之变为设计思维,变为普遍的可以传授的知识。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注重实用的文化语境中,对“概念”的理解也是从实用角度出发的,为了某种实际的效用,我们选择或创造一个名称、一种说法,以为这就是概念。需要时就抛出一个概念,过阵子再换一个概念,概念就成为口号,提的时候不加论证,换的时候轻而易举。这样的概念,非但不能促进思维层次的提升和学科理论的发展,反而败坏了概念的名声。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炒概念”、“玩概念”、“概念游戏”。如果因厌恶“炒概念”、“玩概念”、“概念游戏”而拒斥一切概念,那就是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了,学科也建立不起来了。

“炒概念”和学术概念的区别何在?区别在于:“炒概念”是单个概念的孤立传播,它的内涵是模糊的,同别的概念也没有逻辑联系。学术概念则是一组概念形成逻辑系统,每个概念都在这个系统中与别的概念相关联。概念和概念形成思维之网,才能把握经验世界,形成学科理论。

对待概念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是见不得谈概念,一遇到概念就大呼“太抽象了”,希望还原到经验事物的层面以利于理解。第二种是喜欢创造概念,凭借“脑筋急转弯式”的聪明,提出一个新概念,“新点子”,就以为能把握住并改变经验世界了,但是缺乏将概念编织成概念系统的耐心和能力,这就停留在“炒概念”的层次上了。第三种则是重视概念,不仅是提出一个概念,还要探究这个概念何以可能,追溯它的来由,观察它的发展,寻找支撑它存在的一系列概念,构成一个合逻辑的概念系统。这个系统中,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层次和价值,相互解释、密切关联,形成理论的自洽。这就是学科理论的创新。

专家演讲中就有很多生动的例子。仅举两例。赵明老师把广告设计的AD理论拓展为ABCD理论,用广告、商业、文化、设计这组概念及其内在关系来支撑这一理论。鲍懿喜副教授则立足哈贝马斯的社会世界理论,着重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分层等层面来解析社会世界中的设计内涵。

因此,本次会议提出 “设计学学科的范畴和核心概念的重新确定”,并非仅仅提出几个概念,而是要推动建立学科概念系统,用辛向阳教授的话说就是“在哲学层面准确地定义大设计、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明确新的人文设计准则”。

2、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理论和实践的分离

谈到理论创新,我们最为熟悉的说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但是,理论和实践是如何结合的?哲学家邓晓芒先生说:“理论和实践的不可脱离有各种不同的层次,知行合一只是其中最低的层次,较高的层次则恰好是以知与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甚至有某种程度的相互分离为前提和表现形式的。后者体现为一种‘张力’的形式,是理论和实践的一种有生命力、有充分发展空间的辩证关系的表现方式。例如,西方文化尽管一开始有一种知行相分的毛病,但一旦分离的很开的知与行在近代有了合为一体的条件,便诞生了具有极强理论性而又拥有强大实践力量的近代自然科学”1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 [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65

对设计理论来说,道理亦然。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样应是一种有“张力”的结合。理论走到实践前面,对实践进行反思和推动;实践走到理论前面,呼唤理论的更新。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方式不同,但在探索未知和创造未来的追求上是一致的。“中国这种知行不分的知行合一,就是贴的太紧了,就没有空间了,知也没有空间,行也没有空间。”2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17我国当前设计领域有这样一个现象,即设计实践缺乏原创,设计理论缺乏创新。陈旧的设计理论无法引领设计实践的突破,平庸的设计实践又为陈旧的设计理论提供论据。专心研究理论被视为“不做设计实践”,专心从事设计实践又被认为“没有理论高度”,双方都贴的太紧,双方都没有发展空间,结果就是在静态的低水平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其实,设计理论研究的致命之处并不在于脱离设计实践,而在于缺乏思想的力度,有力地推动思想前进的理论迟早会在实践中开花结果;设计实践的致命之处也并不在于缺乏理论的高度,而在于缺乏冒险开拓现实的力度,凡是能为现实开辟新领域的实践,迟早会得到新理论的表达。对于设计教育界的高校来说,由于承担着知识创新的社会功能,设计理论研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应有之义。而高校的设计实践研究,也不是对设计实业界已有水平的跟随和重复,而是一种超前的可能性的探索,最终形成理论以促进学科知识的创新。本次会议期间Jurgen Faust教授(“管理即是设计”学术运动发起人之一)在他的演讲里引用了Ludwig Boltzmann的一句话“There is nothing so practical as a good theory”,意思是“好的理论最实用”,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思。

3、参与世界范围的设计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先行者们从国外发达国家带回了现代设计的思想、方法和专业技能,为中国设计及教育界引进和吸收现代设计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和他们所在院校,成为中国设计瞭望世界的窗口。三十多年过去了,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重要院校的窗口作用日趋减弱,每个人的电脑屏幕都是自己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窗口。中国设计也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那就是共同面对人类的生活处境,直接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设计问题研究。本次大会设定的议题,均是设计学科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的问题。国外设计学术领域对本次会议的积极关注和参与,原因也在于此。

国内设计领域同国内其它领域一样,对“话语权”非常关注。但学术的“话语权”,本质上是思想的力量,而不是“话筒权”,更不是“权力话语”。掌握了话筒,可以发布自己的学术话语,但能不能拥有话语权,取决于这些话语是否具有思想的力量。掌握了权力,也可以发布关于学术的话语,但能不能拥有话语权,同样取决于这些话语是否具有思想的力量。如果没有思想的力量,刚放下话筒,话语即烟消云散,一失去权力,话语即灰飞烟灭,在学术发展进程中不占任何位置。那么,如何获得设计学术的话语权呢?参与世界范围的设计问题研究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这些问题具有普世性,所产生的研究成果的价值也能为世人共享。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研究我们自身的独特文化,才能获得独特的学术成果,获得别人无法获得的该领域的话语权。但这种话语权其实是一种自言自语权或者方言权。在今天,即使是研究自身的独特文化,也必须放在全球的视野中,批判性地考察这些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寻找它的普世因素,以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人类的理解和共鸣为研究目标。

图5 德国MHMK应用科技大学Jurgen FAUST教授演讲

图6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宁先生致辞

四、价值观反思:为什么设计

本次会议主题的第三个关键词是“Principles”,即设计的“准则”,辛向阳教授将其翻译为“价值观”,意在强调设计准则的人文属性。

1、人文设计

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然是人,但设计的人文准则或者设计的价值观却随着人自身的发展而呈现出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

农业文明时代,人类造物受自然界的制约比较大,“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可以为良”。那时,物质匮乏是一个经常的状态,设计要在自然界的强力制约下尽可能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人在自然界是“听天由命”,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如此,要服从神或者人间的等级束缚。这个阶段,设计的人文准则就表现在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和维护人的社会等级秩序。工业文明时代,机器大生产的一百多年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上的总和。物的丰富使人的需求也丰富起来,人从自然界的束缚下逐渐摆脱出来的同时,也要求从人的等级束缚下摆脱出来。设计的人文准则也转变为满足人的安适生活需求和维护人的个体独立。

在后工业文明时代或者说体验经济时代,人的非物质的需求在增加,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丰富性进一步展开,设计的人文准则也必然随之变化。探讨新的人文设计准则,就成为时代的呼唤。

2、多元化与普世价值

新的人文设计准则,其基础是设计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普世价值。价值观既是多元化,又何来普世价值?辛向阳教授对赫伯特.西蒙的一句话的解释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很多人喜欢引用西蒙(Herbert Simon)的这句话:Design is to change existing situation to the preferred ones(设计是将现有的状态改造成更受欢迎的那些状态),但是常常忽略了这句话后面的复数 ONES(价值观多元化),还有the preferred ones 里面隐含的同理心。” 价值观多元化,意味着设计的立场、方式和答案不止一种,而是有多种可能。但在这多样化中,却有人类的共通感即同理心作为基础,否则就谈不上“更受欢迎”。正是同理心使得普世价值成为可能。价值观多元化是对现代设计价值观单一化的突围,但并不是对前现代封闭式价值观的辩护。

辛教授特别强调“多样性和同理心”(diversity & empathy),他在演讲中说:“设计常常被局限在单一的现代主义框架里,教育公众欣赏现代美学很不幸地成为了‘现代’设计教育一项重要任务。同理心虽然被讨论,但是尚未有机地整合到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体系中。”由此看来,设计教育的重要任务至少包括培养未来设计师的同理心,即对人类多样化需求的感受力和洞察力。

图7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Craig M.VOGEL教授演讲

3、设计师作为社会模范

在新的人文设计准则的探寻和确立过程中,设计师的角色内涵和社会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设计师不仅设计物,还设计人与物的关系,进而发展到设计人与人的关系(组织设计)。从设计有形的东西到设计无形的事物,设计师成为整合一切资源来解决人类问题的重要社会角色,成为“社会的模范”。“从口红到机车”,是雷蒙特·罗维在20世纪的设计宣言。“从物到人”,则是21世纪设计师的设计憧憬。

图8 聘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Craig M.VOGEL为江南大学客座教授

五、会议的成果和规划

本次会议只是一个序幕,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会后的学术活动已经全面启动,后续国际会议规划也已确定。据了解包括:

1、会议的学术演讲录将整理成书年内出版,届时读者可以从中全面具体地了解这次会议的情况。

2、启动“大设计”学术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组建。这次会议确定了三个主题研究范围,其中包括十二个研究课题。根据不同课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系列整合一流国际学术资源的课题研究小组,在会议和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学术成果,在今后的几年里组织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并希望藉此机会培养一批在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十二个研究课题分别是:

设计的范畴( Scope of Design )研究包括:

(1)职业和学科(小设计和大设计)A Profession vs. A Discipline

(2)概念的本质Nature of A Concept

(3)设计和管理Design and Management

(4)新课题:交互、服务和社会创新New Topics: Interaction, Service and Social Innovation

设计的技术、方法和策略(Techniques,Methods and Strategies) 研究包括:

(5)研究作为设计Research as Design

(6)设计作为修辞学Design as New Rhetoric

(7)传授设计(新基础、交叉式教育、反思式教育)Teaching Design(New Foundation/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Reflective Education)

(8)技能和管理Professional and Managerial Skills

设计和价值创造(Design and Value Creation) 研究包括:

(9)设计和价值观构建Design and Value Building

(10)新美学New Aesthetics

(11)理解造物Understanding Object

(12)设计师作为社会模范Designer as Social Role Model

3、“设计教育再设计”系列国际会议的五年规划

以本次会议为开端,江南大学将承办一系列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无锡市科技局联合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共同支持的持续5年的国际学术活动,包括2012、2014和2016年共3次国际学术会议,以及每两年国际会议间隙里以课题小组为单位的小型学术研讨会或工作坊。

此系列学术活动的成果,包括会议论文、专著、精品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无疑将会对整个设计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教授概念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刘排教授简介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