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杰,卓文杰,王灵萍,王文敏(浙江省台州医院路桥院区口腔科,浙江台州318050)
急性智齿冠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的牙源性感染疾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局部冠周冲洗治疗,冲洗常明显疼痛,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影响疗效,而常用麻醉药利多卡因在炎性组织内浸润效果不佳,阻滞麻醉又有将细菌带入深部组织导致间隙感染的可能。我科在冠周冲洗前采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冠周局部浸润麻醉,止痛效果良好,有利于彻底冲洗,可减少治疗时间。
急性智齿冠周炎的诊断标准[1]:智齿冠周牙龈红肿,充血糜烂疼痛,盲袋溢脓,伴有或不伴张口受限。纳入标准[1]:无明显间隙感染及全身症状;能按要求准时复诊,2周内未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严格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07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来浙江省台州医院路桥院区口腔科就诊的患者共计160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16~35岁,以18~25岁最多,左侧智齿82颗,右侧智齿78颗。将160例患者按门诊就诊顺序分为阿替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各80人,分别采用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治疗。
0.9%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过氧化氢溶液(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每支1.7mL,含盐酸阿替卡因68mg与酒石酸肾上腺素17µg,法国碧兰公司);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规格:5mL∶0.1g,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规格:1mL∶1mg,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治疗前将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加入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配制成1∶100000备用。
2组病例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去冠周及盲袋明显的脓液及食物碎屑等,再按分组分别用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在冠周远中及颊舌侧行局部浸润麻醉。10min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3%过氧化氢液交替冲洗患侧智齿冠周及盲袋,冲洗时将针头插入牙齿与龈瓣的间隙内,分别在远中及颊舌侧冲洗,直至冲出无泡沫清亮液体为止,并嘱于次日及以后每日复诊,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痊愈,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在治疗期间原则上不用其他药物或治疗措施,若治疗3d无变化或有加重倾向的患者辅助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1.5.1 观察指标 记录首日冠周冲洗时疼痛评分、24h后治疗效果、控制冠周炎炎症的治疗时间。
1.5.2冠周冲洗时的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2,3]法记录冠周冲洗时的疼痛分值。采用10cm的直线,直线的“0”端表示无痛,“10cm”端表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的感觉程度不同,在直线的相应尺度做记录,再转为疼痛评分0~10分。
1.5.3 冠周炎治疗效果评价标准[4]完全或明显好转:完全或基本止痛,冠周牙龈红肿消失或基本消失,开口正常;基本好转:疼痛较治疗前缓解,冠周红肿尚未消退,张口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变化:仍疼痛,冠周仍红肿,张口度无改善;加重:疼痛较治疗前加重,张口度较治疗前变小,有冠周脓肿形成或并发间隙感染等。
1.5.4 不良反应记录 复诊时观察有无治疗后过敏、头晕、血压明显升高、注射区水肿、神经损伤、疼痛、感染、炎症扩散、邻近间隙感染及颌骨髓炎等反应。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阿替卡因组首日冠周冲洗时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利多卡因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阿替卡因镇痛效果优于利多卡因,详见表1。
表1 首日冠周冲洗时疼痛评分比较(±s)Tab 1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 for pericoronitis washing for the first tim(e±s)
表1 首日冠周冲洗时疼痛评分比较(±s)Tab 1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 for pericoronitis washing for the first tim(e±s)
P组别利多卡因组阿替卡因组冲洗时疼痛评分/分4.90±1.822.62±1.82<0.01
阿替卡因组24h后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利多卡因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阿替卡因24h治疗效果优于利多卡因,详见表2。
表224 h后治疗效果比较(n)Tab 2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icacy after 24h(n)
在炎症控制整个疗程中,阿替卡因组显著优于利多卡因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阿替卡因控制冠周炎炎症治疗时间少于利多卡因,详见表3。
表3 控制冠周炎炎症的治疗时间比较(±s)Tab 3 Comparison of total treatment time for inflammation control(±s)
表3 控制冠周炎炎症的治疗时间比较(±s)Tab 3 Comparison of total treatment time for inflammation control(±s)
P组别利多卡因组阿替卡因组4.27±1.913.19±1.59<0.01控制炎症的治疗时间/d
阿替卡因组出现1例炎症扩散,1例注射区疼痛;利多卡因组出现4例炎症扩散,3例注射区疼痛,1例注射区水肿,1例注射区感染。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智齿冠周炎是青年人常见的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的牙源性感染性疾病[5],若延误治疗,感染可蔓延或血行扩散,侵犯下颌骨的黏骨膜,颞肌、咬肌等组织,导致不同程度的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疼痛及较重的全身症状等严重的并发症[6]。常规冠周冲洗时因利多卡因在炎性组织内浸润效果不佳[7],阻滞麻醉又有将细菌带入深部组织导致间隙感染的可能,临床上多不使用麻醉药品麻醉,故常疼痛明显,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影响疗效。已有较多研究[8,9]表明,阿替卡因的渗透性强于利多卡因,在炎性组织内浸润效果优于利多卡因[7],表明阿替卡因弥补了口腔炎性组织麻醉的缺点。
表4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Tab 4Comparis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n)
阿替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部麻醉药,麻醉中的作用机制与其他局部麻醉药相似,但是其分子结构中芳香环提高了阿替卡因的脂溶性,较其他局部麻醉药物有更强的组织渗透性和扩散性。其与盐酸利多卡因比较具有更强的渗透性[10],具有起效快、毒性低等优点,在炎性组织内也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7],可避免冠周冲洗时因为疼痛而导致冲洗不彻底影响疗效的情况,也可减少阻滞麻醉而引起的并发症,如注射区水肿、疼痛、感染、炎症扩散、邻近间隙感染、神经损伤等[11],还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及恐惧感,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利于防止牙科畏惧症的发生,使患者更容易配合治疗,提高疗效。Malamed等[12]应用阿替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给药前、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对心血管系统均无明显影响,也未见任何有实际意义的不良反应,说明了阿替卡因的安全性。本研究中,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应用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冠周冲洗时疼痛明显轻于利多卡因组,24h治疗效果也优于利多卡因组,而且还缩短整个疗程,也提示阿替卡因作为智齿冠周炎冠周冲洗时局部浸润麻醉药的临床价值。2组病例在不良反应上虽差异较大,但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观察例数不足有关,需进一步观察。
疼痛是连续性的,不能分级或只能模糊地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VAS量表由AiTkens在1965年首先提出,作为一种简单的主观经历测量工具,适用于评定难于直接测量的特征或行为,例如对疼痛的评价。其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高,并有很高的可信度与灵敏度。2组病例应用VAS量表后解决了冠周炎疼痛主观感受不易测量及比较的缺点,通过对个体间值的差异并综合进行分析,可充分反映2种麻醉方式对冠周冲洗的镇痛效果,并保证了数据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阿替卡因可作为急性智齿冠周炎冠周冲洗时局部浸润麻醉药,且其用药量少,起效快,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0-101.
[2] 李 健,张秀萍,黄赖机,等.芬太尼透皮贴治疗口咽部放疗所致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05,16(8):614.
[3] 刘志松,李晓飞.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4):346.
[4] 戴 杰,周 岐,尹美女,等.电刀切除龈瓣辅助治疗急性局限性冠周炎的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2011,31(1):53.
[5] 张石革.龋齿、急性牙髓炎、牙龈炎及智齿冠周炎与药物治疗[J].中国药房,2006,17(2):159.
[6] 邵长江.奥硝唑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临床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15(5):289.
[7] 吴煜农.复杂牙拔除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8.
[8] 綦 成,张春燕,亓庆国,等.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磨牙牙髓治疗中镇痛效果的比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16(8):468.
[9] 杨卫星.上尖牙拔髓术中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6):960.
[10] 杨裕莲,汤传新,余常金.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硬膜外腔麻醉用于剖宫产[J].实用全科医学,2004,2(6):537.
[11] 曾光明.口腔临床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
[12]Malamed SF,Gagnon S,Leblanc DA.Comparison between articaine and lidocaine in pediatric dental patients[J].Pediatre Dent,2001,22(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