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春玲,马建荣,王 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早产儿常见呼吸系统并发症,目前,除机械通气外,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也被列入 NRDS常规治疗方案。国内应用进口PS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肯定,而国产PS制剂应用于临床的疗效及安全性报道较少,与进口PS对比研究的国内报道很少。本文就我院使用国产与进口PS治疗NRDS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1 资料 2009年5月-2010年10月我院NICU收治的NRDS(Ⅱ期及以上)患儿共107例,男61例,女46例,胎龄(32.15±2.36)周,出生体重(1 871.6±563.1)g。应用抽签法确定应用国产/进口PS制剂。A组(42例)应用国产PS和机械通气治疗,B组(37例)应用进口PS和机械通气治疗,C组(28例)为因社会因素未使用PS,单纯机械通气治疗组。三组其他治疗相同。NRDS诊断标准参考《实用新生儿学》[1]。
1.2 方法
1.2.1 PS制剂 国产PS制剂(Calsurf,珂立苏)是从牛肺灌洗液中提取的天然肺表面活性制剂,由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70 mg/支。进口 PS制剂(Curosurf,固尔苏)是从猪肺匀浆中提取的自然肺表面活性制剂,由意大利Chiesi Farmaceutici SpA公司生产,120或240 mg/支。
1.2.2 给药时间及方法 临床有NRDS症状、体征的早产儿,经气管插管拍片,确诊为Ⅱ期及以上NRDS并确认气管插管位置后,给予气管插管内注入PS制剂。两种PS制剂应用前均需复温。国产PS制剂为冻干粉剂,需要注入2 mL灭菌注射用水并置于震荡仪内震荡10 min促使其溶解。进口PS制剂为混悬液,复温后可以直接注入气管插管内。注药后二者均需给予复苏气囊加压通气,确认药液完全进入肺内后,再次连接呼吸机。除非有明显呼吸道阻塞表现,一般用药后6 h内不进行拍背吸痰。
1.2.3 给药剂量及重复给药标准 首次剂量国产PS制剂按40~100 mg/kg气管内注入,进口PS制剂按100~200 mg/kg气管内注入。对首次剂量后仍需持续吸入30%以上氧浓度才能维持氧饱和度≥88%的早产儿给予重复剂量,国产PS制剂按40~100 mg/kg给予,进口PS制剂按100 mg/kg给予。
1.2.4 观察项目 用药前、后密切观察患儿皮肤颜色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 1、2、6、12、24 h 采血,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8%以上,并记录参数变化。分别于用药前0.5 h及用药后2~6 h拍摄肺部X线片,并由单盲的放射科医师按NRDS的X线片分期标准进行半定量评分[2],每期为1分。同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与结局。
1.2.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
2.1 临床资料比较 三组出生体重、胎龄、Apgar评分(1 min、5 min)、用药前病变严重程度(以X线评分为代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种PS重复用药情况比较 符合上述重复用药标准者,给予重复用药。结果见表2。
表2 国产与进口PS重复用药情况比较(例)
2.3 临床表现 NRDS患儿于机械通气治疗下仍有症状者,气管内注入国产或进口PS后,数分钟内原皮肤紫绀转红润,经皮血氧饱和度升高,随之呼吸困难减轻或消失,肺呼吸音增强。结果显示,国产与进口PS临床效果相同。
2.4 血气 气管内注入PS或单纯机械通气治疗后,患儿血气值均明显好转,治疗后6 h基本恢复正常。三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血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机械通气参数 临床应用国产和进口PS 1~24 h,其机械通气参数PIP值均明显低于单纯机械通气组(P<0.01),国产和进口P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国产PS后2~6 h,FiO2较单纯机械通气组明显降低(P<0.05),6 h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进口PS组FiO2始终未出现明显降低(P>0.05)。三组间PEEP和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6 NRDS患儿肺部X线转归 治疗前X线检查显示,NRDS患儿肺部病变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S后2~6 h,国产及进口PS组患儿肺部病变均明显好转(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机械通气治疗组患儿肺部病变未见明显改善(P>0.05),见表4。(P>0.05)。见表5。
表3 107例NRDS患儿用药前及用药后1~24 h血气及机械通气参数比较
表4 三组胸部X线NRDS评分
2.7 应用PS治疗对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影响 应用国产或进口PS治疗组较单纯机械通气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住院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表5 国产与进口PS治疗对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影响
2.8 并发症与结局 应用国产PS组发生肺出血2例,Ⅳ级颅内出血3例,早产儿眼底视网膜病变合并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例,DIC(同时伴肺出血及Ⅳ级颅内出血)死亡1例;应用进口PS组发生肺出血4例,Ⅳ级颅内出血1例,气胸死亡1例;单纯机械通气治疗组发生肺出血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
内源性PS是一种磷脂衍生物,由肺泡上皮Ⅱ型细胞分泌,铺衬在肺泡内液体层的表面,维持呼吸系统正常生理功能。NRDS系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分泌PS不足导致肺泡萎陷所致,因而早期使用外源性PS是治疗NRDS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3-4]。
剂型上,国产PS为冻干粉剂,需要时间溶解,存在无法完全溶解以及容易出现泡沫等现象。进口PS为混悬液,较国产PS使用方便快捷。这与包志丹等[5]报道一致。临床表现上,国产与进口PS具备同样的临床效果,起效同样迅速,需要重复用药的情况也没有明显差异。血气指数方面,因为无论PS制剂是否直接对患儿血气值发生影响,都可以通过调节机械通气参数来改善血气状况。结果显示,无论气管内是否注入PS,机械通气治疗后患儿血气值均明显好转,并于治疗后6 h基本恢复正常,且三组血气值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用药1 h后各时间点,国产和进口PS组PIP均明显低于单纯机械通气组,提示应用国产/进口PS均可通过更低的PIP维持血气,进而可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有研究显示,外源性PS能有效地快速提高NRDS患儿的肺扩张和气体交换,肺氧合功能改善,FiO2明显降低[6]。本研究结果提示,应用国产PS可以降低用药后2~6 h机械通气FiO2,而应用进口PS未见上述效果。考虑其原因:国产PS制剂比进口PS制剂稀薄,由气管内注入后能较快分散,从而更好地改善氧合。6 h后这种影响消失,国产与进口PS组需要同等的氧浓度维持正常血氧。
肺部X线转归方面,国产PS与进口PS具有同等效果。用药后2~6 h,二者肺部X线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单纯机械通气治疗组。
有报道,PS替代治疗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7-8]。但早产儿病情复杂,本研究的部分病例合并顽固呼吸暂停、肺出血等导致通气时间延长。同样,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住院时间,多种疾病可导致死亡。本研究应用国产与进口PS治疗NRDS患儿,其住院时间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包志丹等[5]、石云等[9]报道一致,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自1980年出现了PS替代治疗的报道,关于其并发症的报道各不相同。有研究者认为,应用PS制剂后,可能导致颅内出血和肺出血的发生率增加,原本需要高通气压的肺可能发生气漏,外源性PS制剂所含的蛋白质进入机体会产生不良反应等。还有研究显示,除注药过程会因进入药液量较多而发生一过性低血氧和心动过缓外,PS无论作为预防还是抢救治疗均减少了NRDS或NRDS风险患儿气漏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4]。对其他早产有关的并发症,如颅内出血、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慢性肺疾病和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没有影响[10-11],也没有临床应用PS出现免疫问题的报道[12]。本资料病例数较少,仍需增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在治疗早产儿RDS时,国产与进口PS同样安全有效,操作时使用进口PS更加方便快捷。
: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1-427.
[2]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8-461.
[3]Engle WA,The 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Surfactant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respiratory distress in the preterm and termneonate[J].Pediatrics,2008,121:419-432.
[4]Sweet D,Bevilacqua G,Carnielli V,et al.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J Perinat Med,2007,35(3):175-186.
[5]包志丹,程锐,邹芸苏,等.固尔苏与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比较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12):1748-1787.
[6]戴芸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3):172-173.
[7]杨晓光,叶贞志,李步云,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4):1118-1120.
[8]牛世平,王小虎.珂立苏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1):41-42.
[9]石云,杨娜,刘敬,等.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6(13):9-12.
[10]董声焕,孙眉月.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16(2):120-124.
[11]冯思国,钟晓蓉.国产及进口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6(3):296-299.
[12]甘小庄,宋国维.欧洲和加拿大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应用指南和建议[J].新生儿科杂志,2005,20(4):1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