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及BIS的影响

2012-08-28 03:32吴书平张春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3期
关键词:插管芬太尼气管

吴书平 张春艳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及BIS的影响

吴书平 张春艳

目的观察在全麻诱导中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影响,比较二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0.4μg/kg、芬太尼4μg/kg进行麻醉诱导。观察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管插管后3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结果两组T1与T0比较:SBP、DBP、HR均降低(P<0.05),S组T2、T3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T2、T3与T0比较:SBP、DBP、HR均升高(P <0.05)。F组与 S组比较,T1时刻 SBP、DBP、HR 更低,而 T2、T3时刻 SBP、DBP、HR更高。两组在T1、T2、T3时刻BIS值显著低于T0时刻(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4μg/kg进行麻醉诱导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并维持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

舒芬太尼;芬太尼;气管插管

全麻气管插管时可引起强烈的插管应激反应,使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和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活性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增加[1,2],这往往会增加患者的脑血管意外,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BIS变化的影响,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80例,ASAⅠ~Ⅱ级,男45例、女35例,年龄31~61岁,体重45~78kg,无心血管系统病史及肝、肾功能异常,术前无阿片类药物滥用史,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40例。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开放静脉通路,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mg/kg、依托咪酯 0.2mg/kg、舒芬太尼 0.4μg/kg(S 组)或芬太尼4μg/kg(F组)、罗库溴铵0.8mg/kg,明视下经喉气管插管,ID号为7.0~7.5,所有插管均一次成功。

1.3 检测指标 用PHILIPS-V24C麻醉监护仪监测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管插管后3min(T3)各时点的SBP、DBP、HR及BIS。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均数采用方差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S组T1与T0比较:SBP、DBP、HR、BIS值均显著降低(P<0.05),T2、T3与 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显著低于T0(P<0.05)。F组T1与 T0比较:SBP、DBP、HR、BIS值均显著降低(P <0.05),T2、T3与 T0比较 SBP、DBP、HR 均升高(P <0.05),BIS 值显著低于T0(P<0.05)。组间比较:F组 T1时 SBP、DBP、HR低于 S组(P <0.05),T2、T3时 SBP、DBP、HR 高于 S组(P <0.05),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和BIS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和BIS的比较±s)

注:*与T0比较P<0.05△与S组比较P<0.05

指标 组别 T0 T1 T2 T3 SBP(mm Hg) S 111±490±6*118±5108±5F 108±483±7*△ 131±9*△ 129±7*△DBP(mm Hg) S 78±567±9* 76±471±6F 77±661±8*△ 88±7*△ 83±5*△HR(次/分) S 81±1667±13* 77±1475±13F 83±1560±15*△ 91±16*△ 88±15*△BIS S 95±440±9* 45±950±6F 94±541±8*47±753±7

3 讨论

全麻诱导过程中,特别是气管插管时咽喉和气管内感受器受机械刺激,引起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活动亢进,血流动力学变化极大,有研究表明,复合芬太尼4μg/kg既可减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又可有效抑制皮质兴奋性增加[3],芬太尼属μ阿片受体激动药,具有抑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抑制代谢和应激反应的作用。芬太尼与孤束核以及第9和第10对脑神经核中富含的阿片受体相结合后抑制来自咽喉部的刺激。而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是新型的μ阿片受体激动药,对于μ受体有更高的选择性,μ受体具有μ1和μ2两种亚型,激动μ1受体产生镇痛作用,激动μ2受体产生呼吸抑制,而舒芬太尼与μ1受体结合较芬太尼有更好的选择性,故舒芬太尼镇痛作用长于芬太尼,而呼吸抑制时间短于芬太尼[4]。有研究发现[5]舒芬太尼与受体的亲和力是芬太尼的12~27倍,镇痛作用是芬太尼的7~10倍[6],作用持续时间为其2倍。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经诱导后,SBP、DBP、HR均有显著降低,但F组与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为显著,气管插管后SBP、DBP、HR均呈上升趋势,但S组患者血压相对稳定,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组患者血压升高,与诱导前比较及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舒芬太尼0.4μg/kg复合依托咪酯0.2mg/kg,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导致的应激反应,更有利于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BIS作为一个评价麻醉镇静的良好指标,常用于麻醉深度的监测,并不受肌松状态的影响[7]。本实验在诱导后BIS值在45~60之间,说明两组患者诱导后镇静适度,无麻醉过浅,同时两组患者的SBP、DBP、HR也适度下降,在气管插管后SBP、DBP、HR均增加,而BIS值亦有升高趋势,说明BIS值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亦可说明BIS虽可以很好地用于评估患者的镇静深度,但对镇痛程度的反映缺乏灵敏性[8]。

综上所述,舒芬太尼0.4μg/kg与芬太尼4μg/kg用于全麻诱导时,均可达到适当的镇静深度,但舒芬太尼0.4μg/kg血流动力学相对更稳定,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1]Coppens MJ,Versichelen LF,Mortier EP,Do we need inhaled anesthetics to blunt arousal,hemodynamic responses to intubation after i.v.induction with propofol,rocurtonium,Br J Anaesth,2006,97(6):835-841.

[2]Weber F,FüSSEL u,Gruber M,et al.The use of remifentanil for intuba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during sevoflurane anesthesia guided by bispectral indes(BIS)monitoring.Anaesthesia,2003,58(8):749-755.

[3]刘刚,王国林.异丙酚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麻醉诱导时腹部手术病人心血管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1):69-70.

[4]Bailey PL,Streisand JB,East K A,et al,Differences in magnitude and duration of opiod-induced respiratory depression and analgesia with fentanyl and sufentanil.Anesth Analg,1990,70:8-15.

[5]Stahl KD,Van Bever W,Janssen P,et al.Receptor affinity and pharmacological potency of a series of narcotic analgesic anti-diarrheal and neuroleptic drugs.Eur J Pharmacol,1997,46(3):199-200.

[6]Ebert TJ,Ficke DJ,Arain SR,et al.Vasondilation from sufentanil in humans.Anesth Analg,2005,101(6):1677-1680.

[7]严敏,戴安卢,Berthold,等.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下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双频谱指数与墒指数的关系,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10):929-931.

[8]邓玉萍,黄焕森,高崇荣.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儿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0):857-859.

041000临汾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插管芬太尼气管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临床分析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