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2012-08-27 13:55陈德新
海峡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习作想象作文

陈德新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陈德新

连江县苔菉中心小学

从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状况看,教师苦、学生愁、费时多、效率低的现象还很严重,“写什么”、“怎么写”两大难题困扰着作文教学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突破旧有教学思想的束缚,开拓课程改革的新路,在作文教学指导中,适时地帮助和鼓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打通宽松、充满人性的习作之路,让学生的习作富有童心、童趣,个性飞扬,展现自我。

新理念 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农村小学

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状况看,教师苦、学生愁、费时多、效率低的现象还很严重,许多小学生对写作充满恐惧感。于是,要改变这种现象,消除学生的写作畏难情绪,创设轻松活泼的写作环境,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不断探究的问题。近几年,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写作文,取得一定的效果。

1 细化指导,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会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至关重要。

1.1 留心周围事物,培养写作意识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它本身是会说话的,是学生写作的源泉。用心观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地大物博,有着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如:浩瀚的大海,海上日出,雨后彩虹,海边垂钓,沙滩上各色各样贝壳等。在这里,正月十五,渔家张灯结彩游“鱼神”,五月五,海上龙舟竞渡祈求风调雨顺,年年有鱼等方面的风俗习惯都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材料。在农村还有风景秀丽的田野风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以及生活中的人和事。总之,在农村,目之所及,到处都有写作的题材。因此,农村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接触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丰富作文素材,这样在写作时就能做到有东西可写。如连江县黄岐半岛的最末端——“北茭鼻”,它三面临海,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是著名游览胜地。我带着学生去游览北茭鼻,并有意识指导学生观察茭鼻风光—— “老蛇咬青蛙”、“观音爬楼梯”、“铜锣铜鼓”、“老鹰觅食”、“龙腾虎跃”等等,并结合景点讲了有趣的传说故事。学生到实地观察具体景物,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要求学生把看到景物的特点、听到的传说以及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下来,学生有了所见,所闻,所感,就会乐于去写。写出的作文也就会生动、具体,富有真情实感。

1.2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乐于动笔

阅读不但能积累知识,而且有助于学会写作方法。由于农村孩子过去受到经济条件限制以及设施简陋,没有图书馆,没有图书室,学生很少有课外书阅读,这样有碍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同时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目前,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学校开始了图书室建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单是读文学书,还要读自然、科学、艺术等内容的书。只有博览群书,且善于读书,才能积累丰富知识,才能从中汲取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写作能力。特别是目前语文教材中,语言表达典范,文化内涵丰富,浅显易懂,为学生写作提供典范。如我教的四年级《白鹅》、《白公鹅》、《母鸡》,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了解写动物,要抓住动物的特点来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就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动物,其中有的学生写了这样一段:“今天在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了三只狗在打架。我就走过去,本想靠近点看,可是,那三只狗太猛了,我害怕被它咬。那该怎么办,如果站在远处,又看不清楚,那就站近点,只见那只黑白相间的狗,扑在了灰色的狗身上猛咬一通,灰狗就流出了血,原来站在旁边白色的狗看不下去了,立刻也扑在了黑白相间的狗身上,狂咬起来。灰狗见白色的狗来帮它,赶紧猛扑过去,黑白相间的狗见自己打不过就落荒而逃。我心想只要团结,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由于学生读了课本内容,懂得写动物的方法,就模仿写了这段话,可以说,观察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又有自己感受。总之,广泛阅读,不断积累,不失时机创设情境,不但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得到很好训练,也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3 尊重学生张扬个性,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里所谓的“真”,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而在于真实感受。农村学生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里天真活泼,聪明好动,见多识广,想象丰富。因此,教师要打破对学生写作的限制,让学生自由写作,改变以命题为主的作文模式,多出半命题作文和无命题作文,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空间,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想象,以一种童心去理解学生的想象,欣赏他们的想象,并注意以巧妙的方法,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向着更加合理、更加现实、更加富有创造的境界发展,达到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学完《小木偶的故事》这篇通话课文,我设计了课后扩展练习:“试想象一下,小木偶有了各种表情后,在他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事情?把它写下来。”这不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展开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这样的“空白”,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发挥想象,补上“空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平时多让学生写想象丰富、情节有趣的童话或科学方面的内容、情节离奇有趣的科幻故事。这样,学生会写出一篇篇生动有趣、蕴涵丰富的文章。

2 拓宽思路,激发创作动力

学生写作文时需要鼓励和帮助,特别是老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尊重学生个性,为他们创造宽松的习作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创作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1 消除对作文的神秘感、恐惧感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平时要降低写作的要求。农村学校设备少,教师水平相对不高,老师按部就班,不深入教研,对学生作文教学存在“拔苗助长”的情况,既对小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要求审题严谨,立意高远,又要求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文采。无意间将小学生习作变成成人的“写作”、作家的“创作”。在这样的“高压线”下不能出现“未来的作家”,而且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神秘感和恐惧感。其实,《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没有明确提出“中心” 、“思想健康”的要求,就是减轻学生习作压力,将作文当作一种倾诉,一种情感的表达。因此小学生作文应该是一种练习,不能把要求提得过高,应该让学生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口”,有什么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写”,应该让学生用明白流畅的语言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出来。学生一旦牢固树立这一种理念,写作文时就不会产生恐惧了。

2.2 降低作文要求,激发表达的欲望

课本中每单元的作文训练,都是城里的教学专家编写出来的,其命题多以城市为环境提出写作要求,不适应农村学生的作文训练,而且要求很高。其实作文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命题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有新意,有时代感,要力求活泼,富有情趣,让学生一见题目就能产生兴趣,展开思路。如:用半命题、自由题或问题式的命题替代传统的“命题”方式,给学生留下补充的余地,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于是产生写作的冲动。如《没有地球,人类将怎么办?》《你最喜欢什么样的主持人?》《假如我是……》《我想对老师说》等,这些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新意,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而且这些题目写作范围广,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就连平时不喜欢作文的学生,也有了兴趣,使之乐于作文。

2.3 优化作文评价方法,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而成就感则能激发学生创作的动力。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我们要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多给予肯定,少给予否定,应多寻找其闪光点。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与评价,只要是学生自己动手写的,都应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都能感受到写作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的作文教学指导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突破旧有教学思想的束缚,开拓课程改革的新路,在作文教学指导中,为学生打通宽松、充满人性的习作之路,让学生的习作富有童心、童趣,个性飞扬,展现自我。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习作想象作文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