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不可以无我

2012-08-22 02:48李树喜
中华诗词 2012年5期
关键词:采菊字面东篱

李树喜

诗不可以无我,是一个永久性话题。诗人生于世间,经之历之,观之思之,有所感,有所得,有所构想。于是推敲锤炼而为之诗。因此,我们可以直言不讳、理所当然地说:诗不可以无我,诗是诗人情感思考的反映和宣泄。

真正的诗词无不打上“我”的烙印。古今诗词许多篇章是直接有我:《诗经》三百篇直接写我的超过半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汉魏以后,“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拟行路难》)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现代毛泽东:“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有些诗字面没有我字,但分明无误就是写我: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岳飞“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陆游“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字面无我,但说的分明无误我言如我在——我就是我。

诗中有我,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字面无我的,往往我在其中,属于间接有我。还有的写景行文皆无我,甚至排斥我在;看似遗世独立、不食人间烟火,如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细细品来,作者身世环境,峻拔孤寒的品性,人生的感悟和哲思,都在里边——客观描写中有主观感受,不可以说是无我。

古来诗家和评论家关于“有我”、“无我”有不少讨论。最典型的是近人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作者认为“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王国维对无我之境的解释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际上,任何诗人不可能做到纯粹的“以物观物”,归根结底是以人观之。即使冷眼旁观,也冷眼在侧:喜怒哀乐,亦发自胸臆。有主观因素在,怎能是无我呢?国维大师之论,看来难免偏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疑是陶渊明的环境。“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正是陶渊明的心境。当然,这些我是隐形的,是将我有机地融入作品之中,是自在的或超然的,都是给人以思考启迪和美学享受的佳作。

我们看到,不少人写诗喜好议论国家社会大事,将重大事件节庆概述议论一番,似乎于己不着边际。其作品往往空泛乏味。倒还不如从自己身边着眼,写写亲身的经历和真实感受,将“我”置于一个合理的位置和角度,在“我”的微观中体现时代社会变迁的宏观。总之,诗人创作不必回避有我,而是提倡有我,问题是要“我”得高明,“我”得自然,“我”得创意,恰到好处,达到环境人文作品和自我的统一。

猜你喜欢
采菊字面东篱
李久香
胡新科
深秋
金缕衣
别误会这些英语
偶感
别误会这些英语
数字在法语俚语中的使用
世间每一朵菊花,都有东篱的香气
何不采菊东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