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陈 朱 颖 朱苏兰 何 莹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高〔1〕。影响人群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年龄与性别、体重、饮食、生活习惯等〔2〕。有关研究资料提示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原发性高血压和Hcy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186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82例;年龄48~83岁,平均(62.7±11.4)岁。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规定的诊断标准〔3〕。对照组为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8~76岁,平均(69.2±4.6)岁。所有人选者均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近期内均未服用叶酸、Vit B12和Vit B6。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组 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单位:mmHg),将高血压患者分为l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舒张压90~99),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舒张压100~109),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舒张压≥110)。
1.2.2 血清Hcy检测 早晨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4 ml,离心分离血清,Hcy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在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所用试剂及标准品均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均以x±s表示。各组间差异水平进行t检验。置信水平95%。
2.1 各组间Hcy水平 见表1。对照组与2级、3级高血压组比较,Hcy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1级高血压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Hcy水平在高血压患者组的不同分级中,3级高血压患者最高,与2级、1级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2级高血压患者与1级高血压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2 各组组内性别间血清Hcv水平 见表2。对照组及1级、2级、3级高血压患者组内男性血清Hcy值高于女性,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对照组及各高血压分级组内血清Hcy水平在不同性别组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 >0.05)。
表1 各组血清Hcy水平及有关指标比较(x±s)
表2 各组内血清Hcy在不同性别间的比较(x ±s,(μmol/L)
Hcy是细胞内蛋氨酸脱甲基而生成的一种含硫基的氨基酸,属于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血液中约70%Hcy与白蛋白结合,其余以游离形式存在。正常成年人体内Hcy相对较低,当Hcy代谢相关酶缺乏或叶酸、VB12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时,常出现Hcy代谢障碍,引起体内高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一般认为,成年人空腹血浆总Hcy正常值范围为4~12μmol/L。理想值为 <10 μmol/L,>15μmol/L为高 Hcy血症〔4〕。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cy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5〕。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肯定、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研究血液中Hcy浓度与高血压疾病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水平Hcy的致高血压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其形成机制是外周循环阻力增高。导致高血压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血清高水平Hcy促进氧化应激,可引起内皮细胞肥大、受损,血管弹性膜断裂及紊乱,内皮下水肿及纤维组织积聚,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阻碍内皮细胞再生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提高血液的凝固性。本研究观察了18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例血压正常的对照者之间血清Hcy水平的差异,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6,7〕。本研究结果说明Hcy增高与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有关,提示Hcy水平升高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另外,血清Hcy水平随着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各组内男女血清Hcy水平变化不一致,男性血清Hcy水平普遍高于女性,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朱爱萍等〔8〕报道不一致。但此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机体内激素水平(特别是雌激素)对Hcy的代谢有影响。
综上所述,血清高水平Hcy可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Hcy水平可初步反映出疾病的发生程度。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而早期缺乏临床症状。长期血压升高,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肌肥大、大血管损伤、肾脏损害等,一些高血压患者最终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而我国是一个高血压大国,与西方国家人群相比,我国人群的血浆Hcy水平偏高〔9〕。因此,临床上尽早检测Hcy,及时发现并治疗高Hcy血症,对于高血压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1 冯正仪.内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5-7.
2 种冠峰,相有章.中国高血压病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生,2010;26(3):301-2.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0.
4 李建珍,田慧琴,张唐山,等.原发性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143-4.
5 姚光辉,余 新,朱红梅.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危险分层的关系〔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9):751.
6 刘义明,凌 云,钟毓琼,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探讨〔J〕.河北医学,2010;16(8):949-51.
7 黄承乐,黎荣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3):82-3.
8 朱爱萍,黄淑田,王建霞,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初探〔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13-4.
9 Homocysteine Lowering Triallists Collaboration.Dose dependent effects of folic acid on blood concentrations of homocysteine:a meta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trials〔J〕.Am J Clin Nutr,2005;82(4):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