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舟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当前,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级政府、部门正以不同的方式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而作为一向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太原市,如何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大潮中对所辖的新农村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指导,提出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我国农村的基本类型,张利庠初步总结出以下八种可借鉴的发展模式[1]:
1)工业企业带动型。2)特色产业带动型。3)畜牧养殖带动型。4)休闲产业带动型。5)商贸流通带动型。6)旅游产业带动型。7)合作组织带动型。8)劳务经济带动型。
1970年韩国发起“新村运动”,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主要是增加收入为主,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
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的是由1979年开始提倡的“一村一品”运动。它要求一个地方(县、乡、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在一定销售范围内名列前茅的拳头产品,也包括特色旅游项目及文化资产项目,如文化设施或地方庆典活动。
德国是一个强调整体均衡、协调发展的国家,二战后,农村问题长时间比较突出。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农村的凋敝使城乡差距迅速拉大,城市也不堪重负。在此背景下,德国开始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明显减弱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涌入。此后,这一发展方式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并从1990年起成为欧盟农村政策的方向。
太原市市区范围共6个区,其中还保留有农村的街办为22个,乡镇15个,行政村327个。大约有1/3的村庄位于东西山上,2009年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3.69%。太原市市区范围内村镇户籍人口110.48万人,非农业人口76.69万人。
1)村镇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各村镇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太原市村镇体系的规模结构特征是“特大城市—乡镇—村庄”形成城乡二元结构体系。造成城镇体系结构不完善,不利于城镇间相互作用的有序传递,对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地区尤为不利,城乡间相互影响减弱。
2)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据调查,全市还有不少村到村、村到组的道路仍是泥土路。农村河道淤塞严重,水质恶化,直接影响农民生活用水。全市多数村组至今没有纳入垃圾收集系统,垃圾随便乱倒,脏、乱、差现象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不配套问题十分突出。
资金是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与城市建设投入相比,村镇公共事业投入严重不足,难以相应发展。目前,乡镇、村财力都十分紧张,特别是大多数行政村没有产业支撑,全市不少村(尤其是一些远郊村)的财力严重不足,运转困难,资金问题成为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有待进一步衔接。区域内工业和商贸产业吸纳辐射能力不足,乡镇、街办的区域商贸设施发展缓慢,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比较落后。
4)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
村镇数量多规模小,分布不均衡:小乡镇规模普遍偏小,仅有少数城镇驻地人口超过1万人,极少数在1万人~3万人之间,有的城镇人口规模甚至不足千人。村庄主要沿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分布,村庄呈“一字形”“十字形”“满天星”布局现象严重。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好多村庄存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例如村中由于房屋建设的盲目性,村中形成很多没有利用到的空地、闲置地;由于东西山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农村地下采空区等。
5)资源与环境制约。
太原东、西山上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石膏、石灰石等资源丰富,但开发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宜居区的要求存在明显反差。全市农业人口平均拥有耕地0.9亩,只有全市农业人口平均拥有量的47.4%,保护农业用地与加快城市发展之间的土地供求矛盾突出。
通过对太原市市区农村发展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将市区新农村发展的重点放在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条件的村庄进行归类,并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本次研究将太原市市区范围的新农村划分为“一城四区”5种类型。
1)一城——新城。
新城位于汾河东岸,南环高速公路以南,南至南快速路,东至市区行政区界。
新城内的村庄类型主要为平原型农村,此类型的村庄应充分发挥距离中心城区近的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建设好大型设施蔬菜基地、绿地、农艺公园,重点发展蔬菜、花卉、林果等绿色产业,充分挖掘体验、休闲、观光、娱乐和教育功能,密切城乡交流,推动城乡融合。
同时依托机场和高速路发展物流、高科技产业园等二三产业为辅,形成由城市经济带动发展的城郊型新农村。
2)四区。
西山地区:该区位于汾河西岸,靠近西山,可发展浅山型农业,该区域内村庄主要建设干鲜果品和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特种业,建设特种特养业基地。还应严格控制土地开发,经济建设依托晋祠发展服务型的第三产业,恢复传统的“千亩良田”,划定基本农田范围,并加以严格保护。同时利用良好的旅游文化资源,争取打出特色,为旅游业提供一产基础,依托三产发展果品采摘,一、三产共同促进,同步发展。
北部生态屏障区:北部生态屏障区包括柴村以北的水源保护区、太原第二热电厂以北的生态恢复地区、崛山—柳林河风景区和牛驼寨—黄寨风景区等。
该区域内应逐步搬迁具有重大污染的企业,进行生态恢复;严格保护风景区、水源地及文化遗产。村庄建设以控制建设规模,退耕还林为主,大力推广经济林的种植。
该区域内的村庄产业发展应支持“退二进三”的工业发展策略,重点发展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产业,逐步取消粗放型资源产业,改善生态环境。
东山生态保育区:严格控制东山浅山地区的各种城市建设工程,在浅山景观带的建设中分区分段进行景观设计和引导。该区域内应引导村庄向外迁移、合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控制村庄蔓延。对较大规模的村庄发展可与城市的发展相结合,利用目前太原市东山地区规划的规模较大的居住及商业用地,配套发展相关产业,如服务业等,形成商贸流通带动型发展模式。
南部生态缓冲区:在新城南部建设生态缓冲区,该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应以发展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种植为主,同时将该区域建设为城市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见表1)。
位于新农村建设“四区”中的西山地区是太原市重要的工业集聚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1/4以上。传统的较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和高强度的煤炭开采,也给西山地区带来了突出的地质灾害和生态问题,并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表1 太原市区新农村划分类型
目前,在产业发展上,按照“有进有退、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原则,已大力发展了专业园区。在人文提升上,突出晋阳湖、天龙山、蒙山、太山等山水景观的自然特色,强化晋祠、晋阳古城等历史文化景观的人文特色,打造山西文化创意基地,构造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亮点。
在环境治理上,一批具有较大污染的大型企业已完成搬迁选址工作;同时74座9万t以下小煤矿已完成关闭工作。
隶属于西山地区万柏林区的九院村,大部分用地位于西山沉陷区内,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属于亟待治理的村庄之一。而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实行关闭非法开采和不合格采矿,但关闭这些小煤窑之后,该如何发展,让村庄显得束手无策。
对该类型的村庄建设发展模式的初步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初步指引,正是为其指明了出路。
如今的九院村169户578人,早已整体搬迁山下,家家住上了宽阔雅致的楼房。在生产发展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1)兴建洗煤厂,发展煤矸石砖厂,就地取材,变废为宝;2)对采空区9 091亩荒山进行了复垦和绿化;目前6 000多亩林木长势喜人,700多亩核桃、红枣、杏初见效益。九院村步入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新农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太原市要实现建设成为一流的省会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对于太原市市区内的新农村,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出几种较为普遍的类型,从地域上进行划分,并通过其自身的发展条件,总结出五种可以参考借鉴的发展模式,旨在这一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
[1] 张利庠.可资借鉴的八种新农村发展模式[J].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09(5):72-74.
[2] 陈祖展,李 晟,方 明.构建新农村和谐人居环境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1,3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