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爱华
(湖北省石首市规划设计院,湖北 石首 434400)
易龙湾民俗文化村位于石首市桃花山镇李花山村村域中南部,背靠桃花山,面临三菱湖,总面积约42 hm2。该规划区早在2001年《石首市桃花山镇总体规划》以及2002年《石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被分别列入市二级旅游区和江南东部旅游区的第三区中。由于市、镇的旅游规划只是总体规划,主要作用是宏观指导,并且当时两个规划都没有把易龙湾作为民俗文化村景点考虑,但随着近几年各地“民俗文化村”“农家乐园”的旅游热兴起,而李花山村又是石首市、桃花山镇旅游重点,不仅基础较好,而且开发民俗文化村条件的日臻成熟,为正确引导和加强管控,因此适时编制了《石首市易龙湾民俗文化村规划》。
易龙湾民俗文化村在石首市域范围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独特,有较强的发展优势。通过建设“生态家园”、发展“农家乐园”和挖掘“乡村文化”,可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易龙湾民俗文化村”。
1)地形地貌及区位优势独特。山清水秀的桃花山是石首市唯一山镇,并为湖北省重点省际边界口子镇,兼有低山、平岗、湖泊,距石首城区35 km,北连荆州,南近华容。李花山村东部为连绵李花山,海拔253 m,山下为李花山主要发展区域,有九佛岗—五马口的九五公路穿境通过;西面是风光迤俪的三菱湖。易龙湾坐落于李花山下,三菱湖畔,依山傍水,环境幽静。
2)气候特点。气温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春夏长,秋冬暖,光照足,年日照总数为1 803 h~1 933 h,年平均气温16.6℃,全年无霜期264 d,雨量充沛,年相对湿度79%。
3)植被情况。现已有生长良好的果树、茶叶、蔬菜、竹林、香樟等自然植被,产业优势十分明显。
1)发展已初具雏形。自然村落历史形成,农家乐园随处可见,仙人洞久负盛名,度假村、李花山庄、依水山庄已经营多年,效益好,名气大。这里还曾是江南主要革命根据地,有历史见证的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
2)习俗传说由来已久,乡规民约自然天成。由于历史文化的沉积和磨练,乡民素有“刻苦勤俭、善良淳朴,念祖思乡、邻里和睦、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
3)旅游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希望在周末、节假日远离喧嚣,融入广袤的天地,回归美丽的大自然。
4)有强大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扶持,给予了许多优惠条件。
1)坚持发展的原则;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3)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
1)《石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2020年);2)《石首市桃花山镇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3)《桃花山镇旅游规划》(2001年~2020年);4)《桃花山镇李花山生态园农家乐民俗村建设规划》;5)李花山村易龙湾现状图(1∶2 000)。
规划易龙湾民俗文化村是我市第一个荟萃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民事体验和民居建筑于一体的大型游览区。规划在创建“生态游、农家乐、民俗村”的同时秉承“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荟集精华,有所取舍”为总的建村指导方针,着力打造石首产业带休闲旅游观光新格局。
根据易龙湾在全市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本市和本市就近客源市场为主),确定石首市易龙湾民俗文化村的性质为:
以桃花山自然山水风貌为主,以李花山民俗文化为内涵,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劳动购物于一体的市级大型民俗文化村。
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在提高我市知名度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次规划将七彩色定为易龙湾民俗村形成后的主体色彩。
七彩易龙湾特色构成如下:
道路、民宅——青灰色;公共设施——朱红色;桃树——粉红色;桔树——橙黄色;李树——乳白色;竹、樟树——翠绿色;水域——碧蓝色。
七种色彩层层迭迭,交相辉映,互为衬托,构成易龙湾特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特色。
1)布局原则。a.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易龙湾民俗文化村风格应以本地特色风貌为主,重点发展庭院休闲型、农事体验型、民俗风情与民间工艺展示型等模式的项目。b.分区明确,重点突出。规划项目呈区、片分布,以次、支路连接起来,做到集散结合,动静结合。在配套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基础上,凸显文化内涵与氛围。
2)项目策划。重点建设生态家园,积极推广农家乐,集中建设宾馆、展馆、舞台、卖场、作坊、广场等。a.生态家园。保留原有农田、竹林、樟树和果树,重点发展桃、李、桔等果树。做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景象,基本上达到“月月有花,季季有果,户户有特色”的生态目标。具体规划如下:第一,阳春三月。桃李齐放——赏花、折枝、挖野菜;踏青植树——踏青赏景、植树、蔬菜自种自采;草莓尝鲜——草莓自采、尝鲜。第二,4月~5月。采茶品茗——体验采茶乐趣、制茶奥秘、品茗;拔笋赏桔——竹笋自采、赏桔花之香;品尝枇杷——枇杷自采、品尝。第三,5月~6月。观赏桃李——自采、体验丰收的乐趣;堰塘畅钓——堰垂钓鱼虾、体验儿时童趣,陶冶性情。第四,7月 ~9月。采梨收枣——自行摘梨、打枣之乐;山庄避暑——清水悠、竹林深,最宜避暑。第五,9月 ~12月。金秋采桔——桔红蟹黄之时,体验丰收喜悦;板栗探秘——收获板栗,揭示板栗从果球中变身之迷。第六,1月~2月。举办农家传统大年喜庆主题活动,体验桃花山独特民俗。形成景象:“山清水秀,阡陌纵横,空气清新,世外桃源”。b.农家乐园。本着游客在领略山水绝境风景之余,能回归体验乡间风俗,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玩农家乐的过程中,尽享无限乐趣。本次规划向游客提供如下五种游玩方式:种:提供果树、蔬菜自种,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在体验劳动的同时掌握农业相关知识;赏:观叶、观果、观形(果树盆景);采:瓜、果、菜、笋、草莓自采自摘;钓:龙虾、鱼自钓;尝:瓜、果、菜、茶等品尝。规划除以上五种游玩与农事活动外,还创造条件为游客设置了乡村作坊,用以安排游客能亲自体验的民间活动项目如剪纸、纺织、竹编、车水、烧窑、打糍粑等。形成景象:“清墙灰瓦,柴门竹篱,枯藤老树,小桥流水”。c.民间工艺、藏品展示。将民间珍贵文物、书法国画、剪纸、竹编以及根雕、石雕、木刻;古老农具、钱币及生活用品等集中在展馆展示。展馆印象:“返璞归真,原汁原味,意味深长”。d.民族歌舞表演、人生礼仪演艺。为民风民俗表演、民族歌舞、篝火晚会、生产生活方式及“诞生礼”“婚礼”“寿礼”“丧礼”“节俗”等系列人生礼仪展示提供舞台和场所。舞台印象:“多姿多彩,雅俗共赏”。e.商铺、卖场。为集中销售或农户自主经营分散的小型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加工与销售场所。商铺景象:“人流川动,市井繁华”。此外为丰富旅游内容,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本次规划除安排的民俗文化游览项目外,还为登山、攀岩和划船、泛舟爱好者确定了3条上山通道及1个游船码头。登山:在爬山锻炼的同时参观仙人洞、玉皇庙、鹿角头,上飞燕塔、天龙台一览众山小。游船:在荡舟观景的同时尽享采荷花、莲蓬之乐。
3)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表1 易龙湾民俗文化村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4)规划位置与规模。易龙湾位于李花山村域中南部,东靠桃花山,西抵九五公路。呈不规则形状,总面积42 hm2。
5)平面布局。规划以自然山水为大背景,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为游客塑造了一处别具一格的生态观光园。
规划主广场设在易龙湾民俗村主路入口处,安排有停车、人流集散服务等项目;观光果园安排在九五公路东侧,建有桃、李、枣、板栗等果园和茶园;桔园、菜园和竹林则大部分临近山体布置;垂钓区设在堰塘。民俗民风、民间工艺的表演和展示以及民事体验项目均安排规划区东南部;此外在仙人洞路段,结合现状民宅分布特征,安排特色农庄一条街——易龙天街,满足游客观光、购物、小吃等需求。
游览线路组织:园路是划分不同园区以及联系各景区的主要通道。本次规划线路按主、次、支、小路4个等级考虑,基本上形成了以主、次路为骨干,支路为补充,小路为基础的网状的道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