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中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探讨

2012-08-21 10:14翟思达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年9期
关键词:老龄化住房房屋

● 翟思达

按照联合国的新标准,一个地区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即表明该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按此标准,我国在1999年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8.87%。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人的国家,而且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提供的预测分析,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

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化养老的挑战

1.老年抚养比上升给社会养老金加压

由于老龄化的加速,我国老年抚养比已由1964年的6.4%上升到2009年的11.6%。负担1个老人的劳动年龄人口,2010年大约是5个;而据最新预测,2020年只有3个,2030年仅为2.5个。我国已基本确立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36亿人,已有5806万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年将覆盖60%的县,截至2011年5月底,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1.9亿人,5170万人领取养老金。近年来,城镇离退休金的增速大大快于我国经济的增速,这些均增加了社会养老金的压力。

2.“未富先老”增大养老难度

西方发达国家迈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NP达1万美元的占36%,人均GDP一般都为6000美元以上,可以说无论国家还是个人财富,都足以支持老年人的养老。而我国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时,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即使到2009年人均GDP为人民币25575元时,按照人民币年汇率均价6.831折合成美元也只有约为3700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迈入老龄化社会时的富裕水平。我国作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将面临更艰巨的养老问题。

3.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我国严格计划生育的政策加快了老龄化的速度,带来了严重的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结构呈现严重的倒三角形,家庭结构呈现出“4-2-1”的模式,一对年轻夫妇要抚养他们的子女,同时还要赡养他们的父母共4位老人,将来年轻人负担的养老任务势必越来越艰巨。

4.寿命延长和医学发展增加医疗成本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将不断延长,同时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从而带来相应医疗费用的增加。表1就清楚地显示了年龄和人均医疗消费之间的关系,年龄越大,相应的医疗费用支出就高。另外,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大大增加了医疗成本。二者都加剧养老的资金紧张状况。

5.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缓慢

当前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老龄化的速度。虽然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数在不断增长,但距离社会的要求依然相差甚远,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目前拥有各类养老社会福利机构约4万个,床位约300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9张,远小于发达国家的50至70张。

表1 城乡老年人人均医疗消费状况 (单位:元)

我国如此严峻的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一直受到理论和实践的关注。如何在众多约束,特别是资金约束的前提下,解决好社会化养老问题,“以房养老”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

二、以房养老——一种可行的养老路径选择

1.“以房养老”的界定

“以房养老”是指,拥有住房的老年人与特定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或房产机构)订立合同,把自己的房产所有权有偿转让给银行或特别设立的特定机构(如养老机构)。特定机构房屋的评估价值减去预期折损和预支利息,将其房屋的价值分摊到预期寿命年限中去,按年或月支付现金给老年人,一直延续到老年人去世。老年人在取得现金的同时,继续拥有房屋的居住权并负责维护。当老年人去世后,相应的金融机构获得房屋的产权,进行销售、出租或者拍卖,从而取得房产升值部分的利益。

2.“以房养老”的理论依据

“以房养老”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生命周期理论。一个理性消费者追求其生命周期内一生效用的最大化,而不仅考虑某一特定的消费行为或项目的决策安排时个人效用最大化。即追求在个人生命周期各阶段里,一生收入与一生支出两者间的平衡。而“以房养老”正是出于房屋生命周期与家庭生命周期的差异性,试图将老人去世时房屋的剩余价值变现出来,并在老人有生之年消费掉,从而实现房屋财富在老年人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合理优化配置。二是期货期权理论。“以房养老”实质上就是一种住房“期货化”形式:拥有房屋所有权的老年人将住宅作为“期货”,预售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或特定机构,并从那里获得固定的年(月)金,而此时老年人对该房产依然拥有居住权,直到老年人离开人世,房产才进行交割,所有权归贷款机构所有。

3.“以房养老”的现实基础

我国大多数退休老人,虽然手中的现金存款很少,难以维持其正常的养老生活,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却坐拥一套市价可观的房产。将住房和养老两类社会保障资源重新整合一下,从而把住房资源转变为重要的养老资源,就能使得老年人能够从中获得稳定的持续性的资金收入以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进而使得养老难题得以解决。“以房养老”的核心就是将不动产——房产转变成为流动性资金,使得老年人能够拥有充足的现金颐养天年。

我国家庭的资产结构也为此提供了可能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家庭的非金融资产以住房为主,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世界平均住房拥有率为63%,美国为65%,而日本为60%,我国自有住房拥有率处于世界前列。其中,城市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5.39%,农村更高一些,为94.60%。且拥有2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在城市达到19.07%,农村达到14.40%。

与此同时,我国住房收益率也很高。随着近年房地产价格的迅速攀升,家庭自有住房的收益非常可观。我们以购房的成本价格和住房的当前价值的差价来体现收益,差价越大,表明住房收益越高。在城市中,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已经超过1套,为1.22套。城市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占19.07%,第一套住房平均收益率均值为340.31%,第二套为143.25%,第三套为96.70%(见表2)。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国推行“以房养老”模式不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具备了一定的实施条件。此外,推行“以房养老”业务,还可以盘活住房这种价值不菲的固定资产,实现个人一生中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三、“以房养老”的实践

表2 住房的获得成本和当前价值 (单位:万元)

“以房养老”起源于荷兰,而发展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美国开展此项业务始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发展比较缓慢。到20世纪90年代,该业务开始显著增长。取得一定经验后,美国议会在2005年通过了赞成法案,由住房及城市发展部具体负责制定实施细则并进行审批和管理。

美国 “以房养老”的对象为62岁以上的老年人,此项业务的推出大大改善了美国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据估算,65.3万处于贫困线的老年妇女能够提高其经济地位,收入可以超过贫困线的20个百分点。此外,“以房养老”项目还有效地缓解了社会保障的压力,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随着世界老龄化问题的普遍加剧,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也相继开展此项业务。

从2005年开始,我国也陆续出现了一些类似于“住房养老”的实践性操作。南京市汤山留园老年公寓打出“给我你的房子,我替你养老送终”口号,推出了“以房换养”的变通养老模式,拥有南京当地60平方米以上产权房且年届六旬以上的孤残老人,可将其房产抵押,经公证后入住老年公寓,终身免交一切费用,而房屋产权将在老人逝世后归养老院所有。该项试点持续了两年的时间。

2006年上海地区推出了名为“以房自助养老”的协议,具体做法是:老人直接与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房产交易,办理过户,老人一次性收到房款,同时以市场价格与公积金管理中心签订返租协议,租期双方协定,租金一次性付清。租期满时,若老人健在,则过后直到老人故去的这段时间租金全免;若租期未满老人就故去了,则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剩余租金退还给继承人。

2007年北京地区出现了 “养老房屋银行”,提供租房养老的金融服务。老年人将自己的房屋委托给专业公司,进行房屋的出租以及养护,而获得的租金则供给老年人住养老院,这样不仅为老人提供了现金来源,而且解决了空巢老人在家的内心孤寂的问题。这种方式不会改变房屋的所有权,可以说适应了国人重视自家房产的传统,并且不违背父母与子女两辈人之间赡养与传承的“伦理”。

上述试点,一些因为难以适应我国国情和市场的需要已经退出运营,一些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而且也并未得到大范围推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房养老”在操作过程中还面临各种难以回避的风险。

四、“以房养老”在操作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我国“以房养老”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一是市场风险。房屋估值是确定养老贷款金额的关键,而房屋价值是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波动而起伏的。房价上行时,不排除有部分早年抵押房屋的老人悔约;房价下行时,抵押房屋的贬值给金融机构带来风险。房地产市场的变数不可控,使得双方对房屋估值难以达成一致。

二是寿命预测风险。贷款年限是根据老年申请人的寿命来确定的,而预测寿命是个难题,贷款年限的不确定性致使每月发放的养老金数额也难以确定,隐含着贷款发放期和寿命期不合带来的风险。如果养老贷款发放到期,而老年人还健在,无法偿还贷款致使抵押权实现,老年人不仅将失去房屋,而且将面临生活失去经济来源的困境。

三是金融利率风险。时间跨度长、金额数目大是以房养老业务的特点,数十年利率变动的积累会对以房养老业务的收益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未实现完全利率市场化的我国。

四是政策风险。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城镇化过程的高拆迁率,国内房屋平均30年寿命,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到期,都会增加交易过程中的成本。

上述诸多风险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以房养老”业务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推行以房养老的重要前提条件。

五、构建“以房养老”顺利实施的环境

1.完善消费者保护机制和贷款机构保护体系

“以房养老”机制予以采纳和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的控制。对年老者的保护机制的建立,使其老有所依;对各类参与机构的保护,使其愿意为其利益参与其中,各取所需才可实现“以房养老”的设想。担保机制的建立,尤其是政策性担保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降低业务的经营风险,提高机构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新加坡的“以房养老”业务,就是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来做的,该中心是拥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组织。

2.建立金融贷款、担保、资产评估等机构及个人的信用系统

“以房养老”涉及房地产、银行、保险、社保及行政管理多个领域,其推广需要各方共同的配合和协调,这是“以房养老”得以实施的“软件保障”。在该项业务实施的过程中,涉及资格评审、房产评估、贷款发放和偿还、保险精算、信用评估等方面;而活跃完善的房地产市场更是必不可少。这些制度的完善和相互配合都有赖于相关机构的积极参与、探索和协调。

3.调整经济政策以创造“以房养老”的宽松环境

一是征收遗产税的征收。“以房养老”在美国等国家之所以流行,与其征收高额的遗产税和超前消费观念有很大关系。与其遗留下的遗产要交高额的税负,不如在生前将房产变现以期生活得以改善提高。二是延长现有的居民住宅70年土地使用权政策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房屋交易市场的可操作性。三是对从事“以房养老”相关业务的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使其有利可图。

4.转变传统观念使“以房养老”得以实施

我国传统的财富代际传递观念根深蒂固,如何让民众接受新的消费理念,除了在经济上的措施以外,现代理财理念的推广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理财教育提高人们对“以房养老”这种新型理财模式的认同感。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代际之间的物质联系的减弱,也为这种理念的推广创造了实施条件。

1.柴效伍、胡平:《美国反向抵押贷款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迪》,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4期。

2.鲍家伟:《“以房养老”——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载《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6期。

3.范雪蕾、高子健:《“以房养老”模式的国情分析及其实施构想》,载《商业时代》,2009年第8期。

4.袁友文:《以房养老:国际经验及中国前景分析》,载《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老龄化住房房屋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房屋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奇怪又有趣的房屋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