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玉霞,熊 广,王丹英
(深圳市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3)
我院作为深圳惟一的蛇伤诊疗中心,常年收治各类毒蛇咬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观点自制双黄蛇药散外敷治疗血循毒及混合毒毒蛇咬伤,取得较好效果。本文选取五步蛇咬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双黄蛇药散治疗五步蛇咬伤的疗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表1显示,选取五步蛇咬伤的患者90例,全部病例均选自2009年4月~2011年10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留观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就诊时间方面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2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1.2.1 全身治疗 准确、及早、足量使用相应的抗蛇毒血清,就诊时即刻应用抗五步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是利用血清和进入人体内的游离毒素产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蛇毒失去毒性作用,从而迅速改善症状[1]。为尽快使血清进入患者体内拮抗蛇毒的毒性,我们采用“分段稀释静滴法”,即把全剂量的抗蛇毒血清稀释于5%葡萄糖液250ml内,并加入 10mg地塞米松,以 15滴/min的速度开始静滴,观察20min~30min,病人无不良反应,则以最快速度滴完,儿童用量与成人相等,不应减量。此法大大降低了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同时也加快了抗蛇毒血清的使用时间。同时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大剂量维生素C、利尿剂以及常规注射TAT 1500u。
1.2.2 局部治疗 给予清创排毒,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通过清创处理伤口后取糜蛋白酶2万 u、地塞米松10mg加入 2%利多卡因10ml,在伤口四周做浸润封闭以破坏蛇毒,在肢体肿胀上方行皮下环形封闭术以阻止蛇毒通过上行;针刺牙痕周围肿胀部位放血,促进蛇毒排出。
1.2.3 统计疗效 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黄蛇药散外敷肢体肿胀部位,每日外敷10h~12h,以7d为1个疗程统计疗效。
逐日观察局部皮色、皮温、肿胀、坏死情况以及全身症状,并询问患者疼痛情况,记录2组患者肿胀、疼痛消退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坏死例数。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全身和局部症状全部消失,肢体功能恢复,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显效: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明显缓解,伤口基本愈合,肢体功能轻度受限,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有效:全身和局部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好转,局部虽有坏死但坏死灶有所缩小;无效:全身和局部症状无减轻,伤口不愈合,坏死灶无缩小。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显示,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为1.74d±1.55d,局部组织肿胀消失时间为3.05d±1.78d,2组数据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局部坏死6例,明显好于对照组的9例(P<0.05)。
表2 2组肿、痛消退时间及坏死率比较
注:2组肿、痛消失时间采用t检验:P<0.05,坏死例数采用 χ2:P<0.05
表3显示,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疗效比较
五步蛇咬伤能引起局部的红肿疼痛,严重者可引起内脏和体表的出血甚至休克。抗蛇毒血清治疗能中和体内游离的蛇毒,对五步蛇咬伤的治疗作用明显[1]。但由于蛇咬伤地点多为山野,咬伤后就诊需要一段时间,部分蛇毒已被吸收,对已经吸收且与人体组织结合的蛇毒,以及蛇毒引起的炎症产物和组织损伤状态抗蛇毒血清均无能为力。所以,临床上相当多的患者在应用抗蛇毒血清后局部组织的肿胀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严重者出现局部组织肌肉坏死,经久不愈。从中医的角度看,五步蛇咬伤引起的局部组织损害,其机理是火毒内侵、熏蒸肌肉,从而出现组织损伤、坏死、溃疡;火毒直中血分,血热妄行,溢出脉外而成瘀,瘀血郁而化热则加重了组织的损伤,其病机关键是火邪为患、瘀热内阻。双黄蛇药散由大黄、黄柏、毛冬青、白芷等中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其中大黄、黄柏能清热泻火解毒;毛冬青能凉血通脉、活血祛瘀;白芷能解毒祛风、消肿止痛。根据现代研究,清热解毒法能够降低体内多种炎症介质的水平,保护组织器官免受内外毒素的损害;清热凉血活血法能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药理研究表明,大黄、黄柏等清热药有抗炎、抗氧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毛冬青有抗炎、解毒、对抗血小板聚集及阻止血栓形成、促进已形成的血栓吸收、扩张毛细血管、改善血循环等作用[2~7],这些现代研究结果为双黄蛇药散治疗蛇伤提供了依据。长期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双黄蛇药散能减轻蛇伤患者临床症状,加快局部肿胀的消退,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减少局部组织坏死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覃公平.中国毒蛇学[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9:679.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72:412.
[3]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114.
[4]Poonpatana S,et al[J].Varasarn Paesachasarthera,1978,5(2):41.
[5]黄泰康,等.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775.
[6]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389-393.
[7]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有效成分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