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伟
当今社会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加强,但对健康意识的领悟还尚待提高。过多的摄取热量,较少的体能消耗会引起人体代谢的失衡,导致超重或肥胖。有学者研究发现随着体质量指数(BMI)的增加,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在稳步上升,但不同性别的人群,BMI的变化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1-2]。为讨论女性BMI变化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间来本院体检的200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BMI变化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来本院体检的200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27~70岁,平均39.34岁;对全部对象进行跟踪随访3年,200例研究对象中超重、肥胖者80例(40.00%),年龄28~71岁,平均39.52岁;BMI正常者120例(60.00%),年龄29~70岁,平均40.54岁。超重肥胖组和正常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的测定。按本研究制定的方法仔细测量每位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计算个体BMI,同时测量记录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为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认为BMI超过24.0为超重或肥胖。统计BMI水平不同的两组女性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累积发病率,分析两组女性危险因素发病的危险性。随访跟踪3年,同时记录BMI的变化量和SBP、DBP、FPG、TG及TC水平的变化值,分析BMI变化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BMI变化量与 SBP、DBP、FPG、TG及TC水平变化量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BMI不同的女性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比较 通过对两组女性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后,得到各因素的水平,见表1。由表1可看出,超重肥胖组的SBP、DBP、FPG、TG及TC水平均显著高于BM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BMI的变化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将3年随访期内BMI的变化量与SBP、DBP、FPG、TG及TC水平的变化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探讨BMI的变化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SBP、DBP、TG及TC水平随BMI的增加而升高,而FPG变化值与BMI变化值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表1 BMI不同的女性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比较(±s)
表1 BMI不同的女性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比较(±s)
组别 SBP(mm Hg) DBP(mm Hg) FPG(mmol/L) TG(mmol/L) TC(mmol/L)正常组(n=120) 107.75±14.26 69.24±9.02 5.34±0.90 1.36±0.59 4.64±0.89超重肥胖组(n=80) 128.35±15.87 79.18±9.04 5.66±0.98 1.97±1.36 5.22±0.85 t值 10.76 10.87 3.96 4.58 3.70 P值 0.033 0.030 0.041 0.037 0.038
表2 BMI的变化值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超重、肥胖的发生率也随之逐年上升。体质量指数(BMI)过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重要的相关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3-6]。近年来,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对血压或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7-9]。
本研究重点探讨了女性BMI变化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超重肥胖组的SBP、DBP、FPG、TG及TC水平均显著高于BM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女性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累计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的水平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对危险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后结果提示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发病危险性较正常组显著增加;将3年随访期内BMI的变化量与SBP、DBP、FPG、TG及TC水平的变化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BP、DBP、TG及TC水平随BMI的增加而升高,以上均可说明随着BMI变化的日益显著,超重和肥胖程度愈发严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大大上升。但本研究结果显示FPG变化值与BMI变化值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这可能与血糖水平的影响因素较多较复杂有关[10-11],也可能是被调查者在随访期间服用了调节血糖水平的药物。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5,13(增刊):3-41.
[2]陈捷,赵秀丽,武峰,等.我国14省市中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30-2834.
[3]袁兰所,郝玉明,崔炜,等.女性不同肥胖测定指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3):382-384.
[4]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6):283-285.
[5]王 俊,高玉堂,王学励,等.上海市中老年男性体重指数与死亡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6):394-399.
[6]姜智,陈敏,魏华,等.中老年机关干部体重指数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6):437-439.
[7]陈晓梅.体质量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0):1217-1218.
[8]阮连生,应圣宝,蒋世忠,等.体质量指数与心血管的危险因素个体聚集性的关系[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1):25-26.
[9]屈志萍,刘新民,张燕杰,等.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1,39(1):24-26.
[10]李珊,王苏英,叶小丽.女性体质量指数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35-1136.
[11]范宇慧,蔡威,陶晔璇,等.老年男性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适宜指标和切点[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8):982-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