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庆的城门过往

2012-08-21 02:07邓又萍
今日重庆 2012年10期
关键词:半城城门码头

□文/邓又萍

重庆是山城,在全国也许不算惟一。但将一座城市一分为二,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也许世界上都难找到第二了。

一个城市中的某个街道位置,人们习惯用东、南、西、北来进行标识。然而,这个办法在重庆行不通。因为重庆依山而建,随地而赋,整个城市的街道曲折而零乱,方位都不准确。于是重庆人便按照自己的方法,以城市地势的特点,索性把全城分成了两块:上半城、下半城。

重庆老城门 (资料图片)

古代到近代,下半城一直是重庆的政治经济中心

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若说重庆城建在山顶上,但这个山顶又不是城的中心而是城的西沿。全城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山脊大梁子从西南向东北横亘城中,人们习惯用这个山脊把全城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如果用现在的地名来标识,下半城就是指南纪门到朝天门,即以解放东路、陕西路为主干的一条狭长地区,其余为上半城。在古代到近代,下半城都一直是重庆的政治经济中心。

下半城是重庆衙门的所在地,大小管理机构扎堆的地方。如清代,当时重庆就设有三重管理机构,最高一级叫“川东道”(大致相当于现在一个省),重庆府(相当于省辖市),巴县署(相当于市辖县)。这三重机构的衙门,都在下半城。川东道在道门口附近,紧邻东水门,左边是城隍庙,右边是报恩寺;重庆府的衙门需往上走,在金碧台附近;巴县衙门最早建于1667年,位于白象街附近。1751年,知县王尔鉴大规模重修,形成现在的模样。这是重庆遗留下来的惟一一座古代衙门遗址。

1891年,重庆正式开埠,下半城的金融、商业随后极度繁盛。实际上,重庆开埠之前,商业和金融业已开始萌芽。据《巴县志》记载:18 21年,山西商人雷履泰来到下半城,到重庆开设了第一家票号,汇兑银两,赚钱颇丰。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山西、云南、浙江的商人来重庆先后开设了28家票号。

忙碌的码头(资料图片)

到1896年前后,票号逐渐衰落,钱庄兴盛起来。下半城的钱庄突然冒到50多家,光是陕西街,就集中了14家。

重庆开埠后,大量洋货从下半城进入重庆,主要有棉货、呢绒、金属、杂货四大类、40多个品种。商店分为洋商和华商两大类,洋商是外国人开的。1910年前后,美孚银行开了4个分店和1家专营灯具的商店,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开了5家销售处。而华商的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形成了交电、五金、化工等新行业。美、英等国当时还在白象街修建了许多办事机构,这些房子装饰精美,使下半城变得寸土寸金。

重庆的棉纱和绸缎业,下半城就集中了200多家公会,每年销售几十万包。朝天门半边街的糖业,有30多家从业商贩。“资内蔗糖,质胜洋糖,贩卖及与省外”。陕西街还集中了34家书店,“铅石印书盛行,木刻旧书业市微”。此外,盐巴、药材、皮货、鞋帽等,都集中在下半城。可以说重庆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城区最繁华的商业区在下半城,原重庆府署改建的商业场成为重庆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大量资本来到重庆,重庆的银行暴涨达100多家,其中包括英国汇丰和麦加利银行。多家银行一起挤在下半城的陕西路一带,于是有报界记者称:陕西路已成为中国的“华尔街”。

一些商业街,此时也蜂拥而起,如木货街、棉絮街、竹子市、老衣服街、新衣服街等也纷纷亮相下半城,于1937年前后成形。

上半城的主要街区——民生路 (资料图片)

上世纪40年代棉花街的陶器店 (资料图片)

熙熙攘攘的人流通过城门 (资料图片)

下半城的主街道—南纪门 (资料图片)

重庆的码头文化,也发源自下半城

《巴县志》记载:“自轮船起,万轮停泊,起卸货物,城门狭甚,不利交通,于是拆毁当冲要各城门,而别建码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的主要码头有8个,6个集中在下半城。其中,朝天码头、太平码头、千厮门码头、飞机码头、金紫码头都在1940年以前修建,都有三层平台。

当地老人回忆,当时河面上满是木船,从储奇门一直连接到东水门,几乎望不到边。抗日战争前夕,重庆陆路交通非常薄弱,整个城市只有19辆板车及少量人力车,所有货物进出只能走水路。下半城聚集了大量搬运装卸工人,他们以码头埋石为界,各自圈定地盘,组成“王爷会”、“土地会”等组织。后来又出现了袍哥帮会,此类人群的数量非常庞大。

下半城的中心地位一直延续到1929年重庆建市。筹备建市的第一步,就是修建重庆的马路。主线主要有三条。南区干路:朝天门—南纪门—菜园坝一线;中区干路:小什字—七星岗—中三路—曾家岩一线。兴建马路,是重庆这座古老城市空前未有城的创举。第三条北区干路还未修,就已经到了1937年抗战爆发。次年国府西迁,重庆作为临时首都,正式定为特别市,与省同格。随着众多机关、学校、工矿企业迁渝,重庆市区的范围已远远不能适应这种重大变化的需要,于是政府决定将沿成渝公路到青木关和青木关到北碚的公路沿线划为迁建区,市区一下扩大到二十几倍。同时又在原干路规划的基础上出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公路网方案。至1940年,城区范围已经扩展到南岸、江北、沙坪坝等地,合计水路面积328平方公里。城区中心也由下半城移至精神堡垒(今渝中区解放碑)一带。下半城如同散乱分布在各个城市角落的码头一样,逐渐被边缘化了。

连接上、下半城的小街小巷有很多,但直到今天,较场口旁的十八梯,仍然是连接上半城与下半城最主要的纽带。十八梯,一条普普通通的石板街,它与近在咫尺的市中心解放碑相比,这里显得破旧、零乱、卑微,与城市的发展有些格格不入。在这里,挖耳修脚、木工裁缝、卖烧饼的、磨菜刀的,随处都能感觉到浓浓的市井气息。然而,在很多重庆市民和外地人心中,十八梯虽不是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但依然是最具浓郁巴渝特色的城市符号。

年轻的直辖市在成长,当我们停下脚步回味过去,十八梯,便是我们的必经之路。如今,破旧的十八梯已开始拆除。停滞在历史中的下半城,会不会由此而开始书写它新的篇章呢。

九开八闭十七门,重庆城门妙取名

旧重庆城中设置的17座城门,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重庆的城门很是特别,它不仅多达17座,而且门还有“关门”和“闭门”之分。史书称“九开八闭,暗合九宫八卦之意”,又给古城频添几分神秘。城门的名字也取得妙,并不像多数城市那样以东、南、西、北冠之了事。比如“千厮门”,就是出于《诗经》“千斯仓,万斯仓”的句子,意在重庆有“千仓”、“万仓”,如此,住在城中的人还会饿肚子么?再如“南纪门”,“南纪“二字,仍出自《诗经》“滔滔江汉,南国之纪”,“纪“作理律、总汇讲,意思是能理律众川。重庆两江环绕,有此门,何惧水灾洪患?

有一首民谣叫《重庆歌》,它是这样描述重庆城门的:“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开)。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闭)。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开)。洪崖门,广船开,杀鸡敬神(闭)。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本(开)。太安门,太平仓,积谷利民(闭)。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开)。金汤门,木棺材,大小齐整(开)。南纪门,菜蓝子,涌出涌进(开)。凤凰门,川道拐,牛羊成群(闭)。储奇门,药材帮,医治百病……”随着历史的推移,重庆城市慢慢由一个古代区域性军政中心城市,逐渐演变成四川、西南、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军事需要防御,而经济、文化却需要的是开放。城门的原始功能开始退化、演变、消失。

如今幸存的古城遗址仅两个,位于城正东的东水门,因城门面对滔滔长江而得名。从江边沿石阶拾级而上,仰望城门,门额上“东水门”三字中的“东水”已模糊不清。昔日的东水门,是古城通往南岸,连接川东,沟通商旅的重要门户。另一座幸存下来的是通远门,它屹立于城正西的七星岗和平隧道处。通远门是古城的后门,也是古城17座城门中惟一通陆地的重要门户,过去它是重庆通往成都古驿道的起点,通向川中、川西;今天它应该是重庆开放精神的象征,通向外界、通向永远。所以重修后,它仍然叫通远门。

位于渝中区七星岗的通远门 摄影/刘汪洋

猜你喜欢
半城城门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以死相报
忆家乡
柳秋白
戏霸
“失踪”的南纪门重现
前往码头
北城门的记忆
在码头上钓鱼
扬州城的城门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