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曙光
(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泰兴 225400)
减水剂是混凝土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外加剂,虽然掺加量不大,但它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却非常明显,它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保持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和强度等级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用水量;第二,在保持混凝土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第三,在保持拌合物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第四,在保持流动性及强度等级不变的条件下,可节约水泥;第五,因减水剂通常是缓凝型的,所以它还有延缓水泥凝结时间的作用。另外,加减水剂后,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基于以上原因,掺减水剂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在原设计配合比的基础上依照减水剂的作用对配合比作调整,如果不作调整的话那加减水剂的作用就得不到体现。
实际工程中配置的混凝土是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值及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变的情况下掺加减水剂,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种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法作一些探讨。
1)强度等级。
2)和易性。
3)耐久性。
4)经济性。
1)混凝土砂率值。
2)单位用水量。
3)水灰比。
1)混凝土配置强度的确定。依下列公式计算:
2)计算水灰比。依下列公式计算:
3)查表确定用水量。
4)计算水泥用量。依下列公式:
5)查表确定砂率。
6)计算砂、石用量。
a.假定容重法,依下式计算:
b.绝对体积法,依下式计算:
在以上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和易性调整即得基准配合比,并进一步调整得设计配合比。
假设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为 C0∶S0∶G0∶W0,其中 C0,S0,G0,W0分别为设计配合比中水泥、砂、石和水的用量。掺加a%(水泥用量的百分数)的减水剂后,减水量为b%、节约水泥为c%,则掺减水剂后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1)减水剂用量J。
2)水泥用量C。
3)用水量W。
4)砂(S),石(G)用量。
因掺加减水剂后水泥用量及用水量都减少了(减水剂掺加量较少,增加的减水剂量可忽略不计),为保证掺加减水剂前后混凝土拌合物的实测表观密度ρ不变,建议在保持原设计配合比砂率值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砂石用量。
可依据重量法计算出砂石用量。
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后,应根据减水剂的使用说明对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进行调整,还应根据现场所用砂石的含水率再进行计算得施工配合比,在此不再赘述。
[1] 曹建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验浅谈[J].山西建筑,2010,36(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