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亮
(上海合院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50)
随着吉林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火车站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节点及窗口,起着吉林的城市形象、城市发展、城市文化和生活形态流变的标示性作用。
然而,吉林市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空间规划滞后,配套设施不足。现有建筑大多已无法承载作为城市窗口及核心区域的城市功能作用。新的吉林火车站改造计划为以现代交通枢纽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发展区的城市更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西广场的改造成为规划设计重点。
吉林市火车站西广场处于吉林市的城市地理中心,交通中心,是吉林市对外交流的窗口和门户,也是吉林市商务旅客中心的集散地。项目地块位于吉林市火车站西广场,北临中康路,南临重庆街,东至中兴街,西至吉林大街,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1 ha。规划建设建筑面积约为36万m2(见图1)。
1)土地使用现状。地块内各个不同年代的建筑混杂且无秩序的生长,现有建筑类型有住宅、工厂、宾馆、商业、医疗等。建筑以2层~4层的住宅为主,多为20世纪70年代建造。沿街建筑品质相对较好,多为高层,建造于90年代以后。现有建筑物外立面大多破败,内部街道狭小。由于长期处于管理混乱,整个区域的卫生环境较差。
图1 项目区位图
2)区域商业发展现状。区域商业同质化严重,购物环境缺乏情趣,难以满足现代消费心理需求,也难以为商务旅游人群提供特有的配套服务环境。
3)酒店业及商务办公发展现状。现有酒店业以中低档次为主,规模小,服务水平低,酒店环境及设施陈旧。已难以担当转型后的现代交通枢纽核心区的功能服务作用。商务办公建筑零星分布于城市主干道上,没有集中的办公区域,以企业自建办公为主,商务氛围缺乏,商务规模、形式、配套设施以及物业管理处于低端水平。
规划采用以吉林火车站为核心发展现代交通枢纽及服务综合发展区(TSD)的城市更新理念,结合吉林火车站城市功能,成为一个结合城市、产业、商务、商业、旅游、休闲娱乐、居住等复合功能的城市中心。从而,使该区域的中心城市功能得到整体提升,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开放型国际化综合功能区。
1)遵循保护与再利用的原则,延续城市文化底蕴。对区域内现存建筑进行详细调查后,根据现场调查进行研讨评估,保留部分品质较好或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作为地区记忆片段的载体。并对保留建筑进行功能升级或功能转换,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基地内对于私有产权的居住建筑采取原地回迁政策,避免旧区更新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拆迁矛盾,减少拆迁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2)打造城市综合体功能区。集品牌旗舰店、活力商业街区、风情休闲商业步行街、购物中心、商务中心、酒店集群,节日广场、超市、美食街、电影城、康体中心等为一体。不管是旅行者还是本地居民,都能便捷的到达自己所需求的消费场所,达到一站式购物体验。
3)空间环境多样化。多功能、多业态、开放型、公园化的规划设计,使形态多样的功能区块和谐共生。资源整合后的整体区域形象得到有效提升,成为城市商业商务的中心,时尚文化体验的中心,国际创新的商务中心。
4)塑造舒适的、人文的、休闲的环境。导入“情景体验”式商业街。整个街区分为若干个主题性街区,并赋予不同的人文特质,使人在满足基本购物活动功能外,能够感受到不同街区各自独特的文化气息。
5)建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活。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公共开放空间、休憩广场,生态市民长廊的规划布局,这些所形成的若干生态时尚逛游街区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了一个绿色生态网,使整个区域得到更加有效的可持续的发展。
1)十字双轴。基地内规划两条商业步行街,分别连接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主要道路,形成十字双轴的空间架构(见图2)。自然的将几个不同功能区进行划分,并进行有效的组织。
图2 空间结构图
2)板块复合。注重地块开发的灵活性,一方面功能呈现高度聚集的模式,有利于迅速形成城市氛围,另一方面也注重功能的协调与配比,突出体现空间和功能多样性特征。
3)多脉交融。建立这样一个内外开合、巧妙相融的街区空间;创造纵横四通的步道,加强共同区内人流之间的流动,形成趣味的购物空间。
4)特色分区。整个片区依照环境特色分成4个特色主题区块,包括国际街区、商务公园区、美式林荫大道街区、欧式特色广场区。
1)基地交通组织。网状的道路结构,在遵循既有城市道路肌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道路网密度,缩短街区长度,创造对步行者更加友善的步行系统。交通系统充分体现秩序的构想,形成开放、高效及具有弹性的系统结构。并增强规划区与周边地区道路的联系,保持城市交通网的通畅道路。
2)内部交通系统。根据都市活动功能区的功能属性,分离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交通性道路联系着整个地块周边的市政道路,是专门服务于大型的公共设施而设置。生活性道路除了必要的后场空间需要机动车出入外,主要以步行为主。在部分生活性道路中以适当的“人车共存”形成人流活动与交通服务的互动,使得驾车、步行和街道生活都变得丰富,沿街商业也由于交通的支撑而增加生机。
3)步行空间系统。强调街道的步行系统与公共活动空间的串联,鼓励公共活动的开放性,使部分商业活动在室外广场发生。步行系统中配合各具特色的街道家具、行道树、街灯、道路铺面等街道景观塑造各区独特的识别性,形成具有识别性的步行空间。
1)商务公园区。以开放的商务公园概念建设本区,与庭院景观、城市街道景观结合,形成高品质的办公与商业空间。
2)欧式特色广场区。以传统欧洲城市的广场、街道空间作为原型,进行公共空间主要节点的设计,使全区具备欧洲城市的空间意象和内涵,创造一个欧式风情的商住混合区。
3)美式林荫大道区。结合商业步行街,综合小尺度的酒吧、小型商业、酒店等商业建筑形态,形成丰富的具有吸引力的购物空间。步行街功能强化许多住宅区、娱乐区、商店和其他在其上层之商业空间之间活动范围,并且成为城市中的购物目标中心。
在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要强调其城市功能的综合化。吉林市火车站采用以现代交通枢纽及服务综合区城市更新理念,在设计中发掘和完善建筑及地区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建筑功能的置换和补充,创造区域功能的多样性和复合化,从而使区域能级有效提升,城市新形象重新树立。
[1]吴良镛.北京市的旧城改造及有关问题[J].建筑学报,1982(2):8-18.
[2]王伟强.理想空间: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第18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3]李 峰.理想空间:城市更新(第40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4]刘念雄.购物中心开发设计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