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这类题目考查类型非常广,常考各种生活事件、职场事件和公共事件,不仅考查实际工作协调能力,也包括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
公务员考试越来越偏向于考查考生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将来在岗位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公务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考生应当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的出色能力。同时,由于解决问题类试题,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出考生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主考官对考生的素质也能作出更全面、深入、准确的评价,因此,此类题目作答要求较高,能较全面地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解决问题类题型就是让考生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也叫做对策类题型。这类题型在2011年以前,也曾在一些地方考试中出现过,但次数有限。然而在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考生会发现,这类题型出现的次数和比例明显增多,如海关、国税、铁路公安等部门均出现了此题型,因此,广大考生不得不对这一题型予以高度关注。
所谓解决问题,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而在传统的综合分析、应急应变、人际沟通类题型中,我们均会涉及提出对策的步骤。通过对历年此类题型的命题规律总结得到,解决问题类多是围绕社会问题、人际问题、应急问题展开,那么也就不难发现,这类新题型具有既来源于传统题型,而又高于传统题型的显著特点。
解决问题类题型,通常是假定特定的身份让考生处理实际问题。这类题目考查类型非常广,常考各种生活事件、职场事件和公共事件。
如:考查生活事件类的,“准备为一栋9层楼楼房安装电梯,但由于费用等问题,部分群众不支持配合,你怎么处理?”“一体育运动场所向老年人免费开放,但对其他社会公众进行收费。一天,收费的社会公众与老人在使用场地时发生了冲突,你怎么处理?”
考查职场事件类的,“你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当事人给你送红包,并说你的同事都已经收了,你怎么办?”
考查公共事件类的,“因为旧城改造,有十几户拆迁户对赔偿金额不满,宣言要去政府闹事,你是拆迁办公室的负责人,你怎么面对这种情况?”
此类题为考生设置了特定身份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少不了人际关系的沟通,这不仅仅是考查实际工作协调能力,也包括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
解决问题类题在形式上,与传统的计划组织协调类题目很相近,区别在于这些问题不是对活动整体进行提问,而是针对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方面设问,在考察应试者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模板化答题套路对考试产生的影响。
回答解决问题类的题目,答题思路依旧是“一个帽子加三个环节”,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这里的“帽子”没有发生变化,依旧是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但“三个环节”与以往完全不同。
第一步,提出问题,即活动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以及发生问题的一般原因。第二步,解决问题,即根据自己所假设出的问题和分析出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第三步,总结提升,即对活动效果进行展望,也可假设出一些情况并提出建议。
按照上面的思路,再来分析例题:如果你参与一项文化下乡活动的真实性调查,你要如何保证其可信度?
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与传统方法相同,不再赘述。提出问题,即提出会影响调查可信度的几个因素:第一,被调查者反馈的信息不真实;第二,调查者工作不认真细致;第三,调查过程不透明,容易使人产生质疑。
解决问题:第一,针对被调查者反馈信息不真实,事前制定通俗易懂的调查问题,以免群众由于对问题不理解而反馈不真实的信息,进行暗访以免文化下乡活动的组织方弄虚作假,对组织方进行正面调查以做到兼听则明;第二,自己作为负责人,要全程参与调查活动并深入一线,以免工作人员敷衍了事;第三,调查结束后对整个调查活动的目的、方法、步骤和结果全部公开,接受群众提问并及时作出解答。
总结提升:相信通过以上方式,此次调查活动的可信度一定可以得到有效保证,建议在以后的各项调查工作中都能多种方式并举,保证每次调查活动的结果真实有效,为政府决策提供帮助。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新思路的每个环节都紧扣题目中给出的核心问题,自始至终没有浪费任何笔墨在无关的问题上。同时,意义、问题、原因、对策的思路也符合解决问题的一般思想流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展现了考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清晰的解题思路。
解决问题类试题近年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练习,切不可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侥幸思想,也不要因为出现新的题型,而自乱阵脚,一定要学会灵活变通,从容应对。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深圳海关的面试真题:每年大学生毕业,宿舍问题都是一个难题,如果你是宿舍管理员,怎么做?
一,意义陈述。当考生拿到一道题目,在答题之前,我们通常会用概括性语句对题目信息进行宏观描述,如综合分析的背景陈述;组织管理的目的意义;人际沟通的判断表态;应急应变的分析情况、确定任务。那么同样,解决问题类亦是如此,考生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整体上陈述其重要意义,考生不仅可从正面阐述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可以反面论证,阐述不解决该问题的严重后果。
解析:每年大学生毕业时,学生陆续离校,都会给宿舍的管理带来很多的难题。因此维护宿舍管理的正常秩序,保护学生的利益不受损失,保证学生能够按时正常离校十分必要。如不解决因学生离校带来的诸多管理问题,不仅会对宿舍安全带来威胁,更会对学校的正常秩序带来破坏。因此作为宿舍管理人员,必须尽快解决因离校带来的种种问题。
二,分析状况。就例题而言,我们在解决之前,就需要去分析宿舍管理究竟面临哪些问题,究竟存在什么样不良的状况,之后才能提出解决对策。而有些题目,还要去分析造成该问题的源头所在,即分析原因。例如:“某些地方开展大学生村官计划,但存在村官留不住的现象,你如何解决?”就这道题目而言,我们就要去分析大学生村官之所以留不住的原因。那么,很多考生会有疑问,明明是解决问题,可为什么要去分析原因呢?俗话说得好“对症下药”,如果不知道病因,那么怎么去下药,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分析状况很必要。
解析:学生毕业离校时,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离校时间不一,给宿舍安全带来威胁的同时,也会不利用宿舍管理人员的人数统计;二是毕业时学生早出晚归找工作,也给宿舍管理带来难题;三是为帮助学生搬家,家长及亲朋的来访需要进出宿舍,不仅会对其他同学的安全、也会对其他同学在宿舍里的正常休息带来影响。
三,提出对策。这一步骤,可谓是整道题目的核心与关键,对策要有针对性,最重要的是要有实效性和应用性,一定要科学、合理、可行。
解析:第一,学生在离校时,需提前到每层楼的楼长处进行报告,由楼长统一统计。第二,对退宿舍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学生带行李离开必须遵循相应的时间规定。对于情况特殊者,可以向宿舍管理人员提前申请。第三,退宿舍之前,会有各层楼长及宿舍管理人员对宿舍的固定财产进行检查,有损坏者,要进行必要的赔偿。第四,学生出入需佩戴学生证等相关证件,无证者不得随便出入,以保障宿舍的财产安全。第五,作息等其他制度沿用原先宿舍规章制度。
同时,制度执行后,一方面针对各层楼长进行宣传,要求各层楼长严密配合好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将制度分发到每个宿舍,向学生做好充分的宣传。对于在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若遇特殊状况,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进行特殊处理。既要方便学生又要保障宿舍正常的管理。
四,总结提升。考生答题切记一定要“有头有尾”,也就是中国人惯用的表述习惯“总-分-总”的方式,因此,一道题目的好坏,开头和结尾至关重要,这也是体现答题高度的重要命脉。
解析: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够让学生毕业期间的宿舍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并且,作为宿舍管理人员,也要善于总结经验,考虑今年出现的问题,在明年的毕业期间,一定要合理规避,把问题控制在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