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平青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1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该病易迁延复发,发病率很高[1]。单纯的中药或者是西药都很难将其治愈,随着鼻窦内窥镜在手术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效果,这为鼻黏膜良性转归创造了条件,为了进一步促进鼻腔黏膜和创面修复,术腔冲洗和清理措施得到了耳鼻喉科医生的一致认同,不但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又能减少复发机会[2]。为了分析鼻窦灌注液冲洗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采用鼻窦炎经鼻窦内窥镜术后行鼻窦灌注冲洗法的患者,在黏膜纤毛传输功能、Th细胞因子和嗜酸性粒细胞方面的影响进行观察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本研究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鼻窦炎鼻内经术后行鼻窦灌注冲洗法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鼻窦炎鼻内镜术均为第1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男女比3∶2,平均年龄(43.6±10.8)岁,其中Ⅰ型患者10例,Ⅱ型患者15例;对照组男女比1.3∶1.2,平均年龄(44.5±10.4)岁,其中Ⅰ型患者12例,Ⅱ型患者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组采用加减辛夷冲洗液(由加减辛夷散自制)内加入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冲洗鼻腔,对照组采用加减辛夷冲洗液。所有患者均在接受鼻内镜术后开始鼻窦灌注液冲洗治疗,第1周每天2次,第2周以后每天1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黏膜纤毛传输功能、Th细胞因子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观察采用糖精试验法在术前和冲洗治疗后1个月各检查1次。Th细胞因子的检查采用ELISA方法检测,分别在术前和冲洗治疗后1个月检测IFN-γ、IL-2、IL-4、IL-5细胞因子的变化。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的变化的观察是在冲洗治疗后1个月复查时,提取鼻道外侧壁上颌窦口的黏膜组织,然后进行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在光学镜下进行查找计数。
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用Excel数据库分析,以(±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鼻窦灌注冲洗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较,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冲洗治疗后,实验组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变化(± s)
表1 治疗前后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变化(±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25 4.58±1.27 6.43±1.24对照组 25 4.64±1.14 5.56±1.13
患者接受鼻窦灌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FN-γ和IL-4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和IL-5细胞因子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IFN-γ、IL-2、IL-4、IL-5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Th细胞因子的变化(± s,pg/mL)
表2 治疗前后Th细胞因子的变化(± s,pg/mL)
Th细胞因子 治疗阶段 实验组 对照组IFN-γ 治疗前 22.12±1.11 22.38±1.13治疗后 10.25±1.38 19.24±2.67 IL-2 治疗前 17.35±1.56 17.36±1.56治疗后 15.16±2.18 15.15±2.15 IL-4 治疗前 68.45±6.67 65.14±9.36治疗后 36.86±4.45 45.34±7.75 IL-5 治疗前 83.14±6.64 83.74±6.53治疗后 38.74±7.15 41.55±8.34
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鼻窦灌注冲洗治疗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实验组嗜酸性粒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的变化(± s)
表3 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的变化(±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25 28.6±2.4 10.4±2.6对照组 25 29.4±2.5 14.6±2.4
慢性鼻窦炎主要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等主要症状,是耳鼻喉科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1]。鼻内窥镜手术是鼻科的重要技术,能够明显提高鼻和鼻窦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3-4]。慢性鼻窦炎进行鼻内镜术治疗是鼻窦炎治疗的一个开始,术后治疗是其不可分割的治疗组成部分,术后治疗主要体现在术腔清理,鼻腔清洁引流和合理用药,其中鼻窦灌注液冲洗治疗非常关键。
本研究采用《世医得效方》加减辛夷冲洗液为主,该药方组成为辛夷、苍耳子、白芷、细辛、藁本、川芎、黄芪、金银花、连翘、麻黄,具有疏散风热、排脓去毒、活血散肿、通窍宣肺的功效[5]。但是笔者认为,虽然中药具有一定的消炎抗菌的作用,但是临床应用时效力不足,所以在其中添加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多为实验组进行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纤毛传输功能、组织中Th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IFN-γ、IL-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灌注液冲洗效果明显,其原因是可能起到了机械引流贯通的作用;或药物直接作用于黏膜,提高了药效,有益的调节了机体免疫反应Thl/Th2的平衡;或能促进鼻腔黏膜的修复,减轻炎症反应,消除黏膜水肿,恢复保护和防御功能[2,5]。
综上所述,中药冲洗液加西药的方式起到了促进疗效、降低复发率的作用,开辟了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新途径,使得中药制剂在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中药制剂虽然对慢性鼻窦炎有一定作用,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1]王玉明.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30-36.
[2]杨兆科.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2740-2742.
[3]覃启才.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946例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9):990-991,994.
[4]张大铮,刘敏,张勤修,等.中药冲洗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恢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5):576-590.
[5]方培鑫.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5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