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高层建筑迅猛发展趋势的思考

2012-08-15 00:51郝云霞
山西建筑 2012年32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郝云霞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近代社会,随着经济的成长及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超高层建筑作为一个特殊类型的建筑开始盛行。超高层建筑是近年来迫于人口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已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城市经济崛起和发展的象征,这些超高楼主要是集宾馆、办公、购物中心、餐饮与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建筑。然而,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虽然体现了繁荣、活力与发展,但其种种弊端也逐渐显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多数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还未完善,根本无法满足超高层建筑的经营与使用,故很多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仅仅是攀比的产物,无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些弊端,作为施工企业在承接超高层建筑的时候,应以怎样的一种态度进行,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1]。

1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及实际意义

1.1 超高层的定义

1972年8月,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伯利恒市里海大学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并提出了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超高层建筑指40层以上,高度100 m以上的建筑物。同时超高层建筑隶属于高层建筑范畴,于是追溯超高层建筑的起源不能不涉及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出现是人类美好愿望、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关于高层建筑,古今中外一直在发展,不论是为了表达对神权的崇拜,还是对宗教的信仰,总之,随着不同人的要求,出现了例如:陕西西安大雁塔,河南嵩岳寺塔,河北定县城开元寺塔,应县佛宫寺木塔,布达拉宫,金字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意大利安托内利尖塔等优秀的高层建筑作品。

1.2 超高层建筑的实际意义

首先,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能展示一个国家的发展成就,同时又能提升城市和国家形象;其次,它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节省了土地资源,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意义和价值;某些层面上讲,超高层建筑做到了显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能在一栋大楼里完成原本需要在许多地方辗转才能完成的工作,这显然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建成一座超高层建筑显然需要多方合作,多方投资,从而实现了资源的高度共享,并且提高了投资人的投资效益;最重要却又最易被忽视的一点,每次超高层建筑取得飞跃性进展同时总是相伴随一种或者多种先进的科技的诞生而出现,于是显而易见它能够带动相关学科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最后,大多数超高层建筑实际都是具有较大观赏意义的,作为一种建筑艺术,从来一栋超高层建筑的诞生总能带来轰动或者成为一个地区的地标性建筑,这就是其内在的潜在性价值与意义[1]。

2 超高层发展的负面分析

2.1 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弊端

目前国内对超高层建筑的盲目建设与疯狂追捧现象令人担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超高层建筑的关注越来越多,但它给社会带来的一些问题也是不能被忽视的。

1)开发建设成本大,后期维护运用管理的费用高。超高层建筑体型较为庞大,功能区域多且复杂,投资十分庞大。超高层建筑对消防、防震、防风三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建筑施工技术也较为复杂,施工管理难度大,要求工艺的先进性和不断的创新,故资金的投入也较高;超高层内部的许多配套设备的系统寿命极短,维修更换难度很大,成本过高;超高层大楼的断电、跑水现象出现频繁,从管理上看除了做好预案,还要有能够掌握全局的人,日常的清理成本也很高。

2)安全隐患及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超高层建筑给消防工作带来很多困扰体现在三个方面: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较快、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大量超高层集中容易引起地面的不均匀沉降;钢结构体系耐火性较差。超高层建筑把过多的城市功能聚集在一起,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人口过度集中,绿化空间少,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也极其不利于交通。超高层建筑的外装饰采用的玻璃幕墙,易造成光污染,从而造成“热岛效应”。

3)严重破坏了城市文物景观的和谐。我国很多大型城市都为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修建,严重破坏了原有古城的风貌及历史遗迹,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盲目的跟风,会使我们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色,且一些城市高楼与古建筑混合,打破了以前和谐的布局,给人以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4)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超高层建筑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由于土地、房价的升值,以致开发商不惜推倒远未达到建筑寿命的建筑重建超高层,从而赚取更大的利润。有些政府把超高层建筑作为宣传政绩的工程,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2.2 大环境态度的新转变

建筑界各位学者,从美国“9·11”事件后,开始对超高层建筑的修建开始有了新的认识,众学者认为,国内盲目的跟风修建超高层建筑,是种错误的做法。超高层建筑在国际上现已经不是趋势,超高层建筑仅仅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中,其已不是理想状态的城市模式。且超高层建筑的选址问题也十分重要,不应建在政治、文物古迹及军事之地。科技发展到现今,人们仍期望“高楼林立”,但超高层建筑应适度发展,在经济发展并未达到一定程度的地区不应着急发展。超高层建筑立项的整个科学决策过程,要从其全寿命周期进行分析。众学者对现今超高层的建设态度开始转变为不鼓励、不提倡、不支持。

“规划中的北京高330 m的国贸三期工程近日正式开工,它将成为北京最后一座超高层建筑”。北京市城市规划部门表示,今后将不再批准超高层建筑建设,所有高层建筑设计都必须要经过北京市超限高层审查机构的严格审查。目前在世界大环境中,一些发展较前的地区,开始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针对超高层的发展,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法规政策,开始对超高层的建设跟立项进行限制及严格的审核制度。这些新的改变,表示整个大环境上开始认识到超高层建筑建设的弊端所在。一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城市的规划都存在这样的误区:城市化就是高楼化,城市的发展速度就要看这个城市高楼崛起的数量、速度和高度。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有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有其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区的发展都有其不同的特色及代表建筑,这是一种城市文化的象征及体现,也是各区域人们的一种归依感存在的源泉。现代化、经济化,并不代表着要高楼大厦,一个理想的家园也不是一味的要求飙高[2]。

3 施工企业自身选择态度

虽然大环境在不断的变动,但现今超高层建筑对于我国建筑市场来说,仍是“吃香面”。我国各个地区仍以超高层建筑的修建作为地标建筑及政绩体现的标志。各个施工单位也把修建“超高层建筑”作为企业能够成长或者达到一定资质的标志。超高层建筑的承建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其进入高端市场的重要标志,意味着企业可跃居行业领先地位,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资质方面都可以得到提升。但是面对现今新的趋势的发展,施工企业在承建超高层建筑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企业自身经济实力。承建超高层项目是建筑企业综合实力的最大体现。现今我国超高层建筑的承建主要是以垫资为前提,这对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施工企业不能盲目的,大跃进式的为了追求高速发展,出资进行承建超高层项目,从而导致企业自身陷入资金等方面的周转困境。

2)企业自身的技术发展。承建超高层项目,无论从材料、施工机械设备还是施工工艺、信息化,都是较为前端的新颖的,这对施工企业有着严格的要求和充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开发与运用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也是一项较大的成本的投入,故超高层项目对于较为中等的传统的施工企业来说,似一把双刃剑。好了可以刺激企业自身的发展,可以刺激施工企业不断开发新的技术,新的施工机械等;差了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个致命的伤害,很有可能拖垮一个实力并不是很强的中小型企业。因此,施工企业在挑战之前一定要有详细的评估过程,无论对所承建的项目还是企业自身的各方面的实力,并要积极的借鉴已经承建过类似项目的兄弟企业[3]。

3)企业的未来前景。现今全国建筑业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这就为施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企业如果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就意味着将被淘汰消亡。这是每个施工企业从小做大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现今各级政府及各种大型集团不断推出的高层超高层项目无疑成为施工企业迅速形成品牌优势、发展扩大规模的新的途径。面对即将发生的超高层项目新的发展趋势,施工企业更应着手抓住机遇,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个短暂的跳板,同时也可以使得企业资本得到迅速积累,为施工企业以后承建更加科学的,符合社会环境及生态要求的,高端的新型建筑类型项目打好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超高层建筑也许作为城市现代化的名片,但不能盲目的追求,毕竟一个城市的特色往往体现在孕育多年积淀起来的文化底蕴,而不是高楼大厦的现代化体现。一个成功的城市,人们生活空间不仅是建筑物的林立,更应体现人类生存所需的绿地及空间,这才是城市发展需要的。所以,各个建筑企业应在建筑发展的大趋势方向上,不断的充实和发展自己,并及时根据经验和信息提升自己的专业方面的资质,这样,企业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1] 马志蓓.当前超高层建筑的经济效益剖析[J].企业导报,2011(21):67-71.

[2] 岳世宏,陈淑贤.超高层建筑利弊分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99-101.

[3] 胡玉银.超高层建筑的起源、发展与未来(二)[J].建筑施工,2006(8):15-16.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建筑的“芯”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